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我国视障者的媒体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检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勾勒出我国视障者的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并对我国不同媒体的无障碍内容供给状况进行考察,发现需求与满足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其中媒体的无障碍供给不足是导致需求不能被很好满足的客观原因,包括:电视媒体尚没有提供给视障者影像描述服务;盲文出版种类单一、数量有限、发行渠道单一等因素直接制约了视障者对盲文出版物的使用;网络媒体无障碍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媒体对视障者更多的是人际沟通工具,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无障碍建设才刚刚起步。与供给不足相对应的是受制于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媒介素养等的视障者低水平的媒介需求。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随着大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多,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正在凸显。本文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需求动机,置于人际交往视域下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探究合理利用网络虚拟社交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艳 《出版广角》2019,(10):64-66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知,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媒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类型越来越多,这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项城模式”如何让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实现使用与满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众期刊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属性,通过社交媒体与读者的多向沟通,并根据读者的需求,明确目标受众,获知目标受众感兴趣的内容,策划和生产精品化内容,巧妙利用社交平台与受众互动,运用新技术满足受众需求.美国大众期刊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这些内容生产策略,既展示了美国大众期刊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大众期刊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很多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广播电视媒体具有多种属性、多种功能,应当满足广大受众的多种需求。但也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从意识形态层面的"喉舌"属性还是从社会公共信息平台角色定位,广播电视媒体的根本职责和首要功能,都是传播新闻资讯,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新时期如何把握好宣传导向,发挥广播电视媒体优势,注重新闻宣传报道实效,积极采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不断提升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精神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我们完成广播电视媒体责任仍然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不二话题。  相似文献   

6.
藏语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当地的主流媒体包括西藏电视台,西藏日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他们在传播信息,满足人们获取信息需要,丰富当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构成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同时对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行探讨,并就更好适应受众需要,推动藏语主流媒体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来,学者们从技术、产业、政策、个案等不同视角对媒体融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使这个领域日渐繁荣。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体组织是主体,技术、政策、市场甚至受众本身都成为了行动的驱动要素,从而忽视了受众对媒体的实际使用以及媒体与认知体验的关联。因此,需要从现象学出发,将媒体置于人与世界的联系中,分析媒体融合在宏观发展上所带来的从"诠释"向"具身"的突破,以及微观实践上建构的更多层次的"放大-缩小"结构,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指向人类体验与使用知觉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功能日益多样化,手机媒体成为第五大媒体。即时通讯、社交娱乐、新闻资讯、购物、打车、旅游等功能深受大学生欢迎。手机媒体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需求进行了调研,针对其中凸显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旨在发挥手机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尚彬  李雅岚  侯佳 《新闻界》2022,(12):13-24+36
智媒体亦称智能媒体,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既有媒介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兼具智能属性和媒体属性,是一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技术革新推动社会信息传播底层规律改变,促使媒体组织通过有效利用新技术提升媒体信息处理水平和总体效能。媒体发展的智能化和智媒体建设是适应新传播语境、回应新传播需求的必然。在我国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媒体组织建设智媒体的路径、模式、策略有共性,亦多差异。文章聚焦媒体组织的智能化建设实践,通过对封面传媒的田野观察,反思并阐述智媒体数据驱动、平台打造和生态构建的三重主要逻辑,试图为我国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的经验材料和思考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受众的信息需求基本由网络媒体来满足,一大批主流媒体开始在网络上发挥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等职能;而自媒体则在社会热点信息传播过程中承担起快速传播信息、关注草根、缓解负面情绪等职能,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相互监督与补充,形成了良好互动并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米惠惠 《新闻世界》2014,(5):205-206
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低头族"通过对移动媒体的使用是否获得需求的满足情况,着重考察移动媒体社交应用类软件的使用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有效信息的情况。研究发现,移动媒体所带来的新型社交方式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维系并非是消极的,甚至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使用移动媒体有填补碎片化时间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出现了新时代的产物——融媒体.影视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影视制作的核心.为了拍摄出更加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在符合新时代融媒体背景的前提下,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需要对影视的剪辑技巧加以重视,并使专业人士在影视领域获得技术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需求的变化是时代变迁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改变媒体内容和形态的关键因素.传统媒体时代一对多的传播形式,实际上无法提供给个体平等参与社会对话的权力.经济盈余带来中产阶级迅速成长,个体的自主性和社会参与的需求,就成为整个时代的需求,新兴媒体作为这种需求的有效协商形式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协商形式解决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社会参与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构成了“无数的联结”.新的媒体形态必须考虑人的关系属性,信息和服务只有切入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传播的价值和功能.媒体形态是媒体效用的实现路径,关系塑造与累积是媒体形态发展与创新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中需对议程设置理论重新检验,结合唐纳德·肖教授的访谈和新近研究成果发现,垂直媒体的权力逐渐向水平媒体转移,社会化媒体强调议题时从传统媒体中借鉴背景内容,议程设置理论正吸纳所有媒体。传统媒体提供议程设置的第一层议题对象,而社交媒体提供第二层属性,二者可能在主题上达成共识,但在属性上存在分歧。议题融合中同时融合了主题和属性。反向议程设置中新闻记者对实际或想象的公共利益做出应对,公众议程获得关注,普通公众凭借社交媒体获得赋权。议程设置可用于测量社会稳定,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间的共识系数可作为参照,"导向需求"理论在社交媒体中依旧适用。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是媒体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等要素的融合,比如说将传统中的报纸、杂志、电台等,与新时期的互联网、手机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将信息集中处理,将不同形式的产品,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传递给需要的受众群体,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广播电视媒体属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经营媒体成为广电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2001年,广东电视台的朱剑飞同志就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即党和政府喉舌的政治属性、大众传播的社会属性、产业组织的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发展,自媒体等知识共享平台大量出现.作为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主阵地的教育自媒体,逐渐发展为自媒体的重要力量.但教育自媒体的发展面临着难以服务学生的真正需求、名不符实现象屡见不鲜、呈零散化发展格局、教育主体难以保证等问题.文章从传播学把关理论出发,从教育自媒体的媒体用户、媒介人社会组织、媒介行业和政府部门等四个要素出发,应对教育自媒体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电视剧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商品利益、忽视社会效益、惟收视率至上等问题,已成为业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进一步认清电视剧传播的媒体属性,提高电视剧品质,是确保电视剧传播有序发展的重要命题。笔者试图结合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等理论,从电视剧制作播出方、政府监管、受众素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信息、教育、娱乐和服务是电视媒体的四大基本功能。电视节目正是借助这四大功能,与观众产生互动,满足观众在特定层次上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进而影响观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从而实现电视媒体的传播目的。对于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的中国电视媒体而言,这种传播目的在公共性上体现为电视媒体传播公共价值、整合社会认知、促进社会发展;在商业性上则体现为电视媒体借助对观众收视需  相似文献   

20.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存在于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中。媒体公信力是受众在使用媒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体验与判断。受众对媒体的信任评价与受众使用媒体的期望的实现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