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习目标1.了解空气和水的组成;水、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治等环保常识。2.应用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与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二、知识网络1.车气补充说明:(1)红磷在水面上的钟罩内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面逐渐上升至原空气体积的1/5左右,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是消除污染源。2.水r(覆盖了地壳表面积3/4,但淡水占总水量不到1%1存在(_二_、——I一I动植物体内补充说明:(1)水的组成用电解水实验来证明。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要来1.常识性介绍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水和人类的关系;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污染及防治。2.了解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组成;氧气和氢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3.掌握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显然,本节的复习重点应放在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上。二、主要内容提示回.空气补充说明:(回)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演示实验:使红磷在水面上的钟罩内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至约1/5体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so(二)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  相似文献   

3.
一、掌握要求1.了解空气的成分;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用途及氧气的工业制法2应用氧气、氢气的化学性质。二、内容辅导1.空气与水的比较。3.强调几点:1)某一气体比空气重(或轻)的比较方法是将该气体的式量与空气平均式量(29)相比较,若气体的式量大干29,则比空气重;反之,则比空气轻。2)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注意比较采用哪种原料的转化率较高。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用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且产物中铁元素显十2价;另外,最好选用稀硫酸与锌、铁等反应,这样制得的氢气较纯净。三、典型题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公式△H=-0.1196n/A计算了乙醚和丙酮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温度,并推测了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机理.乙醚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3272K,与测定温度3134K接近,误差为4.40%.丙酮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1292K,与测定温度173K接近,误差为1.49%.根据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C2H5)2O→4C+4H2+H2O(乙醚),CH3COCH3→3C+2H2+H2O(丙酮);(3)H2+O·→H2O+hv;(4)C+O·→CO+hv;(5)2CO+O2→2CO2.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酒精燃烧(C)食物腐败(D)灯泡通电发光发热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B)食盐易溶于水(C)在0℃时,水凝结成冰门)白翻在空气中能自燃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心.下列反应中,属于气化反应的是().占树(A)镁十氧气——、火化装__…  相似文献   

6.
一、空气和水、氧气和氢气【内容辅导】(一)空气和水空气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了解空气的成分技体积比计:N2占78%,O。占21%,希有气体占0.94%,CO2占0.03%,水蒸气及其它杂质占0.03%,认识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的常识。2.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认识水的污染和防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一些常识。(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是液体。(2)水的化学性质①能跟一些碱性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或酸。如:H:OWCaO—Ca(OH):CO:+H对一H:C0s②电解水生成H:和OZ。__通电___.ZH:0HHZHZ个十02牛(3)从…  相似文献   

7.
谢京光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原因解释为:避免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1)另外,有关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原因解释为:避免灼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图2)据此,我展示用碳还原氧化铜并检测产物的装置。(图3)提问:这个实验怎样停止?学生们互相讨论。稍后请学生代表总结:1.若先把导管移出烧杯,则灼热的铜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实验失败。2.…  相似文献   

8.
氢氧混和气体爆炸方法探讨娄善平(山东省临沂师专化学系九二级)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气,在点燃时则会发生爆炸。初中化学课本(全一册)为了验证这一性质,通过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在空气中通入上方留有小孔(通氢气时用手指或棉球堵住小孔)的纸筒中,然后在小筒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湿度对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的影响,应用FLACS软件建立一个左开右闭型氢气-空气混合物输送管道模型。通过改变管道内湿度摩尔体积分数D和混合物当量比?,仿真研究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1.0时,D分别为10%、20%、30%、40%情境下,随着D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最高下降了60%,火焰传播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最大绝热火焰温度受湿度影响较小,取决于与点火源的距离;当?=0.5、0.8、1.0、1.2、1.5时,D的增加降低了爆炸强度,且在?=1.0时,湿度对爆炸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此研究结果为预防氢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要求掌握O2、H2、CO2实验室制取的原理、装置及干燥、收集的方法和实验步骤。二、内容概述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为:(1)化学反应原理;(2)收集方法;(3)检验气体方法;(4)反应和收集装置;(5)实验步骤;(6)注意事项。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决定的。初中只要求掌握下列两类反应装置:3.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气体的性质C根据气体是否溶于水和密度的大小,可采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详见表1。4.氧气、氢气、Th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详…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1.下列各级物质的变化,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二硫化碳挥发(B)汽油燃烧,炸药爆炸(C)水凝结成冰,胆矾研碎(D)工业法制取氧气,紫红色铜变绿2.物质变化时伴随发生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为()。(A)有气体产生(m固体由块状变成粉末状(C)有燃烧现象(D)发光发热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C)浓盐酸易挥发(D)碳酸钙难溶于水《.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异常现象,常见的实验异常现象大致分为五类。①复杂的反应机理: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几乎每次实验的产率都大于100%;铝片与1:1的盐酸反应时,会产生黑色沉淀……②药剂的质量、用量和纯度,溶液的浓度:如镁条与硝酸反应一般得不到氢气,而镁条与0.4mol/L的稀硝酸反应竟然收集到氢气;铝条与稀氯化铜溶液反应,可看到紫红色沉淀和气泡,而铝条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剧烈,除得到紫红色沉淀、气泡外,还能生成茶褐色溶液;  相似文献   

13.
乙炔和氧气混合气的安全点燃法福建龙岩二中(364000)郭志弦由于乙炔和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其威力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大得多,为了安全,我采用塑料袋作为混合气体的容器,采用电点火引爆,该实验爆炸声震耳欲聋,远非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可比,给学生留下极...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不等式的加强》一文(见本刊1993年第3期)把高中代数课本上的不等式巧妙地加强为本文一方面对右端作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对左端给出其下限估计.当仅当n=2时式中等号成立.证对n用数学归纳法证.先证右端的上限不等式.假设当n=k(k≥2)时命题成立,当要证当n=k+l时命题也成立.只要证显然成立.由归纳原理知对n≥2的任意正整数n,(3)右端的上限不等再证(3)左端的下限不等式假设当n=k(k≥2)时命题成立,要证当n=k l时命题也成立,据归纳假设,只要证当k≥2时有显然成立.因而对n≥2的任意正整数n式(3)左端的下限不等式成立…  相似文献   

15.
钠跟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高中课本上纳眼水反应的演示实验至少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没有排除氧气的干扰,在有空气(含氧气)存在的情况下,销限水反应的同时,时常发生燃烧和爆炸等次要现象.这不仅不安全,而且妨碍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2)整个实验所用的钠分“两次’进行.这样,钠既没能尽其用,又削弱了实验效果.为了克服上述之缺点,笔者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观介绍给大家.-.实验装置见图1.图中A为粗玻管间破底的粗试管截割而成);B为破庙的粗试管(也可用容积相当的长颈漏斗代替);C、D、E分别为直形和弯形玻璃尖…  相似文献   

16.
通常,实验室采用启普发生器,利用锌粒和稀硫酸进行反应来制取氢气.也可采用大试管,利用铝块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快速制取氢气.上述两种制取氢气的方法其共同特点是: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这里介绍的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利用锌粉与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制取氢气的新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将用研钵研碎的2.5角匙NaOH与2角匙锌粉均匀混合(NaOH:Na=5:4)并立即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胶塞紧塞,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并用排水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不纯的氢气,将试管…  相似文献   

17.
一、境空题(第2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空气成分技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体积的,约占空气体积的。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根铁钉,铁钉表面出现色物质。若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苛性钠溶液,能生成兰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兰色沉淀收集在坩埚中加热,生成黑色粉末,黑色粉末是(用分子式表示).3.量简、试管、玻璃片、镊子、漏斗、坩埚、水槽等仪器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必用的一种仪器是;过滤必用的一种仪器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钢必用的一种仪器是。4.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人们在远处能闻到汽油味,说…  相似文献   

18.
凡是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燃烧,大部分是可燃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但实际上,燃烧并不限于有无氧气参加,例如,氢气、金属钠在氯气中也能燃烧.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要点(-)常见的酸、碱、盐1.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表1)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见表2)3.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铜的比较(见表3)(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五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见表4)2.五类物质间相互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金属十氧气——碱性氧化物非金属十氧气——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十水——城酸性氧化物十水——酸金属十非金属——无氧酸盐置换反应:金属十酸——盐十氢气金属十盐——另一种盐十另一种金属判断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复分解反应:酸十碱(包括碱性氧化物)——盐十水酸十…  相似文献   

20.
1.原理蜡烛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碱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面上升水面容积1/5.2.部分仪器用品制作(1)取一去底容积为500mL无色细口瓶(或500m透明无色塑料瓶);把液面上容积分成5等分,顶端塞一橡皮塞,如右图所示.(2)取一适当大小塑料瓶盖,盖内固定2~3支小蜡烛,烛高1cm左右.3.具体操作(1)在一玻璃水槽内倒一定浓度碱溶液,液面齐零刻度处,并滴入几滴酚酞.(2)使内装小蜡烛的塑料瓶盖浮于碱液面,并点燃小蜡烛数支,以耗尽瓶内氧气为原则,确定点燃小蜡烛的支数.(3)蜡烛正常燃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