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浓缩。“四句教”中对良知的阐述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带有经验心理学的色彩,对良知、本心的追求与倡导也体现了现代心理学上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同时“四句教”还阐述了心理教育的原则,即在心上用功,在事上磨练。心上用功带有浓厚的心理自我暗示色彩,在事上磨练则具有知行合一,将心理外化的理念。“四句教”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对丰富我国本土的心理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楚中王门蒋信为王阳明在龙场及门最早的亲炙弟子,其学兼王阳明、湛甘泉,又受湖湘学派传统的影响。他心学视野中的理气、心性思想独特,其即用即体、体用合一重功夫又不忽视本体的理路,在一定意义上都开启了王学后学论心、性、气,本体、功夫主要议题。在王门后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用寂和感表示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寂即是指自在存在,感相当于自为存在,这与萨特的存在理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思想具有很大区别.主客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基础是寂,这对雅斯贝尔斯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王阳明的为学历程,多认为有从“溺于辞章”到“始慕圣贤”一变,但王阳明其实是把辞章当作“作圣贤”的用功途径,在王阳明看来,读书中举,学习辞章,乃至学工学农,都是可以使自己成为圣贤的方法。因而,王阳明的为学历程中,不存在从“溺于辞章”到“始慕圣贤”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认为“俟命”是初学立心之始,与朱熹将之作为修养工夫的最高层次不同,它展示了陆王心学关注现实生命、强调“知行合一”的特别进路。“俟命之学”贯穿了阳明一生的许多阶段,而在贵州龙场的悟道又对此有某种开启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凡一件很坏的东西,在需要它的人看来,甚至会被视为“无价之宝”,王阳明的哲学之对于蒋介石就是一例。早在一九三三年,蒋介石就吹捧王阳明是“中国革命的导师”。把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很优美的哲学”,“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价值的学派”,甚至说它是“东方文化精神”。蒋介石自称他“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说这本书“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他“求学作事的根本”。在被中国人民赶到一群海岛上之后,蒋帮集团中还有人凄厉地呼叫。值此“存亡绝续的紧急关头,提倡王学实有其时代的需要与价值”。究竟为什么王阳明在蒋介石的眼里,有这么高的“价值”,为什么蒋介石要把王阳明的反动哲学作为自己的“根本”?那我们就得先看看王阳明乃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与他几十年的潜心苦读是分不开的,王阳明在自己的治学经历中亦总结出了独特的学习方法。他强调为学首要在立志,树立理想和目标;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个人的心得体会,而不是书义;另外,为学还要专精,抓住根本,体会本质精髓;学习的过程中亦离不开师友的教诲和警励。  相似文献   

8.
哲学·哲学史总体性逻辑是马克思研究社会 历史的基本方法经济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 基本问题及相关推畴矛盾论和系统论潜意识哲学引论《横渠易说》与张载的天人合一 思想张载斥佛思想辨析 ‘四句教”与王学三分恩格斯1844年的人学观论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实现观论事实的构成,性质和作用 江祟国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惠升(4.35)张晓明(4.42)陈建涛(x.3)·沃恩(4.45)刘修水(2.3)寿建新(2。xx)范文(2.17)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 选择杨秋宝贫困山区科技开发的几点断想洛杉矶骚乱的社会基础 (美)埃德温首届中美社会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研究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领域中 3个至今仍未能得到严肃审视和明确厘清的核心概念——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尝试在整合“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两大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从应然、或然、实然等 3个层面进行辨正,旨在厘清三者各自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消弭其实务困惑与误区。研究认为,第一,“体育课程内容”主要回答的是为了达成体育课程标准中设定的体育课程目标而“理应或应该教(学)什么”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基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及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将蕴含在不同类别运动项目中的素材课程化,属于应然层次的概念;第二,“体育教材内容”主要回答的是为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既定的体育课程内容,达成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或许可以用什么去教(学)体育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体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深意,属于或然层次的概念;第三,“体育教学内容”则主要回答的是面对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和具体的体育教学对象,为了达成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实际上最好教(学)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学)”的核心问题,属于实然层次的概念;第四,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应科学把握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相互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管理系3年多英语教学工作诸方面的总结,反映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充分注意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师“教”的指导性和院、系领导的重视三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院英语教学质量及四、六级通过率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学做现代人”,须知现代人。何谓现代人?权威辞书中无现成答案,正好八仙过海发散思维,欲学做现代人的我,慢慢地竟也悟出了如下一堆“擦边球”式的定义来:能在现代社会生存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能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人;能前瞻未来社会的人;能开创未来社会的人;总之,“学做现代人”这道命题,论大,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的功夫论是建立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之上的,他的自我领会和“为圣”有密切的关系.与此相同龙场悟道也是从“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为圣”问题出发的,同时龙场悟道是经典注释学的领会.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曾说“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着五经亿说”.由此可见他的龙场悟道不是想树立独到的思想体系而是发掘经典里的儒家之道.总体来说,《五经臆说》是想通过经典注释的方式来领悟“圣人之道”的王阳明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主要特质并不表现在认识论方面,也不单独表现在道德论方面,而是表现在“内外合一”的本体论—道德论的结构中。因此,本文从符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特质的视角对其作一新的探讨,即把它看作主体的一种有内在本体论根据、有起点、有互为表里的两种形态的动态的实践过程。同时认为,致良知论作为一种传统的哲学思想,有可能在经过重新理解和解释之后产生出新的意义,并参与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论中争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这对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提出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了教师在初等、中等以及大学基础教育阶段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在大学本科教育后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只能起次要的指导性作用。进而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心学是明代占主流的思潮,由陈白沙开其端,至王阳明而集大成,阳明后学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在传播王学时偏离了其宗旨,成为王学思想的"异端",王学也因此逐渐走向衰落。明代心学的这一发展进路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它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是与它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也与主体的不同境遇息息相关。当然也是理学内部固有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行合一说、心即理说、良知说;普遍认为阳明学是王阳明进行逻辑思辨、理论思索的结果.考察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一直到江西时提出"致良知之教"这十多年的全过程,具体生动地揭示了阳明心学的真实面貌,证明致良知说是一种道德践履功夫,而不是一种思辨理论体系;"知行合一说"仅仅是阳明最初教人的一种功夫,而不是阳明学的基础;"心即理说"是体悟到心体后对心体体用关系的概括,而非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花间集》奠定了词学的传统审美规范 ,即情艳、辞雅、声谐。与《花间》审美传统相比 ,苏门词学审美观念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艳”的雅化 ,“雅”的深化 ,“谐”的淡化。苏门词学观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 ,他们特别重视词和词人的“不俗”。清新、高妙、自然这些诗学审美的范畴因而进入苏门的词学审美批评语境 ,成为苏门词论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关键能力的要义可以从“四维空间”角度进行诠释,它是指处理事件的运用能力,独立计划与沟通能力等。培养关键能力必须重塑教育核心理念:教师的教应当教“学”、教“用”、教“悟”;学生的“学”应当学“用”、学“悟”、学“教”。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论证传统道德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朱熹首先设定与论证了形上之理(本体)。朱熹学说通过强化理性自觉原则,完善了传统道德的理论体系,树立了传统道德的绝对权威,但是,其绝对化倾向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道德的僵化和异化,使之失去了内在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朱熹学说的反动,王阳明心学力矫朱学之弊,通过“心即理”说和“良知”说,强化了意志自愿原则,突出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意志自由,把外在天理内化为人的内心情感和良知自律,从而圆通地解决了朱学的理论缺陷。但是,王学自身也隐含着理论危险,这种倾向在王门后学那里变为现实。总之,从朱熹到王阳明,经历了从理性自觉原则向意志自愿原则的理论转换。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日本学者稻畑耕一郎先生的《屈原否定论系谱》以及三泽玲尔先生的《屈原问题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使笔者颇感兴趣。《系谱》认为:“‘否定论’又因否定了被先验地相信其存在的屈原,而出现了要从根本上对《楚辞》及其本质重新提出疑问的趋势,并因此成为民国以来新楚辞学的出发点”,“这大概应受到高度评价”,并断言对“否定论”“单纯地在感情上被拒绝”的倾向,“在今后大概一定会逐渐被扬弃的”。而《考辨》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屈原“是生前详细事迹不明的‘想象中的作家’”。对于“否定论”,是否值得海内外学人如此青目,对于屈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