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阐述莫瑞森的音乐审美是如何影响她作品的主题和她的创作哲学,或者说这些因素如何互相作用,相辅相成,使她的作品产生荡气回肠、解放心灵的效果.指出莫瑞森的创作受黑人音乐影响很大.黑人音乐的显著特征也是莫瑞森作品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三部小说中,分别塑造了少女佩科拉、青年女性秀拉和中年女性派拉特三位不同个性的黑人女性形象,由佩科拉式的自我否定到秀拉式的自我抗争,再到派拉特式的自我认同,分别代表了美国黑人女性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不同认识,揭示了黑人文化理性发展的过程,也显示了黑人女性不断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 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作品描写了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对黑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抵 抗白人文化冲击、保留住黑人文化的途径。本文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认为莫里森关注黑人心灵 受白人文化侵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这使她的作品在思想深度上不仅超越了前辈黑人作家,也走在同时代人前面。  相似文献   

4.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它揭露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被废除前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从女性主义和种族的视角对文中四位女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进行分析,可以窥见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瑞森作品多处描写了一战后到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独特的消费文化现象。鲍德里亚有关消费文化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读莫瑞森作品中与消费文化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即饮食、穿着、娱乐休闲、品牌以及身体消费,分析"大众消费模式"所带来的美国黑人消费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转变,并借此探讨消费对于黑人的符号价值意义和颠覆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3年诺贝尔学奖获得,美国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 小说中对人物与会点的颇具匠心的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非洲的民俗特点和化传统,而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作品主题、伸张正义和鞭挞邪恶都有举足轻重失艇。  相似文献   

7.
独特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使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饱蘸悲愤之情,塑造了一个个在黑人信仰与白人意识、部落价值与现代文明的夹缝里挣扎、扭曲甚至迷失的撼人心魄的艺术形象.这种从黑白两种文化的对立与错位造成人物价值观的扭曲这一层面上,揭露种族歧视罪恶的探索及其独具魅力的艺术成就,正是托妮·莫里森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早期作品的的创作中,反映了在白人强势文化压制下美国黑人所处的文化困境,同时对建构美国黑人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坚持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才能使黑人摆脱历史与文化的包袱,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创作有两个特点:情感的私人化处理和面向自我的写作行为。女性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初期逐渐从失语状态突围到20世纪90年代发出独立声音。是显著的前进;但这种声音还相当微弱,只是一种“独语”状态,距离建立与男权话语社会相剥离的独立空间还较遥远。从“无语”的艰难突围到“独语”的深深寂寞。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平等充满活力的两性对话语境尚未形成,女性文学、女性小说的狂欢还没到来,因此,女性小说的繁荣不仅需要独立化的创作状态还需要真正确立自己的性别空间和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0.
恐怖小说是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上分析,发现埃德加·爱伦·坡小说其巨大魅力源于恐怖与美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在2003年出版的第8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以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对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复杂故事。象征是小说中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经历、矛盾和关系,在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揭示了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张晓锋 《海外英语》2011,(2):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是她最早的一部成长小说。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美国黑人小女孩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白人的文化霸权是引发黑人女性成长困惑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的困惑导致了他们的自我迷失和否定。  相似文献   

13.
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爱))中刻画了两个性格、命运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梅和朱尼尔。通过女权主义的方法,分析这两个黑人女性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托尼·莫里森创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论述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女权主义思潮和精神分析学说等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的影响,指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中把西方现代主流文化思潮与黑人民族文化传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黑人文学推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当代美国文学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文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各个历史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分析以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解读。课程中介绍的众多作家中,托妮·莫里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对比分析托妮·莫里森作品中处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多个黑人女性形象,审视她们在面对来自社会、种族等多方面压力下,对自我身份及价值的认知及对子女甚至黑人同胞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弘扬黑人传统文化。在《最蓝的眼睛》中她传承了黑人口头文学的艺术形式,把黑人口头文学中常出现的自然、时间等手段成功地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并且运用多视角叙述、“碎片化”语言及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手法,使古老的民间传说绽放出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论《宠儿》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作品中的色彩的描写包含独特的象征意义,不仅深化和充实了作品的主题,也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多种作品解读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以杜波依丝的"双重意识"理论解读《柏油孩子》中主人公雅丹和森的人物形象。黑人为谋求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在处理黑白文化冲突时,应追求自我的"二重性",既不能摆脱自己与生俱来的黑人性,也不能抛弃社会赋予他的美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