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城区 东城区深入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区划调整工作,深入调研,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教育模式。组织召开全系统教育工作会,明确了十项教育优势,确立了五大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以推进“校安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2006,(10):F0002-F0002
礼士胡同小学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所普通小学。1998年,礼士胡同小学参与了东城区科研课题“小班化教育”研究。以此为契机,学校努力寻求发展中新的生长点,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充分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进一步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同样优质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北京市东城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成为北京市唯一获奖的中心城区。近年来,东城区坚持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无论从学区化管理到学区深度联盟校的建立,从“蓝天工程”的实施到“蓝天博览课”推广,从“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到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的跨校共享,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东城区学区化管理正式启动,和平里学区作为“排头兵”率先试点,提出了“资源共享,义务共担,共同发展”的响亮口号。这一打破校际界限、让优质教育资源融合起来、变学校资源为学区资源的方式,为最终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面对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呼声的转变,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伊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学区制综合改革。在一年的时间里,东城区先后进行了两轮改革,让东城教育从学区化走向学区制,也从“有教无类”走向“优教无类”,通过新建深度联盟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带、初中双优工程建设、研修合作办学、教师轮岗交流等多种途径,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品牌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北京市东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改革的第三年。三年来,东城区教委从学区化管理、课程改革、“蓝天工程”等着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学校的发展,实现“优质均衡”。目前,区域内各学校正朝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教师:近年来,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继续扩大和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上,东城区有哪些重点工作?周玉玲:东城区近年来以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促进教育的优质公平。一是通过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每所学校拥有的优质资源比例。  相似文献   

8.
12年前,东城区将一个全新的理念——“尊重”教育引入了教育领域。“尊重”教育的基本特色是注重人的内在超越,由个体心灵至社会,乃至自然、知识。12年来,东城区的“尊重”教育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已经由当初的13个教学班发展为今天覆盖全区中、小、幼、职共70多所课题校  相似文献   

9.
作为首都的中心城区,北京市东城区具有坚实的教育发展基础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为充分发挥名教师、名校长的辐射作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东城区在全市率先推动实施了新一轮“名师工程”,对东城区名校长、名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试图建立起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0.
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一直是东城区乃至北京市亟待破解的难题。2008年4月,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下结为“深度联盟校”。三年多来,两校不断推进联盟建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深度联盟建设经历了资源共享、机制联建、顶层互构三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红杏争相出墙来──东城区小学特色校撷英东城区教育局 阁申,胡宁为了将少年儿童培养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四有”人才,东城区越来越多的小学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勇于创新,敢于试验,走出了一条发展教育的新路子,出现了“全面育人有特色、红杏争相出墙来”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4):F0003-F0003
王欢,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校长。从事教育工作27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市师德之星、东城区十佳教师、东城区“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红领巾教育奖章”、“首都劳动奖章”。现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东城区人大代表。北京教育学院“名校长工作室”研究员,主持东城区王欢小学语文工作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六大路径融通“学有优教”东城区
  战略规划:以10年学区制管理为基础,八大学区通过深度联盟制、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带、托管制、小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六大路径,穿越校际,打通学段,推进教育的全面优质品牌化,到2020年优质校覆盖率达到近100%。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2019年,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提出“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2021年,获评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评选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特色基地,提出打造东城教育“1314”智能治理体系。面向教育现代化进程,区域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数据助力教育体系重塑、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最大限度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数据大脑”建设、教育生态建设、“未来学校”生态群等方面,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建设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城区作为首都的中心城区,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优良的教育传统。新时期,东城区确立“优质均衡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区域教育发展目标,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一轮的发展和竞争中,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质量是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力打造精品过硬的教师队伍。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人才战略的基本原则。教育系统应该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积极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充分发挥区域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书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使各级各类专家的优质资源持续发挥。在这里,区教委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为此,东城区教委推动实施“名师工作室工程”。  相似文献   

16.
说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从东城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2000年,区教委正式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原区电教馆以及北京市教委在东城区建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传播中心”基础上,成立东城教育信息网络中心。2002年,东城区教委开通东城教育网,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网上公文传输。  相似文献   

17.
记者:冯书记您好,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东城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冯洪荣:过去我们普遍认为,东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空间狭小,教育规模化发展受制约;文化底蕴丰厚、优质教育资源密集,但分布不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思维局限在这"一亩三分地",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地儿不足",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东城区在成功获评为省教育强镇后,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教育教学水平,结合全市学校布局调整,重新审视区域教育现状,科学定位,规划教育发展蓝图,制定了《东城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确定了“实施‘五大战略’,打造教育高地”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灯市口小学作为优质资源带的龙头学校,与北池子小学和东高房小学组成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形成三校四址的办学格局。我们深知这是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东城区教育发展的总体定位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和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启动之年,又恰逢北京市进行区划调整,深入研究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教育未来5年、10年、20年的发展定位,是新东城区成立后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广泛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区委、区政府基本确认了新区教育发展的总体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