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伯特·佩恩·沃伦被任为美国第一位官方指定的桂冠诗人。这位八十岁的诗人、小说家和随笔作家于四十年前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小说《国王的人马》。他是唯一的一位既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又两次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的人。这位风格独特的文学家用各种形式进行创作,但他在1983年说:“诗歌和我的心同在。”在过去的十年里,他  相似文献   

2.
3.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已年过六十。很多人认为他是目前最佳的用英语创作的诗人。尽管他竭力避免与人交往,但他在文学界还是个知名人士,也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人说他愤世嫉俗,隐居外省,而老朋友们却喜欢和他往来;人说他反对现代主义,而且思想过于狭窄,而世界各地的青年作家却非常崇  相似文献   

4.
进行宇宙飞行的第一位妇女是苏联的瓦莲奇娜·特雷西科娃。1963年,她乘坐单人宇宙飞船“东方”号飞往太空。第二位妇女也是苏联人,她叫斯贝特拉娜·沙比茨卡雅。去年,她乘“联盟”号上天后,又换乘到宇宙空间站的“礼炮”号上。美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是这次乘坐“挑战者”号飞上太空的萨利。在世界上,她名列第三。以“妇女优先”而闻名的美国,在送妇女进入宇宙空间方面,却比苏联落后了二十年。美国妇女从很早就要求“给予妇女宇宙飞行的机会”。聚集在休斯敦宇宙中心的记者们也再三追问宇宙中心的领导干部们,为什么不让妇女进行宇  相似文献   

5.
“我想与其说我是别的什么,不如说我是一个国家囚徒,我总是被一条不可挣脱的锁链束缚着。”在为数不多的遗信中,玛莎·华盛顿坦露了作为美国第一夫人的苦衷:“许多年青女士如果得到我的位置会欣喜若狂,但我却宁愿呆在家里。”然而,当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  相似文献   

6.
本·琼森身材高大,头发卷曲,生活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那时候,英国正在日益繁荣富强,英国人又焕发着好几个世纪以来所未有的活力。人们想象丰富,志向远大。繁荣的结果之一便是出现了英国历史上诗歌和戏剧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中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之一便是盛气凌人的本·琼森。本·琼森在少年时代可能就曾考虑过,他尽管是一个泥瓦匠的继子,是否也能在这英国鼎盛时期一举成名。他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由于得到那著名的校长威廉·坎姆登的关怀,他进入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学校。虽然他十来岁时就停止了学业,  相似文献   

7.
正受时代变革、经济腾飞、新诗运动等影响,20世纪的美国诗坛大放异彩。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罗伯特·潘·沃伦(1905—1989)的诗歌以其丰富的语言、超拔的想象、多变的风格、契合时代精神的书写而独具光华。他的诗歌时而有史诗般的恢弘,时而又有戏仿式的诙谐,厚重而又轻盈、宏阔而又细腻,充满理性哲思与道德关怀,带给读者难忘的体验。从1922年起到1989年止,沃伦共出版了500余首诗,  相似文献   

8.
根据浪漫主义的迷信说法,诗人们不是早年名就,倏忽即逝,就是默默无闻,黯然终老。还有一种与此有联系的观点认为,流行性本质上就是平庸粗浅,因此受到大众欢迎的诗歌往往较为低劣。然而事实大多与此说法相反,69岁的诗人理查德·威尔伯(Richard Wilbur)的成就更使这一观点显得可笑。威尔伯在40余年的诗歌生涯中,不仅赢得评论界赞誉,而且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曾荣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威尔伯曾在哈佛大学、韦尔斯利大学、韦斯利安大学及史密斯大学等校执教,将外国作家大量地介绍给说英语的读者,翻译了安  相似文献   

9.
毕加索创立立体派而拉塞尔使色彩鲜明如果摩根·拉塞尔不是从事现代绘画,而是以电影为业的话,那他就有可能取得一项特殊成就,从而获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奥斯卡奖。他毕竟是两个最早的美国抽象派画家之一,另一位是斯坦顿·麦克唐纳-赖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们在先锋派的巴黎四处游荡。正当毕加索还在构思如何将一把提琴的正面和反面画在同一张画面上时,他们创造出全色谱色彩的调和。在芝加哥特拉博物馆举行的“摩根·拉塞尔作品回顾展”是对一个已被  相似文献   

10.
再次起步作为独立的娱乐设计产业,动画是上世纪30年代才成规模的,华特·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白雪公主》是其重要的起点,对整个产业具有启动的意义。但“二战”的爆发,使美国动画片失去了其欧亚市场。40年代初,迪斯尼的动画长片《木偶奇遇记》、《小飞象》,无缘与打得如火如荼的欧亚观众见面。当时,美国希望置身战火之外,但世界大战却非美国想脱身就能脱身的,  相似文献   

11.
叶嘉莹 《中国文化》2009,(1):106-119
以上我们对于李清照词之美感特质既然已做了相当的讨论,下面我们接着所要讨论的,当然就是往往被人们与李氏并举的另一位女词人朱淑真了。  相似文献   

12.
經過了前面幾節的討論,我們對於在傳統性别文化中女性作者的艱難處境,可以說已有了相當的體認.  相似文献   

13.
正声名显赫的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也称东亚系,即现在的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被称为"西方汉学研究重镇""全美最早汉学系之一"。它之所以在建系之初即有足够的财力邀请顶级汉学家加盟,离不开一项神秘的教席资金——"丁龙汉学讲座教授"。那么丁龙是何许人?人们发现他竟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劳工。这是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传奇,却是铁证如山般的史实:百余年前,华工丁龙将毕生积攒的血汗钱尽数捐献,一心创建汉学系,只为中国文明传播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美国妇女卡玛·辛顿及其丈夫有一个自己的小电影公司,叫Long Bow,中文名字是长弓。卡玛的丈夫Richard Gor-don(理查德·戈登)是公司的老板兼摄影师。此外,还有几个实习的哈佛大学生。在哈佛东亚系文学研究专业毕业的上海姑娘小兰在此实习两年了,她帮助做翻译、剪辑和查找资料。她说:“我看了卡玛做的片子,觉得非常了不起。她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教一门叫‘在中国拍电影’的课。”正在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小秦也说:“卡玛的影片是吸引我想来这儿的原因。做电影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卡玛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她父母都是美国人,但…  相似文献   

15.
“你打算印多少份,格里利先生?”“五千!”一声急促的、毫不犹豫的回答。“但是,先生,”印刷所的工头反驳道,“我们报纸的预订数只有五百份。”“买掉则已,卖不掉就送。”印刷机开始转动,把雷鸣般的响声送到了纽约城沉睡的街道。《纽约论坛报》诞生了。报纸的创办人,老板兼编辑霍勒斯·格里利急不可待地抓起第一份从印刷机滑出的报纸。他手里攥着的是他多年的梦想,它象婴儿一样宝贵。它的问世是他多年来的贫穷、勤勉和失望的结  相似文献   

16.
割禾女     
65割禾女@康斯坦丁·瓦西里耶夫!苏~~  相似文献   

17.
乡女     
颜龙 《滇中文化》2000,(3):51-57
俗话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可不,春花的父亲上山地收包谷,因避雨、踩翻了石块,打伤了腿,是乡亲用水牛将他驮回来,到乡卫生院一检查,骨折,得住院治疗。春花的母亲在看望丈夫的路上,又急又慌又害怕,突然手脚不能动弹了,继而倒在地上,抬到医院一诊断,是中风,乡卫生院建议转到县医院治疗。这对春花来说是一个平生未遇到过的沉重打击。一家四口人,哥哥在县一中读书,只她这个18岁的农家女对付这突如其来的灾祸?更使春花担忧的是家里本来就无法承担父母的医药费,可无论如何,父母的病得医治。  相似文献   

18.
19.
书女之路     
沈睿 《中国文化》2013,(1):190-196
回望开垦花园的母亲们 “书女”在我的理解里有两层意义:读书的女人和写书的女人。  相似文献   

20.
连城导游女     
《客家大文化》2001,(2):2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