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婷婷 《文教资料》2007,(24):79-82
晏殊与欧阳修是北宋初期词坛上两位重要的词人,共同的时代背景、相近的政治地位、相同的词学继承使他们的词作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同":语言闲雅委婉、节奏迂徐舒缓、意趣典雅含蓄。但不同的天赋气质、仕途经历和生活环境又使他们的词作具有相当程度的"异":晏词俊秀而欧词情深、词中描写的生活场景不同、常用意象不同。晏殊与欧阳修共同将宋词导向雅化,尤其是欧词,因为更符合词主抒情的特质而对后世词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鉴于词与音乐、建筑的特殊关系,从时空互证的角度出发,以"心物交感"说作为指导,为建筑入词探寻学理依据,并在其支撑下,以婉约之词与士林之词为例,分析了唐宋词中建筑意象之变化,即由婉约词中建筑意象的阴柔倾向,向士林之词中建筑意象多样化走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李贺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乐府诗与音乐,尤其是燕乐的融合,对婉约词的产生具有开启之功,其独特的言情题材和抒情方式为后世婉约词所继承.此外,李贺诗在意境、结构、意象诸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婉约化特征,这又深刻地影响了唐宋词婉约一派的诞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6,(3):19-22
"硬性词"指李贺诗歌中出现的具有坚硬特质的部分金属、玉石及器物类名词,本身具有刚性、硬度、固化特征的动词或使被修饰词具有类似特征的形容词,它们使李贺诗歌具有迥异风致的表现力、意象群落的统摄力、抒情言志的感染力,它们推动了李贺独特诗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词与辛弃疾词,既判然有别又有相通之处。就主导风格言之,李词婉约而辛词豪放,分别代表了婉约词与豪放词之最高成就。李清照词长于自我抒情,善于以女性特有的笔致写细腻之情,其美学风范委婉含蓄、深情绵邈。辛弃疾词则气象宏阔,大开大合,写报国壮志,情怀激烈,意象雄奇飞动,语言雄健刚劲,构成豪放雄阔之艺术风格。然而相同的时代背景,一样的爱国情怀,一样的屡遭挫折、悲凉堪叹的坎坷经历,以及同样不甘流俗、追求自我价值的超卓心志,连同尊重女性、礼赞男女爱情的相同立场,使李词与辛词又表现出很多相通之处,即李清照也有《渔家傲》那样“绝似苏辛词派”、令人称叹的豪放词作;辛弃疾也创作出了不少注明“效花间体”、“效李易安体”、“效朱希真体”等传唱久远的婉约词作。  相似文献   

6.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婉约词的意象更是别具特色,极富艺术表现力。婉约词的意境特点也非常鲜明,颇有艺术感染力。本文仅对婉约词意象的多样性以及意境特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词最重要的部分是词境。作为晚唐“花间派”的鼻祖,同时也是整个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词境与其他婉约词人的词境稍有不同。与其他婉约派词人相比,温庭筠和同时代的韦庄更喜欢以春天作为词的季节背景;温庭筠更喜欢以画楼闺阁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舞台;温庭筠词的抒情主人公几乎都是曼妙的女子;温庭筠词的意象比较密集,同时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跃比较大;温庭筠比较注重辞藻和设色,尤其喜欢用色彩鲜明:饱满的词。以上诸种要素,使温庭筠的词境相对于其他婉约词人,更香艳温暖,也更繁缛富丽。  相似文献   

8.
纳兰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颇高,统计起来,在纳兰性德的三百四十三首词中,雨出现了八十七次之多。可将雨意象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雨的意象的形成,与词人个人独特的感伤性格、词人自己一生的遭遇、词人的伤感的审美观以及传统的婉约词尤其是北宋词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花间集》中出现了大量的花意象,出现了和民间词不同的风貌,温庭筠、韦庄词为其中的代表。这一方面与文人在词创作初期,以词来“应歌娱人”的创作倾向有关;另一方面使得初期文人词更加女性化,定型于婉约。  相似文献   

10.
词的核心审美特质是优美——婉约,而壮美——豪放则对婉约特性起着补充和潜在调和的作用。文人词的开山作家温庭筠在当时的政治环境、时代的审美意识及诗体自身的演进趋势影响下,创作了充满女性爱情意识的小词,从而使词形成了“细美幽约”的特质。韦庄则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创作中形成了出语“决绝”、“揭响入云”的风格,为小词注入了新的活力。温词备刚柔之气,韦词直中寓曲,皆善使词章要眇宜修、容纳多种美质。他们的创作实践对词之审美特质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