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对班级管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遥控管理法,收到了一定成效,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发挥班级德育的基础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应更换班级管理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德育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全社会都在“创和谐社会,建和谐家园”的背景下,班主任也应将“和谐班级”理念引人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处理、协调各方面、各人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着手,着重阐述了班主任应协调哪些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使班级管理民主和谐,教师之间协同合作。学生相处融洽愉快,从而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一定成就,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教师已有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不断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着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如何管理我们的历史教学.用陈旧的理念肯定是不行的,要迁移班级管理的理念,“要建设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必须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班级管理应具备如下三个特征。 一、民主性 不能将民主性简单理解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班级管理是一种“集体行为”,应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在整体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管、自律,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不容置疑,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结构上的个体差异,那么,如何做到“尽人之智”,就成为教师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动用各种管理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  相似文献   

7.
陈洁 《考试周刊》2012,(8):189-190
一、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急需改变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当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8.
《“三三一”合作教育实验》课题.简言之,就是实施“三个方面”的合作和“三大领域”的合作,实现一个目标的教育实验。“三个方面”包括领导、教师、学生,“三大领域”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育人环境。通过“三三”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及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班级作为实施教育的基层单位,能否实施成功的教育至关重要。班级管理策略.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好的班级管理策略需要每位班主任用心去探索、去发现、去挖掘。要想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班级其钉凝聚力和活力,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班级管理能力.用“心”里的钥匙去开启班级管理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应成为一名“设计师” 班主任要不断学习管理学中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学生个性差异管理、有效管理原则,教育学中因材施教.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统计学中的质量评价等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来“补脑”,与时俱进吸收新知识.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民主管理”“和谐班级”“平安团队”“发展性评价”等先进教育理念。在对班级管理中不能千篇一律使用同一或单一管理手段与方法。无论是计划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目标管理、思想管理、民主管理还是组织教育活动、班会活动、文体活动、竞赛活策略,及时与各学科教师沟通,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1.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管理的好坏对是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管理好班级,特别是大班额班级.我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运用“人人当官,以兵管兵.家校合作”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大家庭中的小家庭,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小家庭共同的经营者和参与者,但不少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束缚,在班级中采取权威化的班级管理,运用单一片面化的管理手段,使得班集体凝聚力下降,不能为学生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只有从扭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入手,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统筹家校社等多方力量,才能构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13.
胡麟祥 《中国德育》2007,2(9):82-85
一、班集体自我管理的特点及发展阶段(一)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涵义和特点班集体作为一个自主能动的教育主体,它的发展和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师集体的教育影响下,通过集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结果。现代班集体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管理、教学、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而建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积极的班级管理方式——发展性班级管理。发展性班级管理包括;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和班集体的自我管理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14,(12):F0002-F0002
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西宁市贾小庄小学,坐落于古城西宁湟水河畔,人杰地灵。学校以“办教师、学生喜爱的学校”为办学理念,在充分提炼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将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喜爱”之上。紧扣“喜爱”二字,以实行大部制管理,建设学校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以“团结、奉献、求实、争先”的贾小魂,打造开放合作、包容大器的教师文化;以“毕业课”“苗苗社团”“特色班级”“贾小六礼”等系列校本课程,丰富体验创造与个性发展共生的学生文化;以孩子成长为圆心,从结构、内容、形式三个维度建构“喜爱”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起同心圆课程;以“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延伸拓展”的生本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四川教育》2013,(2):43-43
教学“六环节”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样“六环节”中各个环节的实施才会事半功倍。在教学或者班级管理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中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师生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使教师更全面地掌握班级信息,更切合实际地制订出班级管理计划,使班级管理更为有效;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管理与被管理中不断提升自我,变得更为优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强化师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意识,建立稳定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就要合理地选择、任用班干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班级管理,更好地发挥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紧紧团结在教师周围,实现师生合作管理的最优化,使班级管理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是在旧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被提出的。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过于依赖教师的主动而忽视学生群体的需要.从而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思维狭窄的课堂秩序。“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制定以。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为主题的自主管理训练模式,以弥补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通过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可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健康的成长,逐步实现“会学习、会合作、会健体、会生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的管理,在大陆称为“班级管理”,在台湾则被称为“班级经营”。大陆学者钟启泉先生在《班级管理论》中将“班级管理”界定为:“‘班级’是旨在开展学校教育,为使之从制度上成为一定的教育单位所编制的校内团体。教师整顿这种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谓之‘班级管理’。”台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曾指出:“记住.你所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但传统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行动.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我们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与实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理念,更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工作中多点情感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