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5,(23):93-93
如果你稍加留心,也许以下几个镜头对你并不陌生:三四岁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常常是孩子一边跑一边玩,母亲端着饭,奶奶手拿汤匙在后追着喂;走在马路上,常常看到能跑会跳的孩子偏要伏在奶奶或母亲的背上,纵然奶奶或母亲累得满头大汗,孩子仍不肯下来自己走;上学的孩子在上学和放学时,书包无一例外地放在接送的父母手上……每当看到这些司空见惯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时,便不禁想起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50年前曾经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每次邻家的孩子来我家玩,奶奶都追着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他们吃;一起劳作时,奶奶常常劝走其他的妇女早点回去照顾孩子或老人,唯独一个人埋头劳作到日渐西斜。我很是不解。奶奶却笑着说:“你多替别人想想,这样才活得舒服些。”奶奶的神情分明告诉我,爱心与奉献正是做一个高尚人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我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海。虽然,我是海边长大的孩子,而且我的父亲,就曾是一名海员。那次看到海,是在去外祖母家的路上。沿着乡间的小路,跟在母亲的身后走,总感觉,怎么路边的甘蔗林那边,总散发着明晃晃的亮光。我趁着母亲不备,跑过甘蔗林,这才看到海。追过来的母亲气急败坏。她说:"你父亲不让你知道  相似文献   

4.
记得妈妈常常在厨房里忙个不停;记得爸爸常常在公司和家之间来回奔波;记得爷爷常常是一会儿劈柴一会儿又要照顾灶里的柴火;记得奶奶常常在傍晚时一边挑着一大担花生在乡村的泥路上晃动着身躯往家走,一边还嘴里叨咕着家里的鸡生了多少只蛋;记得……  相似文献   

5.
经常,我们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情形:幼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我?”,母亲说“孩子,妈妈这样要求你是为你好!”孩子瞪大眼睛听着;少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满地撅着嘴巴离开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讨厌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愤愤地摔门而去或气急败坏地大声辩解,母亲或无奈或激动……总之,母亲的心是痛的!  相似文献   

6.
1 大多数孩子除了入园时哭一会儿,其余时间都能比较高兴地参加活动。可每天由奶奶送来的林林小朋友却是个例外。奶奶一走,他就哭着要奶奶,而且几乎天天如此。原来孩子自6个月起就一直由奶奶带,奶奶十分疼爱小孙子:不让小孙子跟小朋友玩,怕受到伤害;也不情愿让孙子的父母照顾,怕他们毛手毛脚弄不好;甚至不让其父母批评小孙子,说孩子小,不能受委屈,等等。因此,孩子在奶奶的过度保护下,形成了对奶奶的特别依恋。  相似文献   

7.
儿童乐园里只有两个孩子,男孩甲在玩滑梯,身边站着奶奶;男孩乙正从一边的扶手走上滑梯,母亲站在外面盯着孩子。甲的动作迟缓些,乙的动作较快,甲走向滑梯时,总见乙追上并试图超过他,乙为了滑滑梯,每每用手推开甲。当乙又一次试图推开甲时,奶奶终于发话了:“你怎么推人哪?”母亲突然冲上前去,对着乙劈头盖脸就是两下。乙当即哭了,两声后又不哭了,光流眼泪,缩在过道的栏杆边,怨恨的目光投向母亲。 母亲对孩子的这两下打得我心惊,继而  相似文献   

8.
宁渡儿歌《摇到外婆桥》,几百年来已流传到江南广大地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唱,一边合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模仿着摇船的动作,玩得非常快乐,非常投入。可以说,这首儿歌唱出了儿童的共同心声:儿童不但需要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爱,同样也需要祖父母、外祖  相似文献   

9.
一、怕被遗弃孩子最担心的,是怕得不到慈爱和被父母遗弃。父母千万不要用遗弃来吓唬孩子,不管是在开玩笑,还是在发怒的时候。比如,人们常常无意中在街上或商店里听到母亲对不听话的孩子大吼大嚷:“你要是不马上跟我走的话,我就把你扔在这儿!”这样讲,会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害怕遗弃之感,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为此,当孩子不听话而使你无法容忍时,你最好是  相似文献   

10.
公园里我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立刻哇哇大哭起来,孩子的奶奶急忙跑过去,拉起孙子,抱在怀里。一边拍打地面,一边狠狠地说:“打死你这个坏东西,让你跌我家宝宝!”于是孩子停止了哭,也和奶奶一起抬起小脚在跌倒的地面上跺起来。这样的画面大家都很熟悉。而一篇写幼儿生活的小说《小胖和小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啪嗒!”小松恰好撞在一个叔叔的腿上,跌了跤。那个叔叔立刻把他抱了起来。可是小松很不服气,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不哭,这才算有本事呢,他跌倒了就从来不要人家拉起来的。“我自己,我自己会起来。”小松说着,又照原…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汽车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父母与孩子的情景:一位母亲和孩子一上车就各占了一个座位,对后面上车的老人视而不见;一位父亲把孩子吃完的果皮随手一扔,  相似文献   

12.
孩子至上父母将孩子捧为“小皇帝”,要啥给啥,有求必应。实施惩罚因为孩子做错一点小事就对他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控制感情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过分要求不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而让孩子去学这学那,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缺乏关爱父母离异后重组家庭,或丧失父母等原因造成儿童得不到双亲的照顾与关爱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讲假话,讲空话,不守信诺。孩子是这样变“坏”的——儿童心理障碍的六大成因@赵国明  相似文献   

13.
<正>这几天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章,激起了我一直以来对这类孩子的思考。我们学校住宿的孩子比较多,我每天都和这些孩子接触,所以看到的比较多,感触也很深。看着他们,我常常心情很复杂。有同情,有心碎,有期盼,更有一种责任。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生活方面缺少关爱我们学校住宿的孩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的;一种是当地没有学校,上学不方便的。当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沉甸甸的书包,这个书包看上去很漂亮,可对我来说,它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我每天都背着它走在上学与放学的路上。常常累得筋疲力尽。每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我的奶奶早就站在楼道门口,一见到我,便笑迎过来,一边把我沉甸甸的书包提上,一边说:“这书包像有十几斤重,回到家我可要检查检查。”说完,奶奶艰难地走着,到了家  相似文献   

15.
放学     
动物幼儿园放学了,小动物们都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接他们回家。袋鼠奶奶来了,小袋鼠坐在奶奶的袋里,像坐汽车一样走了;山羊爷爷来了,小山羊跟着爷爷回家去,他一边走一边听爷爷讲故事;兔妈妈也来了,小兔子跟在妈妈后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去;长颈鹿爸爸来了,小长颈鹿骑在爸爸背上,高兴地喊:“你们看我,多高啊!”公鸡爸爸来  相似文献   

16.
谭英 《中学教学参考》2010,(24):123-123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不断增多,许多留守儿童的成长已成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在我们学校里就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其父母因生计外出打工,而把正在上学的孩子放在家中,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逃学的学生整天呆在家里。他母亲感到奇怪,于是问他:“孩子,你为什么不去上学而游手好闲地呆在家里?”“我不敢上学,因为老师和同学们常常向我借东西。”这个孩子说。  相似文献   

18.
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下的一些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找到这种美德。在许多家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杯盘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给孩子吃,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品尝;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总  相似文献   

19.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  相似文献   

20.
父母离异与孩子的适应指导●父母应尽早摆脱婚姻破裂的消极感受,积极关注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向孩子解释父母离婚比勉强在一起更好,并尽量坦诚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强调这不是孩子的错。●向孩子保证父母仍然爱他,并与孩子商量他与父亲或母亲相处时间及受哪一方监护。●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不要迫使孩子表现他和父亲或母亲站在一边。父母再婚与孩子的适应指导●父母再婚前应告诉孩子,并解释这一决定的理由,对孩子的疑问给以合理解释。●向孩子保证父亲(母亲)以后仍会像原来那样爱他,消除孩子对被遗弃的担心。●告诉孩子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