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后大众化”时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如何突破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瓶颈难题,平稳过渡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同时解决大众化阶段的种种问题,成为东南亚国家政府和教育理论界的先行问题.日本、东南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我们有更加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升本科生就业能力与本科教育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借助于劳动经济学原理,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职业需求不一致视角,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核心因素是职业的选择能力。职业选择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还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职业的认识,能够按照“人一职”匹配原则使自己充分就业。本围绕这个问题探讨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职高专教育的生源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新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大幅度降低,综合素养的差别性很大;行为比较懒散,自由观念强;思想比较活沃,爱好广泛,特长生多。这一现象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表现尤为突出。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新情况、新变化,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方法和习惯,创立与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和施教方法。作者认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教育,应实行"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扬长补短、多路育人"的施教方针。北京城市学院高职高专部在这个问题上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择业,择业难问题与排斥大众化职业有关,排斥大众化职业意味着人们依然延续着高等教育精英化、非大众化的认识,这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教育问题.社会舆论文化偏见的误导,大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大众化职业素质培养、以及职业理解和自我评价趋向的敷衍,基础教育评价的精英化、非大众化取向的坚守,都存在着外显的或潜隐的教育责任.从"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期待社会舆论文化觉悟、敦促大学教育理念转变、落实基础教育的评价底线.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数量和规模扩张上的黄金时期,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公平、教育结构、大学毕业生就业等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高等教育普及化、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等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参与竞争,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为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就如何开展和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若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我国现阶段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人民受教育需求提高的需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相似文献   

8.
在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已从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北京市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化,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从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转变,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人类社会刚刚跨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就以超前的速度迈入了大众化时代.于是"扩招"、"质量"、"就业"便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倍受关注的敏感话题.特别是就业问题,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提出应对之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结合上海的实际需求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上海高等教育走创新型内涵发展之路的当务之急。上海的高校应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专业特色,树立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观念,走多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学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大学职业教…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已经数易其稿。其中,如何科学把握处于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交织背景下的首都高等教育发展,是规划的重点,也是规划的主要难点。本文就首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看法。一、科学把握“十一五”首  相似文献   

12.
站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起点,解决职业本科教育人才供给侧和经济发展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是实现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职业本科教育应遵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产业、专业、就业”协同融合推进,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产业链拉动人才链,形成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良好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高校和大学生都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就业创业指导的开展情况出发,重点论述其如何通过各种措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职业(创业)指导服务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高水平就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提出有力措施和对策,是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 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就业问题则越来越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此形势下,高职类教育必须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特点,以服务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质量的提高来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坚持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一、深刻认识就业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传统就业观念、就业制度需要更新的问题,又有高校部分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要适应新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致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悄然来临。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高度关注的焦点,就业指导作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中介环节,在人才资源培养和配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能否适应人才需求市场配置机制的一项重要参数,在这种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被凸显到一个重要位置。就业指导工作如何适应新变化呢?1、大众化教育要求大众化的就业期望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原来的高就业期望由于惯性思维依然存在于社会和家长之中,对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转变,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挑战,改革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路径,夯实干部队伍,激发工作活力,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五"时期,是辽宁经济社会转型、步入发展新常态、启动新一轮振兴并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在经历了扩招的大发展后,这一时期我省高等教育也开始进入以质量提升、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成就斐然,亮点频现。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下,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凸显,其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本文将主要论述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若干教育公平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马丁·特罗先生依此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划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在对其理论进行数理解读,界定新概念"高等教育总积淀率"的基础上对其修正和拓展,演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四阶段理论:即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普及化教育和义务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