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是一种文体,是一种叙、议结合的散文的总称,可以记人、记事、记景、记游。还可以借所记的对象,阐明一定道理,抒发内心感受。本文对《游褒禅山记》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侯天宇 《现代语文》2010,(7):113-114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王安石来到褒禅山,游了华刚洞,不过玩得不尽兴。为什么呢?因为华阳洞里的景观虽美,并且越往里走所见越奇,但洞里光线暗,温度低,路难行,越往里走越难走。于是与他同行的四个人中,有人心生懈怠,说:“再不出去,  相似文献   

3.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  相似文献   

4.
中语参(1990年版)将《游褒禅山记》(以下简称《游》)一文的主题概括为“……抒发一个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新版教学用书基本沿用此意)这一概括与文章的表面意思十分吻合,但仔细想来却有两处硬伤:(一)主题平淡庸俗,落入窠臼,文章的价值仅仅在于在游山过程中对两个理性的观念获得了一种形象的认识,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文章的品位,  相似文献   

5.
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以《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为例,从结构安排和景物描写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指出引进比较教学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春 《文教资料》2011,(13):6-7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文章通过"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指出了两篇游记在实践作者的文学主张、表达方式、主旨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8.
因事明理的文章,理由事发,事为理叙。它讲究事与理、叙与议的浑然一体,不着斧痕。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的一篇妙文。作者在简明平实的叙事中为议论巧设埋伏,看似闲笔处却尽显匠心,真正做到了事理、叙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游褒禅山记》一文中两处注释提出了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语参(1990年版)将《游褒禅山记》(以下简称《游》)一文的主题概括为“……抒发一个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新版教学用书基本沿用此意)这一概括与文章的表面意思十分吻合,但仔细想来却有两处硬伤:(一)主题平淡庸俗,落入窠臼,文章的价值仅仅在于在游山过程中对两个理性的观念获得了一种形象的认识,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文章的品位,低估了作者的水平。(二)主题的两个方面缺乏统一性。它把文章的两个观点统一在“治学处事”的基本要求之下,未能建立起一种必然的联系,名…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的《游褒弹山记》(中师语文第二册)是一篇通过记游而进行说理的散文,作者把记游和说理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六百来字的篇幅中二十次使用“其”,理解“其”的含义,有助于加深对文意的把握。文中的“其”归纳起来有七种用法: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篇即事生议的记游,历来多为评论鉴赏家所叹美。中学语教材屡经更改,言入选篇目变动较大,而荆公此一向是在选之列,可见此在中学语教学界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一篇古入选教材,自应情辞可观.事理可思,经得起推敲且耐得住咀嚼,方不负其在启迪心智、涵养才性方面较之其他学科所缺乏的陶冶功能,这恰恰是语教学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公元1051年至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他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游褒禅山记》。文章记述了游山过程中的两件小事,并借此生发议论,阐明了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高红敏 《语文知识》2014,(11):71-72
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选人了不少的文言游记散文,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好古代游记散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务必抓牢抓实。《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我们不妨抓其要领,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各自的特点,也能加深我们对这种“变体”游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著作《诗学》中,提出了艺术创造的四个因素——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最后因。他说,这就好比造房子,先得有砖石土木等材料,还得有修建房子的蓝图,接着需要修建也就是创造的过程,最后才是房子即完整的作品。我用这一著名理论来探索王安石的经典名篇《游褒禅山记》的创作规律,从而尝试教给学生古诗文鉴赏的一种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祝宇 《现代语文》2010,(3):105-107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记一次未能尽兴之游。其实,这是一篇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在文中,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游褒禅山记》作为王安石的山水游记名作,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已有多年。一般来说,王安石的记叙散文不注重写景状物,而更重视借事说理;注重逻辑说服力,而对艺术感染力重视不够。《游褒禅山记》便是如此,议论精辟透彻,但是写景却只寥寥数笔,艺术性和形象性稍嫌不足。这和王安石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学术名动天下,但他是以政治家自许的。作为政治家,他始终胸怀天下,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贯穿其一生,正因如此他非常强调文学的实际功用。对于这一点,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必修二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从文中挖掘可用的写作素材,并布置几道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外查找、阅读与本文作者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培养多角度解读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人文滋养。  相似文献   

20.
古代游记往往以状写山川自然美景、记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取胜,然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一反常态,不以写景状物记游为主,而是借一次不成功的游山探洞经历,生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及人生哲理。正因为王安石游山探洞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才有这位思想家对这次游览的深刻思索,也才有了这篇与众不同的游记,我们如何品评其中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