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学校失灵"及出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三股基本的力量: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学术力量。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实现校内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高等学校管理也会出现“学校失灵”。文章探讨了三种类型的学校失灵:学校行政失灵、校内市场失灵和校内学术失灵。针对学校失灵的表现和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改革的出路之一是对高校进行社会经营。  相似文献   

2.
我国转型期市场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失败的问题,应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从而防治市场夫灵和市场失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是有机结合的。依法赋予政府干预、管理社会经济运行的职权,强化其权威,同时依法限定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本文通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政府通过法制化调控市场失灵的必要性,分析了利用法制手段调控市场失灵存在的问题,设定政府依法干预的原则并使之制度化,并探讨了利用政府干预有效改善市场失灵的法制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要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就必须充分发挥和运用市场机制,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大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不断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市场的作用是巨大和不可抗拒的,然而市场失灵也是客观存在的,为使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要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调节和干扰,能担当起干预市场失灵职责的,只有政府,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市场失灵在于市场机制,市场失灵必然导致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经济只能是市场失灵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控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生活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但是,就像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一样,政府干预亦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着局限性,即会出现政府失灵或失败。因此,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必须充分认识和研究政府行为的限度和局限...  相似文献   

7.
现行产品质量法规定了政府在解决经济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时的诸多行政措施,同时将本属于私法的规范纳入其中。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管制经济的特征和政府干预经济中的依靠行政手段治市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定式。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未来产品质量法的完善,应该定位于经济法的特征和解决市场失灵,矫正企业交易行为外部性的作用上。  相似文献   

8.
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辨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都是经济运行中市场局限性的表现,但二者的含义、产生条件及其与政府的关系却有很大的差别。本文拟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作一概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同仁的注意。一、语义学的区别失灵,英文为failure,也称失效、失败,指丧失作用。缺陷,英文为flaw,是欠缺,不够完善,是相对于圆满如意而言的。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中的 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丧失市场机制应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缺陷是指市场机制在发挥有效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应该是“政府—中介组织—市场”三位一体的连动体系。“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存在,为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空间,社会中介组织在克服政府失灵、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还相当不完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是无可质疑的,但即使成熟完美的经济体系也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所以必须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施以宏观调控。政府的干预也并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缺陷和失灵的可能,关键是寻求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干预在匡正和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1.
借鉴哈耶克市场经济秩序理论,市场经济秩序即自生自发的秩序,但也有计划秩序或宏观调控秩序。职业教育市场秩序同样具有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特征。职业教育市场的自发秩序是通过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调动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业教育市场的计划秩序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市场进行干预,制定秩序政策,以维护社会公平。在我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市场秩序需要从全面认识职业教育市场秩序、规定政府责任和办学主体的义务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职业教育市场秩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应该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管理离不开管理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良好的管理道德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素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有利于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既面临着管理道德沉沦的严峻形势,又面临着作为成员国所带来的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所以将“法治”与WTO“德治”相结合,规范经济行为,抑恶扬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加强管理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着认识模式与机制的转变,市场机制的认识论假设主要是:经济活动始终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秩序是在演进中形成的,经济活动的信息运动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的认识活动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价格的认识意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决策,市场预测与风险,博弈性的市场认识,理想模型与现实模型的认识论分歧,市场与政府的认识互补等。  相似文献   

14.
论北京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高等教育已有相当规模,但在结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协调发展观,在遵从教育规律的同时,注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北京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要与市场经济相协调,人才供给要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协调,研发功能要与市场经济建设相协调,运行及管理体制要与市场经济的效率性及竞争性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我国的法学理论、法律观念、法制体制应作怎样的调整和变革?强调权利为本位的法律观念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独立意志的法律观念是市场经济法律的精髓,公平和公正的法律观念是市场经济竞争法则的要求,安全、信用的法律观念是促使市场经济安全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我国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在加速积累,正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社会不和谐因素日渐增多。而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所以,要积极构建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道德规范体系,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基本要求是必须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有价值的东西和大量吸收、借鉴西方化中的优秀道德成果;根据道德规范内涵与外延的宽窄、运用范围的大小以及道德要求的对象差异等因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可分为一般道德规范、特殊道德规范和个别道德规范三个结构层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同时存在着社会主义、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小生产的四种不同社会性质的道德规范,由于初级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成熟性、不完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四种道德规范的并存性、对立性和斗争性,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进而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积极构建新模式;二者都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社会主义能够且必须运用市场经济;二者都经历了一个逐步突出市场主导地位的过程。但是二者的产生条件、理论基础和所有制制度有着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市场公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目标,这根源于市场游戏规则、市场行为正当性以及价值规律作用发挥的需要.而商业贿赂存在的危害性是腐蚀市场主体之间的机会平等,其本质是对市场公正根基的噬啮,这反衬出反商业贿赂的落脚点是对市场公正的修复.为回归到这一原点必须依赖于双重机制的建构:机会平等的内部规则设定和商业贿赂治理的外部长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凸显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诸多弊端,威胁到政府执政合法性,这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型。政府转型的目标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应着力于从以下方面入手:倡导"公民本位",重视公民需求;调适政府职能,聚焦公共服务;践行信息公开,保障透明行政;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治秩序;明确政府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倡导结果导向,提升政府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