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可怎样才能如愿以偿?以下一些调查资料,有心的父母可以从中悟出科学育儿的道理。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体格、智能、心理等诸方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据美国一份资料披露:父母均系小学文化程度的孩子平均智商为98.3;初中文化者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3.3;高中毕业者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8.1;有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的父母的孩子智商高达109.9。这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孩子的智商也相应上升。新加坡政府规定:获得大专以上毕业文凭的母亲生育两胎以上可获…  相似文献   

2.
正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尽力为孩子祝贺生日,孩子却从不过问父母的生日。凡此种种,值得深思。为此,设计了一次主题为"爸爸妈妈我爱您"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发现爱孩子对父母了解关心甚少不是孩子们的错,是父母过于  相似文献   

3.
关注孩子,既是父母对孩子爱心的自然流露与表达,也是在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父母关注孩子的时间、方式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从敏感性和反应性来看父母对孩子的关注问题。一般而言,敏感性指父母对儿童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学习是父母最关心的、也是特别现实的问题。父母为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费心费力,甚至呕心沥血。实际上,尽管父母费尽了心思,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父母焦虑,且经常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缘故。那么父母该怎样——  相似文献   

5.
精神祢钙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孩子在确立自己信念的时候,更多的由其父母来决定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我们现在这些孩子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确立信念的原动力。因为生活已经像“蜜”一样甜了,那种由于物质匮乏所产生的人生窘迫对如今很多孩子尤其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存在的了。更何况,他们的生活水平往往已经超越了他们自己的父母而成为物质消费的超前享受者。这一点已经是勿庸置疑了。如今,多少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却对自己的孩子大手大脚:多少父母自己勤俭节约却对自己的孩子挥金如土。看一看吧,多少孩子的儿童房里玩具堆积如山;看一看吧,多少孩子他们身上每天换的衣服多如模特;看一看吧,多少孩子花起钱来如同自己是李嘉成,看一看吧,多少孩子对可耻的浪费不屑一顾;看一看吧,多少孩子沉浸在溺爱中不思进取:看一看吧, 多少孩子已经习惯在父母的赐  相似文献   

6.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7.
回音壁     
正亲子阅读是一座桥,用文字连接起父母与孩子的心灵。它可以是床前的精选故事,也可以是炉边的哲思小语。它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它可以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它还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让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了成长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高露 《红领巾》2014,(3):38-39
孩子,是父母的无价之宝。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父母的脉搏就注定为孩子跳动,孩子的一颦一笑、一哭一啼都将牵动父母的末梢神经。  相似文献   

10.
本刊的创刊宗旨是成为育人者的帮助,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父母和老师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根基。培养孩子的品格,越早越好。本刊目前关注的儿童群体为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会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透过正确的教导拥有健全美好的品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条独特的历程.在这条道路上,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成长。  相似文献   

11.
家教文萃     
我国20%儿童出现抑郁症状专家说父母影响是主要原因记者近日从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有4%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治疗。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院父母养育与家庭支持中心主任马修·桑德斯指出,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呈正比关系。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的刘华清教授讲由于父母的原因造成儿童抑郁现象越来越多一种是生存压力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下岗家庭的孩子身上,这些孩子的父母由于没有了工作,情绪比较低落,常常打骂孩子拿孩子撒气。另一种是外来务工人员…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礼物     
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可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用自己的童心去观察、理解和探索世界,他从小就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冲动。初生儿要挣脱父母对其手脚的束缚,为的是自由伸展;婴儿要挣脱父母的搀扶,为的是想自己学会走路;幼儿要挣脱父母的管教,希望的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孩子从一出世起,就在  相似文献   

13.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时代,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甚至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饭菜让孩子一人吃;电视遥控器由孩子掌控……人们渐渐将分享遗忘。这是人类生命意识在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父母陪读的现象。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以后,再忙着陪孩了学画、学琴、陪着孩子做功课、陪孩子参加校外辅导;考试期间,家长请假在家陪孩子,中考高考陪孩子去考场;当随着孩子的学问加深时,家长再请一位家庭教师,父母陪着孩子一起住家学习父母如此一种“好学”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父母心甘情愿的陪读呢?这又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权威机构通过对20多个国家的10万名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孩子最希望父母做到的有:一、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二、父母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三、父母应对每个孩子给予同样的爱;四、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谅解;五、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六、父母应尽量解答孩子的...  相似文献   

16.
张若熙  李梅 《考试周刊》2012,(1):180-182
为了初步了解苏州地区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作者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采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表,对苏州地区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实施了与父母沟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苏州地区家长与孩子沟通状况并不是很好;(2)父母与孩子在沟通情况上有显著差异;(3)大部分父母还没有与孩子沟通的习惯;(4)父母没有好好跟孩子沟通的意识和技巧;(5)苏州地区家长对孩子拒绝程度高。为此,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高中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保证和改善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状况。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希望之星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在4次心理学讲座和咨询中,从千余名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结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爱唠叨呢?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缔造者,从孩子出生到进入小学、中学,乃至长大成人,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父母常常以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与学习生活进行关照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父母就肩负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然而,诚如国外一名人所说,“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不见得有做父母的资格”.那么,做父母的要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资格,成为一名出色的“第一任教师”呢?根据现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现状,笔者认为,做父母的必须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着重从下列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亲子阅读"即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又称"亲子共读"。"亲子阅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享受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阅读,在孩子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亲子阅读,也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亲子阅读,读的不仅是书,还是一片爱。亲子阅读应该延伸到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20.
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学做人,第一个榜样就是父亲或母亲。△父母自身的榜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方向。△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每天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