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孝文化盛行的古代社会,儿童的天性是被忽视的,因而表现童真童趣的诗歌很少;但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这些诗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游戏画面:放风筝骑竹马荡秋千,摘花捕鸟捉昆虫;看到了左家娇女和路氏小儿这样光彩夺目的顽童形象。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发掘、整理中国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同是如此。其一,可以使这些和璧隋珠重放异彩,为现代儿童心理学加以改造利用;其二,通过这一清理工作,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特别是儿童心理学思想之丰富,改变以往“言必称希腊”的断论,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当然,这种研究工作不是哪一个人,或是哪一篇专论一次可以完成的。本文所涉猎的内容仅属初辑,自是挂一漏万,尚待同行志士的继续清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参照古代儿童的生活,规划现代儿童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的儿童很快乐古代的许多儿童诗里洋溢着快乐。巴女骑牛唱竹枝;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读着这些古代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感受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古代小说中儿童形象演变的转型阶段,其一,表现在儿童形象的数量较之前代有了明显增多。这些儿童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宗教类儿童与世俗类儿童。其二,儿童形象的艺术特征已出现一些个性化因素,且具备神异性与现实性、独立性与附属性并存的特点,这些都为明清小说中儿童形象的不断成熟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古代王安石的《伤仲永》到现代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及中国重点大学举办的少年班,国人对超常儿童给予了大量而持久的关注。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无论是一般公众还是许多学者,大家对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并不十分了解。建立在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关于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专著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编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中的《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施建农、徐凡著)使上述现象大为改观。初略读完全书,我们发现,《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立…  相似文献   

6.
儿童观是成人关于儿童观念的总和,与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分时段对西方数千年以来的儿童观,包括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儿童观作了全面的考察。在古代,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漠视儿童的地位及权利。进入近代后,以卢梭为代表的新儿童观引发了儿童观及教育观的革命。20世纪后,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占据主导地位。总体上看,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基本同步,一直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深受广大儿童欢迎的童话艺术,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幻想性是其根本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实,保护动物,爱惜生命的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从以下这些别有情味的古代惜生、护生诗中就可见一斑。1.闲情逸趣,尽显关爱古代文人雅士在吟诗作画之时,也不忘关怀花鸟虫鱼的温饱,一来陶冶性情,二来表达对生命的平等无欺。白居易信步池边,看到儿童钓鱼取乐,忽生对鱼儿的怜惜之情,于是吟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豪放旷达的陆游更让人感到其情感的细腻和情趣高雅:“晨兴略整案头书,日入庭花始扫除。未免叮咛惟一事,临池莫钓放生鱼。”2.设身…  相似文献   

9.
成建萍 《成才之路》2011,(22):81-81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对儿童作文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在习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综观当下的儿童化作文教学,令我们忧思的地方还真不少。在“儿童化”的滚滚洪流中,我们看到了更多是唯儿童是瞻的极端化倾向:抛弃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夸大儿童的自然天性;弱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强化儿童的作文兴趣;淡定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古代神话阅读在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对于如何利用古代神话培养儿童想象力做了细致研究,提出利用神话专题课堂教学让儿童大胆释放天性、运用"空白点"式神话出版物激发儿童想象空间、利用神话游戏在娱乐中探索想象潜能的三种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文教育,古代是读文言文,上个世纪之初出现了白话文的语文教材。人们认为,文言文很难懂,儿童不能懂;白话文容易,儿童也能够懂。实际上,这是成人的感觉。对很小的孩子,白话文也不能懂。  相似文献   

12.
家庭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以及社会对神童的提倡造就了中国古代众多的早熟文人,民族传统文化也为文人的早熟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中国古代的早期教育在培养儿童的背诵记忆能力、诗文写作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失败的教训。反思古代文人的早熟现象,将有助于当代教育者科学地进行儿童的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他们的玩具五花八门,设计奇妙,很多玩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古代许多儿童玩具往往和节日结合在一起。古代儿童在春节庙会期间能接触到很多玩具,这些玩具大多带有吉祥意义,例如古人认为风车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春风起,风车转,四时顺,兆丰年”。  相似文献   

14.
《弟子规》是古代的蒙学之一,是古代圣贤外修行为内修心性的典范作品。它从生活细节、衣食住行到儿童读书写字,从儿童外在行为养成到儿童内在品德修为,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儿童成为诚信爱人的君子。当代家庭教育,仍可以借鉴和运用《弟子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儿童因其非理性而不可理喻,乃至微不足道而不被重视,写儿童的诗因此也不被看重.杨万里却写了大量以儿童为表现对象的童趣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杨万里的童趣诗进行分析:一、其童趣诗的种类;二、其童趣诗对童趣的表现,主要表现了天真无邪、活泼自然、顽皮好动、非凡的想象力这些儿童所特有的情趣;三、其童趣诗将儿童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主要表现在杨万里笔下的儿童具有鲜明的性格、具有自主话语权,杨万里的诗中表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儿童因其非理性而不可理喻,乃至微不足道而不被重视,写儿童的诗因此也不被看重。杨万里却写了大量以儿童为表现对象的童趣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杨万里的童趣诗进行分析:一、其童趣诗的种类;二、其童趣诗对童趣的表现,主要表现了天真无邪、活泼自然、顽皮好动、非凡的想象力这些儿童所特有的情趣;三、其童趣诗将儿童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主要表现在杨万里笔下的儿童具有鲜明的性格、具有自主话语权,杨万里的诗中表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儿童保育思想中有诸多值得现代借鉴的合理成分,主要包括:关爱儿童成长的慈幼观念,注重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注重惜爱有度的保育态度和重视体育锻炼的儿童保健观。古代保育思想为现代保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启示:家庭保育应秉承惜爱有度的养护态度,幼儿园应加强其保育工作的科学性和示范性,政府应加强儿童保育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文明礼仪教育,其文明礼仪规范不仅系统全面,而且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梳理、厘析、总结我国古代儿童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对当前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有所裨益。我国古代对儿童的文明礼仪要求在《礼记》等典籍中有阐述,而更多蕴含在《童蒙须知》(朱熹)、《童子礼》(屠羲英)、《弟子规》(李毓秀)等童蒙读物,以及校规、院规如《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和家训、家书中(如《颜氏家训》等)。几乎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包括仪容仪表、语言称谓、行为规定、人际交往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音乐调理,主要理论来源于音乐治疗这一领域。音乐治疗是指用音乐来刺激感官、宣泄情绪、抚慰心灵,以恢复、保持及改善个体心理与生理的健康。音乐调理课程让我们看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让我们看到了音乐的智慧。通过音乐,能让自闭症儿童融入课堂,在课堂中互动。音乐调理课堂将会是引领自闭症儿童走出自闭的另一把钥匙。一、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特点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  相似文献   

20.
儿童作为一个概念,经历了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对儿童或童年现象的不同理解和把握。教育视域下探讨的儿童及其人格的概念同样也有一个建构的过程。历史上儿童的发现及对儿童人格的探讨也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建构起来的。在我国,对儿童的发现及儿童人格的建构主要经历了:古代,淹没人格,儿童作为成人附庸的存在;晚清,预备人格,儿童作为"成人生活的预备";五四,具有独立人格的"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的生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