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踏踏实实做学问,平平淡淡做人。"这是欧阳宏生教授喜爱的自勉语。2011年6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如其人其志,欧阳教授以谨严平实的行文,整理十年研究所得,系统探讨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建构问题。《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书,统编有节、分合井然,从电视本体与电视文化的探索,电视批评的开拓与  相似文献   

2.
2014年出版产业十大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归纳了2014年中国出版产业十大关键词.从改革方案、资本合作、跨界融合、出版众筹、实体书店转型、数字教育、文化创意、版权保护、移动阅读、童书出版等十个方面着眼,盘点并分析这一年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变化、调整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迎霞 《出版广角》2013,(17):58-59
"盛世修志"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编纂史志类图书是一种文化自觉。历时十余年,在2000年由全国民航史志工作会议上启动的《中国民用航空志》各地区卷,已陆续在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截至2013年,笔者参与其中"《中国民用航空志》西南地区卷"(上、下两册)、"《中国民用航空志》西  相似文献   

4.
按着时间的顺序,我们精选了十个关键词,串起2012年中国出版的一系列焦点时刻。这十个关键词,反映了中国出版发展的概貌,这十个关键词,提示着中国出版突破的方向,这十个关键词,蕴含着中国出版前行的力量。中国出版"走出去"【焦点时刻】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分析了当前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机遇,指出了进一步加快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曹巍 《现代出版》2007,(1):11-21
主持人语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出版肩负着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如何使中国出版真正走向世界出版的主流市场,如何将中国文化的巨大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新闻出版业面临的重大课题.2004年下半年,国务院新闻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这都标志着汉语文化海外推广进入了政府强力推动阶段.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13,(Z1):27
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26日,人民出版社携手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合力策划出版了"中国梦"系列丛书中的四种——《力量中国》《思想中国》《给力中国》《聚焦中国》。这四种新书是为庆祝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主编的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分别围绕文化建设、社会焦点、文化发展、《学习活页文选》十年精粹选、道德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书中作者多为学术界著名专家学者和政界高层领导。主编方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总编辑刘汉俊介绍说  相似文献   

7.
海飞 《中国出版》2016,(11):12-15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我国童书出版井喷式发展,迎来"黄金十年"。2016年4月4日,中国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被世界所认可,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童书出版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面向大时代的童书出版,将在融合发展、"互联网+"、国际化、平台化的大环境下取得更大突破,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家之一,王云五以文化为己任。王云五的文化生涯可以归纳为"述而又作":知识与智慧兼具,传旧与创始并举。出版理念上,王云五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出版事关中国文化前途;出版实践上,王云五领衔的商务印书馆发扬固有文化与介绍西洋文化并重,开创了20世纪中国出版史上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2,(9):6-6
在北京第十九届图书博览会上,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成果展首次亮相,它记录了十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向世界的身影风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参观后,肯定了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这些年的不俗成绩,同时也回答了众人关注的文化"走出去"遇到的新瓶颈和举办图博会的重要意义。走出去有什么新挑战柳斌杰说,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整体不利和局部有利的局面。从整体上看,世界出版市场基本上被国际传媒集团垄断,西方发达国家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语言的优势。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控制着全球90%的信息资源。中国出版虽  相似文献   

10.
1990年至2009年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起步和发展时期.在百余年出版史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在出版文化研究方面已迈开坚定的步伐,在出版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的出版文化传统、中国出版家出版理念、出版文化的社会影响等领域开展了发凡奠基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11年10月5日,韩国首尔举办了第25届读书日纪念仪式,同时表彰了在出版产业发展和出版文化交流中做出贡献的有关人员。作为"中韩两国出版文化界交流与合作的参与者与见证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沈菊芳被授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荣誉。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1,(10):158
《文化艺术报》是1985年创办的文化艺术类综合报纸,经过25年发展,尤其经过近十年的创新、调整后,现已成为中国十大行业媒体,荣膺"中国传媒创新专业报十强"、"中国行业媒体十强"、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法国学者马特尔撰写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一书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引进出版,并拉开了"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丛书的出版序幕。该作品通过5年实地调查和对1250多位产业领袖和文化精英的访谈,从美国文化的全球性成功,到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努力,再到印度、巴西的兴起以及欧洲文化的困境,展示了各国的经验与教训,对全球流行文化进行全景  相似文献   

14.
一向被中国知识界视为精神家园的三联书店,2004年爆出了一条新闻:从2003年到2004年2月,出版了200多种混杂的从学前班到高考复习资料等的教材教辅,其数量已超过三联书店同期的文化类图书出版量.这显然与三联书店几十年来基本将读者定位在大学以上学历的出版理念明显不符;而且还是教材教辅!  相似文献   

15.
十年前,面对"入世",多少人惊呼"狼来了",又有多少人担心"小帆船难对航空母舰";"入世"十年,中国的出版传媒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一刻未停,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接触上日益频繁,在提升文化理念、展示大国形象上不断进步。期间,多少业界同仁付出艰辛,收获硕果;为此,本刊从无数获得国家奖项的优秀编辑中,特邀十位代表,忆旧抒新。出版传媒业的十年变化,从他们的所见所感中或能窥出一斑。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首先感谢武汉大学、美国佩斯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汇报过去几年我们在推动中国出版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具体工作。在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我提出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十大关键问题,并做了一首打油诗:"数字出版,失魂落魄;产业链条,各自为战;战略定位,空中楼阁;传统出版,首鼠两端;版权问题,怨声载道;统一标准,望眼欲穿;文化安全,内忧外患;复合人才,千呼万唤;商业模式,路在何方;行业管理,任重道远。"三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声明     
正本刊2014年第1期所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思考》一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出版‘走出去’问题及策略研究"(13YJC86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怎样看待这种变化?中国文化未来将走向何方?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时间点上,这是一些非常值得审视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和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期待,我们拜读了由姚铁军策划、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著名学者张颐武先生主编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一书。  相似文献   

19.
通过越南在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大规模翻译出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案例,说明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成功传播的主要原因。这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出台专项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整个战略实施的核心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演绎出从科技到人文、产品到资本、欧美到全球的发展轨迹,也暴露出版权纠纷频发、内容与文化水土不服、盈利模式不明晰、体制与观念滞后等突出问题,未来阶段实施数字出版"走出去"的优先策略是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赞助出版产业输出,出版企业要创新数字出版产品形式,集中资本、品牌、人才规模合力出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