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方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而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了周国平《人生寓言》中的几则小文章,为了配合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我们在此特选其《人生寓言》中的另外几篇小文章供大家品读,你能体会出其中包含的寓意吗?  相似文献   

3.
人为什么而活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怎样的人才有意义?本文再现了《离骚(节选》一文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的话剧代表作之一。它被公认“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第一流作品”,西方评论界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东方话剧的奇迹”。全剧共有三幕,课文所选的是第二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欣赏。一、你们读过完整的《茶馆》剧本,或者看过《茶馆》电影吗?请说说全剧的主要内容。(学生说不全,由老师作简要介绍。) I 参考答案《茶馆》通过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茶馆老板王利发、民族资本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材料 1.写作的时代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从1月2日动笔,到1月11日夜半完毕:实际的写作时间,每天平均不到四小时。当时,作者在重庆,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国良党政府的“陪都”。那时的形势是:希特勒背信弃义进攻苏联。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并对我国的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次次掀起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正确路线,站在抗战的最前线。郭沫若在《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一文中写道:“我的眼前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无数的爱国青年、革命同志失踪了,关进了集中营。代表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遭受着封锁,而在江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有功劳的中共所领导的八路军之外的另一支兄弟部队——新四军,遭了反动派的围剿而受到很大的损失,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本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端午节这一线索,厘清文章思路;2.通过朗读等手段,借助对语言的分析品味,让学生发现翠翠爱情成长发育的过程;3.体会《边城》所表现的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教材分析:《边城》原文二十一章,苏教版必修二节选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属于教材中的典型长文。教学中需要找到一个支点,抓住一条主线,引领高一学生在阅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品味。教学内容过程预设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结合剧情,正确认识和评价剧中人物. 2、体会独特的视角和反差的艺术手法. 3、探究悲剧的社会根源,体味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的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材处理这节课我将三条线合并成一股,集中地体现了我对这篇节选教材的处理。第一条线是:结合我们学校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四个课堂",即"目标课堂、体验课堂、活动课堂和成功课堂",设计学习目标。我依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以及编者的意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1)诵读课文,概述小说的主要内容。(2)品读课文,概括课文中景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3)质  相似文献   

10.
从这一期起,本刊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章;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人生寓言》的教者和评者,都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来,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史绍典  相似文献   

11.
正一、简要导入童年,在很多人心里.就是一个"后花园"。那里有故乡,有亲人.它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它是心灵的柄息地,精神的后花园,比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比如萧红笔下的祖父的大花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二、走进一个园子1.走进一个美丽的花园。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园子的特点.并结合有关描写读一读,说一说。小结:这里有色彩缤纷、翩然飞舞的大蝴蝶,  相似文献   

12.
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第一,这是  相似文献   

13.
梁小民 《科技文萃》2005,(6):105-110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我们从<拉封丹寓言>中那头布利丹毛驴进入经济学圣殿.先看-- 布利丹毛驴的选择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捆好,最后竟然饿死了.  相似文献   

14.
选文再现冬天(节选)朱自清(原文第一部分)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相似文献   

15.
选文再现绿作者:宗璞我第四次到西湖畔,领略了一个"绿"字。它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游灵隐,一下车,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路,布满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里坐一会儿,只觉得浑身凉丝丝的,心旷神怡。亭脚下溪水叮叮咚咚,流到平坦处,溪水是碧澄澄的;溪水流得急了,水花像飞珠滚玉一样,在一片绿色之上显得格外好看。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目标: 1.品味作者深情、绵密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预习要求: 1.结合文前“自读提示”和课后题,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2.阅读《秋天的怀念》等。 三、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品味,教师点拨到位,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评价、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目标: 1.品味作者深情、绵密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预习要求: 1.结合文前"自读提示"和课后题,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2.阅读《秋天的怀念》等. 三、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品味,教师点拨到位,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评价、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想】 《灯下漫笔(节选)》是一篇既有深刻思想又饱蘸激愤之情的奇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最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三个:①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写“钞票兑银”?②鲁迅为什么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我们”就真的那么自甘堕落吗?③怎么理解鲁迅所说的“第三样时代”?有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更好地体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尤其是作者独特的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9.
申龙 《语文学习》2020,(2):10-1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荒诞背后的生活真实,探究“变形”的深层原因,认识小说揭示的现代人生存困境,初步养成阅读现代派小说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小说“变形”这一荒诞情节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通过格里高尔及其家人在面对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表现来探究作品深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一篇赠序,字词难度不大,文章思路清晰。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手法,阐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既是比较中呈现,理当是比较中解读与感悟,因此本文宜用比较的中心活动施教,在比较中化解重难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仍以比较方式拓展阅读,以强化感悟,丰富精神世界,获取更大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比较预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将自己的求学与太学生求学作比较的?请摘取原文词句分别作比,列表呈现。2.作者与太学生比较始终紧扣的中心是什么?请用文中关键词作答。二、辨题识文从前面的学习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