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市侨谊教育集团金星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江苏省实施现代化教育示范初中,也是一所设施先进、环境秀丽的花园式学校。近十年来,学校四次被评为"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还先后获得"江苏省平安校园""无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无形的,它渗透于学校的整个教育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成为滋养学校教育生命的血液。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结合自身的特色,提出了“生态德育”这一理念。所谓生态德育,即区别于一般的“环境教育”或“自然保护教育”,也区别于传统的“人际德育”,  相似文献   

3.
陈桂云 《新课程研究》2009,(11):177-178
江苏省徐州市民富园小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徐州市环境教育基地、徐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徐州市文明单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以环境教育为抓手,调动广大师生的内在潜能,秉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以营造一个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德育》2015,(5):F0004-F0004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原名常熟私立大南中学,是一所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空军招收飞行员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建构发展性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的德育是指由传统的限制性和规范性的德育转化为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以培养现代德性主体促使主体的德性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构建发展性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发展。完整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应包括知识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在内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理智方面,制度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环境的实践方面,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构成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环境是德育内化和外化的重要条件,构建完备的德育环境,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促进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完善学校德育功能和抢占网上德育工作的制高点,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网络四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体系,将德育教育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是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和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一直倡导"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和衷共济,志在臻美"的教育境界,被《人民教育》杂志社列为全国和美教育联盟理事学校。近年来,学校以研发、实施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抓手,从德育、阅读、社团、健康等四个方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校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营造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是关键的一步。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更新现代学校教育环境既有其必要性,又是一种趋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在营造现代学校教育活动环境、拓展学校教育活动空间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更新现代学校教育环境是对教师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2014,(3)
正我校地处黄桥老区,具有四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办学设施齐全。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和校园电视台,实现了教育、教学科研的网络管理和资源共享。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的方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连续10年获姜堰市素质教育质量考核优秀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2015,(5):82-82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原名常熟私立大南中学,是一所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空军招收飞行员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以"树业"为核心理念,以"品直学芳"为校训,形成了"坚韧、扎实、高洁"的学校精神。课堂教学以"四动五导"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位于黄海之滨,2000年12月份成为盐城市首家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后,又相继获得省标教育现代化合格学校、市模范学校、市德育先进校、市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百佳校园等多项殊荣.2002年该县还被国家教育部、民政部、残联联合表彰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春天,我们走进了这所美丽的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不足 当前,许多学校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环保讲座、辩论赛、征文等形式传授环境和环保知识,同时学校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并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但从许多开展环境教育的学校情况看,他们的教育方式多集中在较为单一的环境知识教育和环境危机教育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5,(5):81
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自2001年成立起,伴随江宁开发区的腾飞,以及地域城市化进程,14年来完成了从农村小学到省级实验小学破茧成蝶式的蜕变。2003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6年成为江宁区首个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园""南京市体育与健康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市阳光体育校园(  相似文献   

14.
一我校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办学经验的百年老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恪守"让儿童天天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的办学思想,全力营造和谐校园,倾力打造"爱心师群",努力构建"智趣课堂",着力培养"阳光少年",形成了"凸显艺术教育,构建智趣校园"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  相似文献   

15.
化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产物,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校园化渗透在教育手段、精神氛围、管理方式、课程内容、物质环境以及学校成员的实践等范畴之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里每个人的行动、思想,并造就了每个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园化建设深刻体现着学校管理的办学理念、育人思想,它是学校得以自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时期,各种化思潮和社会思潮对校园这方净土的冲击日渐增大,学校管理只有立足校园化建设,对青少年进行卓有成效的人教育和精神熏陶,弘扬社会的进步化,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13,(2):2-F0002
十一五期间,淮南师范附属小学落实学校育德育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把打造信息化校园德育环境体系、构建凸显信息化德育应用课程体系、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作为课题研究重点,从创新学校德育管理、发挥校园电视台功能、整合学校传统德育活动、构建家校互动网络平台、优化品德课教学、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  相似文献   

17.
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衡阳市八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态度、知识和行为等方面了解目前中学环境教育的效果以及现阶段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尚未形成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家长未能成为学生环境教育的主讲教师,学生没有普遍形成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为此提出了确立"绿色学校"的建设目标、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体系、积极开展活动性环境教育实践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丁丽  熊艳 《南昌教育》2006,(3):23-24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舰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谐校园是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学校环境的布局和校风、学风中,影响着校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20.
薛昆 《辽宁教育》2005,(7):44-45
校园视觉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和谐、诗意、创新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是现代学校办学者不可忽视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