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教学训练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有效性与合理性可应用某些生化指标进行反映和评定。通过对游泳课生化指标等690个样本的检测分析,显示出一个教学训练周期之后,晨血红蛋白、血红细胞计数和血尿素N水平明显上升,晨尿肌酐和200米定量负荷的游速与负荷后血乳酸出现良性效应的趋向。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训练中,血糖、血乳酸和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尿十项所包含的指标有:葡萄糖、尿蛋白、胆红素、尿胆原、PH、比重、尿潜血、尿酮体、硝酸盐、白细胞等十项,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应运动负荷对泌尿系统的刺激及机体供能物质的代谢情况。由于其为无创性采样,检测方法快捷,而且能够及时、有效地评价训练负荷,防止在训练中造成过度疲劳,保护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体校和业余运动员的假期集训和赛前集训应该作为首选的监控方式。  相似文献   

3.
激流回旋运动员不同负荷训练后生理心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流回旋属奥运会项目,如何用生理、心理指标对其进行监测,尚属空白.本文多次测试了激流回旋运动员安静和不同训练量、负荷强度后6项生理、心理指标,找出了具有实用价值且能客观反映激流回旋运动员疲劳状况的指标.主要结论为随训练强度增加,训练后心率增加,主观感觉级别增加,尿异常率增加,而手动稳定性下降;尿八项中敏感的指标是尿潜血和尿蛋白;反应时和临界闪烁融合频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血乳酸、血尿素N、血糖和尿蛋白为指标,对篮球专修课不同教学训练内容进行课堂监测,揭示篮球的教学训练是有氧为主导的机体运动,指出练习密度大,课的负荷相对较低是篮球教学训练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在一堂教学训练中,身体效应的生化指标以血乳酸、血尿素N和尿蛋白的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江苏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的生化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晓玲  张蕴琨  王斌  李靖 《体育与科学》2002,23(3):58-59,69
对江苏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一个小训练周期的某些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旨在分析评定其身体机能状况,结果表明:尿蛋白,轿尿素氮的变化与运动负荷量有较密切关系,血乳酸因训练手段不同而出现相应变化,血红蛋白,睾酮和皮质醇在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杨军 《中华武术》2018,(12):41-42
研究目的:评价青少年运动员竞走训练的恢复效果。研究方法:6名青少年男子10公里竞走运动员,选用两种专项训练手段,分别在不同的训练课实施后,对运动员进行血乳酸测试,恢复性训练后及次日晨起测血乳酸和尿十项。研究结果:恢复性训练后,两种专项训练积累的血乳酸均出现明显降低,次日晨血乳酸均降至正常的安静水平。训练后5名运动员的尿蛋白和尿潜血都出现或轻或重的阳性表现,次日晨恢复阴性。研究结论:恢复性训练达到了良好的恢复效果,运动员适应专项训练负荷,次日晨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乳酸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而致糖原通过酵解供能所形成的代谢产物,它的变化直接反映体内供能系统的状态及供能效率.通过血乳酸可直接了解运动员的负荷强度是否适宜,训练水平是否提高,以及是否有疲劳的积累等.因此它是反映骨骼肌代谢情况一个比较客观、比较灵敏的指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许多体育强国之所以能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保持经久不衰的地位,与其利用血乳酸监控训练强度密不可分,换言之,利用血乳酸浓度来监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其训练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支持下,我们试用血乳酸指标监控国家女子集训队运动负荷量的增长,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为此本文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了解男子拳击运动员尿十项指标在备战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变化规律,直观指导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负荷量和强度的适应与恢复。以重庆男子拳击专业队重点队员杜雨雨为研究对象,监测在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训练期间3月和8月的尿十项指标个案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3月份每周五实战后即刻尿十项中,尿蛋白阳性出现了2次,尿潜血出现1次;8月份即刻,尿蛋白阳性出现了3次,尿潜血出现了1次;3月份晨尿阳性指标为PH、PRO、URO,尿比重持续≥1.030,其余指标为阴性,URO在3月25日和4月1日阳性反应各一次。PRO阳性高峰指标出现在大负荷训练课后的24 h-48 h,维持两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尿PH值为6.14±0.45,8月份晨尿结果显示URO在8月13、19、26日阳性反应。PRO阳性指标按8月上旬和中旬持续在较高水平,尿PH值下降为5.86±0.23。结论:尿十项监测可以作为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机能监控的有效手段,其中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尿比重的阳性率较高,应作为主要关注的指标;运动员尿PH值明显下降时疲劳程度较高,可作为补充碱性食物等恢复手段的依据;尿蛋白指标可以作为评估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但其高峰出现有24-48小时的滞后;尿胆原指标对整体训练负荷较敏感,可作为短期整体训练负荷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心率是指心脏收缩的频率。测定心率,是检查运动员机能状况最简单的方法。特别是测定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状态以及情绪紧张的程度等。在运动训练中,影响心率变化最显著的因素是训练强度,其次是训练密度、训练数量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等。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一般在70次/分左右。而中长跑运动员在激烈的大强度比赛后,根据我们测试的材料,心率可上  相似文献   

10.
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由于频繁的肌肉活动,身体的内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尿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因此,人体内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为尿内容物的改变。尿内容物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运动项目不同,各个项目都有它们的活动特点,但是,为了有效地发挥、提高和巩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在训练过程中,往往采用以运动量中的某些因素为主的最大负荷,而且,随着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对8名自行车运动员一次高强度间歇冲坡训练课和高强度间歇冲坡训练周前后机能变化进行研究,探讨机体适应与恢复的规律,筛选评定训练负荷的有效指标。结果表明,高强度间歇冲坡训练后血乳酸、CK 显著升高;尿潜血由1人增加至6人;RBC、HGB、MCHC、MCH、HCT、WBC、LY 显著下降,虽经周末休息略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训练前水平。高强度间歇冲坡训练是提高自行车运动员耐乳酸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高强度间歇冲坡训练后运动员机能反应强烈,应慎重使用,并加强训练监控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观察本队8名少儿游泳运动员中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中训练强度与血乳酸、血糖、尿蛋白的变化,发现有氧耐力训练中血乳酸随强度变化而呈正相关,随距离增加而降低;中长距离训练中血糖比正常升高20%-30%,但与强度和乳酸间无明显的关系;3000m及5000m有氧耐力训练后12h内尿蛋白总量虽然有所增高,但仍然在正常范围。血乳酸也可作为少儿运动员训练中控制有氧耐力训练的客观指标,并证实在有氧训练中5000m耐力训练对12-14岁小儿运动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运动负荷引起的蛋白尿,目前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生理现象,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尿中反复、大量出现尿蛋白,是肾脏的病理损害还是机能失调?需要进一步了解尿中蛋白质质的变化及量和质的关系等。近年来,由于电泳技术的发展,对尿蛋白的组成有了进一步认识。最早的有Slater等用纸上电泳方法测定各种病理性尿蛋白中含有全部血清蛋白成分。Ch.deVane St cyr 等则用免疫电泳研究了各种肾病性尿蛋白成分的变化。国内也有  相似文献   

14.
心率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激烈的肌肉活动,给身体各器官系统带来一定的生理负荷,引起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由于人体生理机能的多样性,反应这些机能变化程度及特点的生理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我国现状看,还不可能普及运用很多精密复杂的测试仪器和手段,而心率指标的测定,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一块脉率仪或手测即可),亦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所以,在体育运动中通常用心率指标来反映运动量和体育课的密度、强度及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了解力量训练和冲坡训练后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机体的适应规律,并对运动员机能状态和训练效果进行评定;方法上海自行车队8名优秀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力量训练课与冲坡训练课后CK、BU、尿10项、Bla进行监测;结果1)力量训练课后5 min的CK就达到峰值,次日晨BU、Hb较前一天早上结果变化不显著,4g尿潜血检出率增加.2)冲坡训练课后4 h的CK达到高值,次日晨CK、Her明显升高,Hb、BU变化不显著,尿潜血检出率增加;结论1)力量训练课后的CK达到峰值时间早于冲坡训练,但冲坡训练强度大,对肌肉的刺激较强,导致Hb破坏得更多,恢复相对较慢.2)力量训练与冲坡训练课后,尿潜血检出率增加,但是尿潜血出现的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3)使用Bla、CK、BU、尿10项对运动训练进行监控,可以了解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对教练员科学训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67-1069
尿十项指标作为一类无创性检验方式,广泛应用于运动员生化监测之中。本研究以第十三届全运会为背景,通过监测预赛前近8个月的尿十项指标,了解湖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周期及赛前准备期的尿十项变化情况,为教练员准确把握项目规律特点、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提供科技支持。研究结论显示尿十项监测中尿蛋白、尿潜血、尿比重、尿酮体的阳性率较高,应作为主要关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法对12名健将级速滑运动员赛后尿蛋白、尿红细胞和主观体力感觉进行测试,先后将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亚乳酸阈强度、130~140次/分和110~120次/分匀速有氧跑组,训练后间隔4小时蹬车组,赛后个体乳酸阈心率(30~ 35)次/分和110~120次/分自行车恢复组.研究表明,不同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对速滑运动员尿液指标及主观体力感觉影响差异不大,尿蛋白较尿红细胞更能反映运动量的大小及运动员恢复情况,亚乳酸阈强度匀速跑和乳酸阈心率(30~35)次/分自行车恢复组尿蛋白及主观体力感觉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运动量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和运动量的评定是当前体育训练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尿液检查,收集容易,操作简便,有利于在训练过程中做经常性的观察,因此近年来已引起国内不少有关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其中尤以尿蛋白的观察较多,并被认为是判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身体反应的锐敏指标;在血尿的观察,只多限于采用尿常规中高倍显微镜计数的方法。鉴于不同运动强度、密度和时间的训练与蛋白尿的出现间有一定的关系①、②,因而联想到假如更精确地计数尿液中红、白细胞的数目,并且结合排出之尿量,换算出单位时间中尿红、白细胞的排出率,或可进一步做好评定运动状态的一种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训练中必须相应地加大训练量,达到最大可能地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如何最合适地加大运动量,则需要进行评定运动量的工作。检查尿蛋白、尿沉渣评定运动量为沿用已久的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在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和本省自行车、马拉松测验赛以及平时的训练中,对部分运动员作尿蛋白和尿沉渣检查,共605例。检查方法为在比赛后10分钟和晨起后留尿,用3%磺基柳酸3毫升加尿0.5毫升与标准管比浊法作尿蛋白定量;尿沉渣为经远心沉淀后在高倍镜(450倍)下计数。以下分别不同运动项目,统计检查结果,并分析说明:一、各种距离跑、速度滑冰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后即刻尿蛋白及沉渣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尿10项值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观察高校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尿10项值的变化,对运动员机能状况、恢复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估,同时对10名散打运动员进行赛前10天测试晨尿、散打专项训练及体能训练运动后新鲜尿液测定。采用英国Bayer公司生产的半自动化尿十项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按其说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受试运动员阳性反应指标高低依次为,尿蛋白79.1%(晨尿72.0%、运动后85.0%)、尿潜血30.0%(晨尿12.0%、运动后45.0%)、尿酮体5.5%(晨尿2.0%、运动后8.0%)和胆红素5.5%(晨尿6.0%、运动后5.0%);尿比重〉1.030超过1/3。表明高校散打运动员赛前尿10项指标反应具有范围广、程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