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舒 《教学随笔》2014,(12):119
把文本对话引入阅读教学,是新语文课程目标的新理念之一。这一理念的重要核心就是在双方真诚平等的平台上的沟通与交流,对话的双方是为了要完成有效的学习目标。本文在阐述对话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还谈论了无效对话的产生和类型,并对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听,以耳知音;倾听,用心细听。在各种各样的声音里,人们感知自然、感知社会、感知自己的内心。  相似文献   

3.
李新增 《山东教育》2005,(16):35-35
一、自主探究——实现与心灵的“对话”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通过与心灵的“对话”,发掘潜能,激发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感悟语言文字蕴藏的内涵,获得心灵的舒展,从而构建心情舒畅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从而以自由开放的心态去读、去思、去悟,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在以思考、领悟为主要目标的新教材教学中,对话教学成为当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阅读对话的理想情境是对话各方都以自己的独立存在呈现出来。本文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与文本的直接砷话;营造创新氛围,倡导生生对话;师生平等交流,和谐对话。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阅读教学应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目标,注意把学生的精读训练和教师的讲读内容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精读训练,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加强学生精读训练,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话”成了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许多专家、学者撰文阐述,给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给阅读教学带来了生机。阅读教学实质是一种以选用的文本为中心话题,以人格的平等为前提,以心灵的交流为核心,以教师的机智为关键的一种课堂对话。简言之,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会以文本为中介跟作者展开对话的一种对话。一、选用的文本,阅读教学对话的话题1.文本,阅读的对象。文本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蕴涵着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值得师生反复品读玩味。其他读者的解读赏析文章只能是师生解读原作的一…  相似文献   

8.
9.
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习惯相当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对话式”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角色;巧设对话的话题;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生生、读者与作者之间一种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是进行情感交流、生命对话的过程。怎样在教学中摒弃繁琐分析、实现三者间的平等对话,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了"自主、对话"阅读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追求走向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新天地。很显然,“对话”意味着平等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从被动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从封闭  相似文献   

14.
人类生活在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里,语言与话语几乎是人类生活的一切。它联结、沟通.并维系着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生活的本质是对话。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进程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对话中生成的。由此可见,真正的阅读就是读者与读物之间的对话。对话理论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的“语文课”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误区,有些语文教师架空了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在“华丽”的教学现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境界的,也看不到学生在文本学习中获得了哪些语文素养,而是在整体阅读的幌子下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教材分析,失却了教学应植根于文本教学的真谛。这种引导学生脱离文本、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教学,培养的只能是一种浮躁的学风,根本不是我们所要的语文教学的“迁移”。由此,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是,在语文教学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人—本”对话,构建语文课堂的互动文化。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17.
曾庆文 《师道》2007,(9):36-36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少违背对话本义的现象,且大有蔓延之势。对话不是“讨论交流”的时尚名词,本真的、高品质对话(即“质对话”)有其本质属性:开放之态、理解之境、反思之核。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