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行研究,发现不同运动等级、不同性别和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信心方面的统计分析的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并通过总体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在自信心的得分上的差距也是非常小,可以进一步的认为总体上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信心水平上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大众健美探与竞技健美操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塑造美的姿态、艺术性较强、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研究从两种健美操的定义、分类、动作的编排和音乐这4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健美操爱好者进一步全面了解健美操项目,进而可以依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参与健美锻炼,从而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材已成为制约现代竞技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重视科学的选材。本根据献资料研究及教学训练经验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材的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金逵  商毅 《体育学刊》2004,11(2):121-123
针对我国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现状及发展,问卷调查业内专家以及参加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运动队,在分析诸多影响技术水平的因素时,深入了解运动队的训练、组织及运作情况,研究认为:训练系统性、教练员训练指导水平、物质保障、运动员梯队建设等是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对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寻求项目发展和有效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健美操难度水平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0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2年中国健美操锦标赛和2002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难度及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技健美操在编排上比较合理,难度分布适宜,基本与国际接轨,但在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选择上缺乏多样性,有较严重的倾向性;我国竞技健美操选手在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方面有较大缺陷。  相似文献   

6.
试述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之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2001~2004新规则的特点,提出了目前竞技健美操发展的方向,即成套动作体现高强度、动作组合复杂多样、难度动作空间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第1-11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为依据,分析竞技健美操优势格局及优势国的发展特征.主要结论:世界竞技健美操优势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最初的巴西称雄发展为欧洲称霸;参赛国实力呈直线波动,其中四大集团军发展趋下降态势;优势国有鲜明的发展特征,在获得优势前都有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获得优势后有一个稳定的保持期,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建议提高竞技健美操的普及程度,提高其竞争力和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体育事业日益受到国家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竞技体育作为国家的一个重点发展项目,在体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非奥运会体育项目能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实属不易。然而在我国竞技健美操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力量培养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加强竞技健美操后备力量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等,结合规则修改,从身体形态、体能、技能等角度探索竞技健美操项目特征。研究表明:新规则更加注重竞技健美操动作的难、新、美和完成质量,更加彰显专项特色;要求运动员心肺耐力储备更强,动员更快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竞技健美操2005到2013年三个周期的规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周期规则下竞技健美操新增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两个竞赛项目,集体操人数由6人改为5人;竞赛场地统一为10m×10m,竞赛时间统一为90s±5s;难度动作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精的一个发展历程;新难度动作不断增加,高分值难度动作数量和级别不断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评分细则更加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完成部分增加减分要求细则和一致性错误减分。我国竞技健美操在新规则下应提高创新能力,取各家之所长,特别是在成套动作编排上,突出创编的新颖性、独特性;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加强运动员的个人艺术修养,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几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大幅度变化,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教练员必须要仔细研究和分析比赛规则,并依此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这对适应规则的竞技能力训练进有重要的作用。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国际体联编写的2001版规则、2005版规则和2009版规则进行比较(以下简称01版、05版、09版),分析竞技健美操的主要发展趋势和训练趋势,为我国在下届世锦赛取得胜利做准备。  相似文献   

12.
健美操是一项在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的情况下,把身体的练习作为一种手段的能够对人的身形达到塑造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一项有氧运动。而竞技健美操就是在健美操的基础上,对音乐节奏有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练习者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一系列复杂的高难度动作的体育活动。竞技健美操中的表象训练对一个健美操的练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够很好的调整舞者的心理素质。本文主要以山西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为例,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何为表象训练,表象训练与竞技健美操训练之间的关系以及表象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为培养适合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需要使其具有终身自我身体完善的能力,本文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分析研究了通过健美操来培养女生终身健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时倩  刘耀荣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335-336,339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运动员的科学化选材以及训练体系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不足,制约了我国健美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参加2005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代表队的64名教练员进行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从运动员的选材年龄和来源、选材的侧重点、开始训练年龄、日常训练内容、取得最好成绩的年龄和组队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第8届大运会健美操赛为研究对象,对健美操比赛成绩进行研究,并前瞻各省健美操竞争格局。结果显示:广东省一枝独秀;江苏、上海和湖北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他省份的一批选手正在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产生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产生疲劳的特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针对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并从运动营养学的角度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可能地在最短时间内,运动员可以消除运动性疲劳,加快机体的恢复,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可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竞技健美操奥运化与市场化的国际发展导向下,我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以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组织形象观点为理论依据、以近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的现实表现为实践依据,提出了中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建其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动力层、支撑层和环境层竞争力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8项;归纳其特征为技能集合性、难以替代性、多元延展性、动态调整性。最后,从技术创新与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协会实体化与跨项选材育人、话语权提升与项目受众培育等方面提出中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掌握竞技健美操动作技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运动技能迁移的理论概念、分类及关系,分析了竞技健美操教学中迁移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竞技健美操教学中有效运用正迁移的策略,以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合理的利用技能迁移的积极影响,有效避免技能迁移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竞技健美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艺术编排、动作完成、难度动作3个方面,对2005-2008年版和2009-2012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法对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裁判评分的具体化使得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更高,突出创新性和多样性;在完成裁判评分中,对错误的减分力度加大的同时细化了评分内容;难度动作类别的调整,数量和系数的变化使运动员选择高难度、高级别动作的余地加大等方面.通过分析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进行竞技性展望,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训练和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