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科学公开教学《地球的内部》中,针对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教学片段】师: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生:好!(非常兴奋)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生1:可以用手掂盒子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再猜盒子里可能装了什么。生2:我们可以在盒子上钻一个小孔,看看盒子里有什么。生3:可以摇一摇,从盒子里发出的声音上来判断盒子里有什么。生4:我想用鼻子去闻一闻,也许可…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地球的内部》后,针对其中一个教学片段的处理,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生1:可以用手掂盒子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再猜盒子里可能装了什么。生2:我们可以在盒子上钻一个小孔,看看盒子里有什么。生3:可以摇一摇,听盒子里发出的声音,从声音上来判断盒子里有什么。生4:我想可以用鼻子闻一闻,也许可以从气味中判断。师:你们的建议非常好!现在老师就让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3.
1盒子里是什么?盒子里是什么?你能猜猜看吗?盒子里是什么?是蓝色的吗?是粉红色的吗?我想……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8~39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手拿纸巾盒)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盒子是什么形状的吗?生:长方体。师:(手举正方体的盒子)这个盒子又是什么形状呢?生:正方体。师:(再举起圆柱体的盒子)这个盒子又是什么形状的呢?生:圆柱体。二、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新知1郾摸一摸,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彩色纸板),你能…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引入课文、板书标题,知诗人、解诗题后,我先让学生自学这首诗,并思考:“诗人在什么季节游览山林?你从哪句诗中看出?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趁学生自学、同桌交流之际,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原诗。正待我走下讲台,准备参与学生的讨论时,我发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手,一定是她在自学交流中遇到了困难。我径直来到她身边,俯下身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她指着黑板小声说:“老师,你把‘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深’写错了,应该是‘生机’的‘生’。”我回头一看,果真如此。我走到黑板前正想把这个…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疑:(播放录音:"爸爸!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是什么意思?听了录音,你想知道什么?(揭题)读题后,你又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教育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作文教学内容的新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作为21世纪的小学教师,如何匠心独运使你的课堂生动鲜活、绮丽多姿?如何慧心独具地使你的学生生动活泼、个性飞扬?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项发生 《福建教育》2005,(5A):59-59
今天语文课上,我在《一次成功的实验》的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大多是说遇到危险时,要让别人先离开。这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预设的目标。正当我认为教学目标已达到,就要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时,一位平时吊儿郎当、上课不爱发言的男生突然举起小手,  相似文献   

9.
在这次课改的浪潮中,《自然》课将更名为《科学》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务必求真。 我曾在不同的地方讲过《保护大自然》一课:乡村学区小学讲过,镇驻地小学讲过,平度市实验小学讲过,奇怪的是地方不同出现的情况却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盒子的诱惑     
~~封底《怪味成语》征集答案本期封底的故事中包含了什么成语?你猜出来了吗?快来电话或写信(也可以是电子邮件)告诉我们吧。有奖品哦!《故事作文》高年级版编辑部盒子的诱惑@萧袤 @张宁~~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给我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不知问过自己多少次。特别是身处西部落后山区的一个已有20来年教龄的我,已把《小学语文教学》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我从中有如下收获: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校内研究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他对第二自然段中疾驰一词的教学处理引起我的思考。师:疾驰是什么意思?生:速度非常快。师:你能把这个速度读出来吗?  相似文献   

13.
读了贵刊1994年第5期付昶服老师《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教学实录,受益非浅,有几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自然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我的体会可以概括为6个字:科学、启蒙、教育。 科学 教学方法: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付老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自然知识。通过“你用什么方法让教室里  相似文献   

1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教学内容。在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作了如下几点思考:思考1——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究竟有哪些?这节课在本单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15.
1 设“疑”境 ,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现代教学论认为 ,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实践中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适时创设“疑”境 ,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在上《镜子》一课时 ,讲了爱迪生救母的故事 ,并设置了一个疑问 ,“听了这个故事 ,你想知道什么 ?”这时 ,一个响亮的声音传到我耳边 ,“爱迪生是用什么办法协助医生为母亲动手术的呢 ?”教师大声表扬他 ,“问得真好 ,你们想知道答案吗 ?”此时 ,同学们睁大眼睛 ,只想去探究这个秘密 ,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大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正>关注课堂实效性,提高课堂实效性,一直是科学学科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在科学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摸索,现以《马铃薯在液体的沉浮》一课为例,将教学后的反思总结如下:一、简洁导入,直奔主题【课堂实录】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我们非常熟悉的物品——看看它是什么?——土豆。老师这里有两个烧杯,如果将马铃薯放入烧杯中,根据你的经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相似文献   

17.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科学探究置于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此,将自己对有关科学探究理论学习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加以整理,与同行交流。一、探究式教学的提出20世纪初,针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美国传统教育,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杜威认为,科…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必须处理好实验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1 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充分放手 ,就要在实验课堂上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形成师生共同研讨课题的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毛细现象》一课时 ,在学生观察了毛巾、卫生纸等物体有“使水上升”的性质后 ,我让学生思考 :“你们已经了解了水能沿着纸往上升 ,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 ,你们还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根据我提的问题 ,马上就想到“水还能不能沿着玻璃片、玻璃管…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新课程《科学》的学习中,要以探究为核心,突出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探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被大力提倡,而且是贯穿整个新课程的理念,是实现重建学校文化、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最现实的平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科学探究?如何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如何选题?课内为主还是课外为主?我能吗?我的学生能吗?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经历了以下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教师左手托着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盒子,右手指着其中的一个顶点问道:"这是长方体盒子的什么?" "顶点."孩子们整齐地回答. "其他几个顶点分别在哪儿呢?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