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鹤 《考试周刊》2013,(32):194-195
<正>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新课改要求幼儿园开展绘画教学,尊重幼儿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普辛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从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可激起表现美的欲望。如在绘画《小熊的新衣》活动  相似文献   

2.
三岁的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涂鸦期,他们进入幼儿园后,一部分幼儿对绘画感到好奇,他们对自己在纸上画出的一道道线条,会感到兴奋不已!一部分幼儿则对绘画不感兴趣,甚至惧怕绘画。那么作为小班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创设绘画情境,激活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智慧地引领中,享受绘画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绘画发展主要处于以涂鸦期为主并逐步向象征期过渡的阶段,这时的涂鸦并非是早期未分化的涂鸦,而是从开始时的一种认识探究活动发展为有意识的命名涂鸦活动。涂鸦显示儿童的感知程度和对于经历的记忆,在早期就能画很多线,有些长,有些短,有些组成圆,这些原文和线条组合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将这些图形想象成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有时会给予“爸爸”、“妈妈”和“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懵懂期、涂鸦期,在这个打基础的时期,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在美术活动中,涂色直接关系着一幅作品的效果,小班幼儿有着颜色种类少,涂色无规律的涂色特点,使得他们的作品效果不够和谐、生动和鲜亮,因此教师需要提升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涂色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小班幼儿色彩运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本文介绍了从创设一个丰富的色彩环境;进行有趣地涂色练习,提高涂色技能;尝试多种绘画形式,体验色彩的艺术魅力;色彩教学与其他领域的整合等五个方面入手提高幼儿色彩运用能力,促进幼儿色彩感知觉的发展,收到良好的成效,并对今后的色彩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小班幼儿绘画发展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拿着各种工具,如粉笔、铅笔、蜡笔、树枝等,在地上、纸上、墙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便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何保护及唤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愿与大家共享。一、满足、赞许幼儿的涂鸦行为首先要放手让幼儿去涂鸦,除了组织一些有目的的美术涂鸦活动外,还可以在区角里提供涂鸦板,供幼儿随意涂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实现幼儿绘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对色彩反应敏锐等特点,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本人经过实践探索,发现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添趣"为生长点,以"护趣"为稳定剂,是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策略。一、以"绘画语言"激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内容主要以单一线条、简单图形和块面涂色为主。怎样使简单内容的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看到一些很喜欢画画的幼儿,在作画时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如果我们多为幼儿创设"绘画语言",或许能对激发孩子绘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歌语言明方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看似  相似文献   

9.
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的圆形期和命名期,该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针对目前小班幼儿绘画教学存在的低效性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促进小班幼儿绘画教学有效性的五项策略:准确定位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的目标、研究并了解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实施多样性的绘画组织形式和手段、科学评价幼儿的绘画、持续的教学反思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画的东西来。怎样使幼儿从绘画的涂鸦末期过渡到掌握绘画的简单技能,成为教师在小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向有表现意图绘画转化的阶段,该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小班幼儿绘画指导存在的误区,小班绘画指导应以游戏贯穿始终,应采用边说边书空、有意识绘画以及延迟评价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小班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诱发幼儿学习绘画的主动性;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画;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这样,才能逐步使幼儿从绘画的涂鸦末期过渡到掌握简单的绘画技能。  相似文献   

13.
我班幼儿没有上过小班,多数幼儿没有接触过绘画,都处于涂鸦状态.开学初,我对幼儿的绘画表现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正>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一般认为,幼儿表征是指幼儿使用大量的图像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记忆、想法、设想和感受。绘画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绘画作品中每一个线条、形状、色彩的选择都是内心想法的外在显现。那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想通过绘画表征什么样的想法呢?本文从小班幼儿天天的三幅云朵画出发,走进她的内心世界,通过解读绘画的内容,了解“‘哭泣’的云”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形式之一 ,掌握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 ,对幼儿美工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绘画的含义及其作用绘画是用色彩、线条和构图 ,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 ,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绘画是幼儿使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在平面纸上画出直接可视的物像。绘画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幼儿的知识 ,培养幼儿积极地观察生活、大胆地表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和审美心理。二、绘画活动的种类三、绘画的知识和技能绘画是集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16.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17.
三岁的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涂鸦期,进入幼儿园后,一部分幼儿对绘画感到好奇,他们对自己在纸上画出的一道道笔迹,会感到兴奋不已而控制不住自己的小手;一部分幼儿则对绘画不感兴趣,甚至惧怕绘画.大多数教师都深感小班的绘画教学难.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以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小班绘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徐平 《考试周刊》2013,(50):190-191
<正>幼儿眼里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幼儿内心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幼儿喜欢色彩,对色彩有不同于成人的敏锐感和想象力,会用特有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所思所看。如果没有色彩,幼儿就无法将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心中色彩斑斓的彩虹表现出来。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运用比绘画技能的学习更为重要。各年龄段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不尽相同:小班幼儿认知颜色依赖于直观、具体的事物,能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中班幼儿能认识紫、橙、黑、白等颜色,能逐渐区别颜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开展绘画活动,对幼儿审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情感发展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以借助绘画中的线条、形体、色彩等多种表现方式帮助幼儿把情感“画”出来。  相似文献   

20.
小班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绘画技能较低,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不仅磨灭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自信心受到冲击,以致绘画技能无法得到提高.如何调动小班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借助于工具进行创作,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以及在绘画活动中运用游戏性语言等,从而让小班的幼儿爱上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