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莉 《福建教育》2005,(9A):36-37
数学活动、实践活动课应该如何设计?应该关注什么?是不是只要活动了、实践了、体验了,就行?解读课标,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分三个阶段:第一学段,获得生活体验。培养合作交流等情感态度;第二学段,解决简单的问题,获得一定的思考方法。学会独立思考;第三学段,探讨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个学段以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为主线,各有侧重,按“经验——方法——能力”逐层提升。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内容的实践性、操作性,也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发展,使之在活动中内化、在实践中提升。  相似文献   

2.
3.
《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4.
5.
6.
<正>"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综合"的视野弓l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基本活动经验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列为同等重要的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而"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内容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构筑特色鲜明的"综合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明确要求第一学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两册单独安排了7次“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设计都以探索为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实践活动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操作型的;另一种是场景型的,即在具体的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呢?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以知识获取为主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目标的落实,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则重在让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感受数学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了综合应用能力。教材往往把"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有机结合起  相似文献   

11.
李瑞良 《课外阅读》2011,(1):146-14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改进教育方法,改变重教学、轻活动的状况。在教学中应加强活动课教学,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正学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也能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在本文中将阐述笔者对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的全新认识,根据现状对如何上好综合与实践课作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对初中数学中的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用一些具体案例作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可以说明以问题形式为载体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一、对综合与实践课的认识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中设置综合与实践课,其主要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基础之基础。数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造一切活动条件,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7.
正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与第一学段相比,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经验,对教师的依赖已有所减少。2011年版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的全程性、内容的综合性、实践的完整性等阶段特征。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准确依据"综合与实践"第二学段的阶段特征组织教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明确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中提及综合与实践,表明综合与实践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多数一线教师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认识不到位,现实中综合与实践的开展,或狭义为探究学习,或狭义为课题学习.事实上,综合与实践应该包含探究学习、课题学习.或者换句话说,综合与实践应该源于课题学习、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刘耀 《云南教育》2003,(16):45-46
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小学数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运用”正式列为课程学习内容,试图通过课程的形式,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相关素质的目的。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实与理念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一领域无人问津,形同虚设调查结果还表明,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师资相对薄弱,又缺少课例和方法上的借鉴,教师们操作起来难免有一定的困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例与学生相关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