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读"与"写"不可分割,只有让两者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进步。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加强读写教学的结合,进而达到提升语文读写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以"写"为引、以"读"为范、以"写"为练三个方面对读写融合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经常耳闻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课堂教学四十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写作业兢兢业业,结果依然遇到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的素养依然故我。为什么呢?我认为: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授渔"的过程,真正"捉鱼"的过程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那么怎样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师们往往拟一题目,让学生围绕题目来写。由于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有限了。读写结合教学法弥补了这一缺陷。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确立了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一同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基石,叶圣陶老先生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就提出读写结合的观点,阅读与写作是经验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崔峦先生也提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写促读,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读中学写,自然渗透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读写结合,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林碧蓉 《教育》2014,(9):22-23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又是通过"写"来实现的。"读"与"写"是阅读教学两个不变的主题。教师应根据本学段的读写目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综合学生与教材、读与写、教与学的关系寻找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中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随机课堂练笔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读写结合"是语文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将阅读教学中的读和写巧妙地结合起来,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增加学生的真实情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读写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重要的语文能力。读是积累,写是表达;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读写一体化"训练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71):41-4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永远是重中之重的教学任务之一。如何在教学中贯穿"读"与"写"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轻视的问题。通过参与课题实验,笔者找准课内外阅读的接触点,依托文本,点拨写作方法,搭起读写桥梁,让学生在爱读、想写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习作的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习作归习作",读"与"写"完全脱离。在教学中我发现尽管让学生积累了书中的优美词句,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但学生的习作总是不尽人意。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带写。经过三年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的做法是片面的,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阅读教学将阅读、写作充分结合,以读带写,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教学,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读写结合;利用课外阅读,加强读写训练,提升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0):23-24
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两大重要教学点,对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认识到读与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读与写是相互独立也密切联系的。读为写提供素材,写则是读的升华。语文课堂如若想要取得良好效果与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因此文章通过研究多种读写结合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希望可以促进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最终达成语文课堂质量的提高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综合素养的课程.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积累仿作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通过部编教材这个经典的例子,找准课内外阅读的接触点;依托文本,点拨写作方法;借助文本与教师下水文,搭起读写桥梁。让学生爱读、想写,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小学生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写结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以读引写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得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读书活动已经成为语言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名家名作,是丰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读、说、写"能力的最佳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一、正确指导,乐中读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指导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发展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在平时教学中,向学生首推的是与教材配套的"读本"。以课本为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而发展语文能力,加强读写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2015年11月,学校在朝阳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学校作文教学现状,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通过作文教学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读写结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先后组织70多位语文教师赴广州、烟台、天津、青岛、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做读书笔记。但是,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效果却不理想。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读书"与"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读写是互动的,读写的前提是阅读积累,没有积累,就不会有"说"得恰当、"写"得精彩。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范围小、读书习惯差等现状,探求如何让学生搜索、处理信息,如何积累阅读知识,协调"读""说""写"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以提升小学生"读""说""写"等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做读书笔记.但是,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效果却不理想.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