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评课一向被视为常规教研的重要内容,但是,校长听评课应该着眼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管理,而非微观层面的教学研究。校长不能像教师那样听课,也不能代替教研员的角色,毕竟他们各自的专业背景不同、工作职责不同。校长不能为了听课而听课,而要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出其背后潜藏的学校管理问题,从而为改进学校管理提供依据。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校长听评课要关注以下5个问题。办学思想是否落到实处?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因此,校长在听课时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就…  相似文献   

2.
一、校长听评课的应有站位1.价值取向:着眼于学校的发展校长听评课的着眼点应该是学校的发展,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这是校长听评课区别于教研员、学科教师听评课的地方。着眼于学校发展的听评课,对课堂问题的归因也要作出调  相似文献   

3.
毕景涛 《教书育人》2011,(23):22-23
听评课是校长管理、引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校长应当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听评课活动上。然而校长听评课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要听大量非本专业学科教师的课。如何使这些听评课更有价值,如何尽量减少因为学科因素给校长听评课带来的屏障,笔者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长评课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作为校长,必须充分认识校长评课的重要作用。通过评课,指导全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融洽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1.校长评课是融洽校长与教师关系的有利契机不少教师不怕校长听课,就怕校长听课后一言不发。校长不表态,教师不知道自己的上司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课堂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造成了授课教师和校长之间不必要的心理隔阂。因此,校长应把评课当作与教师交心的好机会。听课后及时评课,如有急事不能马上评课,一…  相似文献   

5.
《湖北教育》2010,(4):58-58
校长听评课的着眼点应该是学校的发展,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等.这是校长听评课区别于教研员.学科教师听评课的地方。着限于学校发展的听评课.不要一味地从教师身上挖掘根源,也不要一味地将教师作为批判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听评课是当前校本研修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校的校长,听评课应该是其管理、领导和指导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校长听评课至少要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关注教师的教。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首先是要看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利于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有利于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了解教师的备课状况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情况;有利于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改善管理效能,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校长听评课应做到“六看”:一看教师的敬业精神;二看教师的教育理念;三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四看教师的教学技能;五看教师的课堂效果;六看教师的仪表。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听评课应是校长最重要的“分内之事”,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沉心静气,了解教学现状,掌控教学质量;才能走近师生,了解教师状况,引领专业成长;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实情,把握教育方向;才能观察班级管理,洞察管理细节,弥补管理漏洞。探讨校长听评课的方式、方法及价值,对帮助校长走出听评课的误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听评课是校长日常工作的必修课,是校长了解、诊断学校教情,把握教学质量的探测器,是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素养的助推器,是引领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灯塔。好的听评课,是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的催化剂,也是校长展示自己的学识、树立学术权威、彰显领导艺  相似文献   

10.
校长听课后,一般要给教师评课。这种评课,有的是较为详细的分析,帮助教师把握课标,研究教材;有的是针对教法,相互探讨;有的是提出问题,引领提高。评课可长可短,有时甚至利用课间交换一下意见即可。新课改背景下校长评课应注意以下三点:一、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含义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如何定位十  相似文献   

11.
教学改革的真正发生在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而学校开展的听评课活动是促进和实现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开展的听评课存在一些问题:流于形式,有“走过场之嫌”;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止步于听和评,缺少教学改进环节。其实,听评课的目的旨在改进课堂教学,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听评课是一种实践模式,其操作程序是:发现共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教学改进,形成问题解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的确如此,听评课应是校长最重要的“分内之事”。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沉潜静气,了解教学现状,掌控教学质量;才能走近师生,了解教师状况,引领专业成长;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实情,把握教育方向;才能观察班级管理,了解空间状态,洞察管理细节,弥补管理漏洞。因此,探讨校长听评课的方式、方法及价值,对帮助校长走出听评课的误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教学改革的真正发生在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而学校开展的听评课活动是促进和实现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开展的听评课存在一些问题:流于形式,有走过场之嫌;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止步于听和评,缺少教学改进环节.其实,听评课的目的旨在改进课堂教学,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听评课是一种实践模式,其操作程序是:发现共性...  相似文献   

14.
听、评课工作是学校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校长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可以从校长听、评课工作的意义出发,探讨校长在听、评课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校长在听课时要注意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校长评课的标准、原则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如果校长把听评课的着眼点主要定位在教研方面,淡化教学管理中的甄别和奖惩的功能,把听评课看成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就可以提升教师听评课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听评课活动的质量,达到改进学校管理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许多教师对校长的评课方式十分反感。可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许多校长在评课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自己却没有在意。笔者认为,校长评课应做“到三忌”。一忌“一锤定音”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课中实行“论资排辈”,先由校长进行评课,然后其他教师依次“附和”。一来,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万事先得校长说了算,所以在评课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由校长评;二来,校长大多德高望重,让校长先评,也体现了教师对领导的尊重。而一些校长在评课时也总会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点江山”。殊不知“,说者无意,…  相似文献   

17.
教学改革的真正发生在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而学校开展的听评课活动是促进和实现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听评课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明确指出听评课的目的应最终指向课堂教学的改进;最后,遵循“改进”的思路,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一种以“共性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的听评课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校长实施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校长贯彻办学思想的主渠道,要想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校长必须做好听评课的研究与探索,引领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对此,笔者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因此,听评课是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0.
严卫林 《江苏教育》2006,(1A):33-33
一忌:“一锤定音”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课中实行“论资排辈”,先由校长进行评课.然后其他教师依次“附和”。一来,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万事得由校长说了算.所以在评课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由校长评;二来,校长大多德高望重,让校长先评。也体现教师对领导的尊重。“教师客气,校长当福气”.在评课时.一些校长也总会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点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