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明清两代,在官私书目中,“小说”是子部之下的二级类目。但是,在日常语境中,“小说”这个概念及其指称的实体正经历着转型与嬗变。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指称的实体来看,“小说”这个概念由指称子部之下的某类文言作品,进而转型涵括了文言、白话两种形态的小说文本。从知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来看,“小说”与集部中的诗、文、赋等形成了同构、毗邻的关系,由“学说派别”转型成为文学文体。从“小说”与子部的关联来看,“小说”从子部中剥离出来,它与子部由从属的关系转变为平行的关系。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和演变,为近现代学术体系下小说统序的形成搭建了稳定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1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和明清小说的繁荣 1)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一般了解: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及其对后世小说发展的影响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神话、寓言故事和史传文学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经史文化谱系中,子部小说因其“小”而被主流文化所轻视,处于“子书之流”的文化边缘性地位,这反而让子部小说获得潜在的虚构空间。但子部小说本身比附经史的价值诉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说的虚构能力,使之无法与现代小说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散文体小说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与欧洲大不相同。西方古代,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到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叙事诗,都是韵文体的;而公元7世纪兴起、至8世纪达到相当繁荣的中国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如果译成现代语言,就已经完全符合近世散文体短篇小说的美学要求了,这比西方出现于14世纪的散文体小说要早6、7百年。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也是包括白话小说在内的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本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一些唐五代白话小说又可视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滥觞,但由于小说在中国古代长期受到轻视与排斥,唐五代小说研究因…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国古典小说的标征,不仅需要从小说的文本着手,还应着眼于小说的创作主体与小说的接受主体。只有揭示并把握古典小说此三方面的特质,才能在面对文学史上诸多“小说现象”时,找到古代的“小说”与“古典小说”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入小说”所导致的文言小说“诗化”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是将“诗歌”的种种“文学特质”带入了传统的“史书叙事”,从而促进了中国叙事艺术的发展,并最终完成了由“史传”向“文学”的蜕变,导致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成熟和小说创作高峰的出现。邱昌员的《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拓展,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至清代,形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汇合的局面,并且繁荣发展。通过分析文言小说的俗化和白话小说的雅化,浅论清代小说的文白合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总结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在参与各种古代小说辞典工具书编写中所获得的学术锻炼和积累。作者参编的工具书主要包括:侯忠义主编的《中国历代小说辞典》(第一册)、刘叶秋主编的《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刘世德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等。这些工作从文献材料积累到归纳概括能力提升等方面,为作者后来撰写《中国志人小说史》和《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等个人学术专著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 明人文言小说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历史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又随着明代的历史发展而发展。 在我们追寻文言小说演进的轨迹时不难发现,它曾经存在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闪耀着属于各自时代的思想艺术光彩。六朝志怪,是文言小说幼年时期的样式。其特点是“粗陈梗概”。其中,虽然不乏情节曲折之作,然而对“搜奇记逸”来的人物或故事,不过仅取轮廓而已。其题材多来自民间传说,少有创造。虽然在创作中曾受到古代神话传说的奇特想象与大胆夸张的艺术影响,但更多的倒是接受了司马迁创造的史传文学笔法。因而古代史家史籍中往往作为“实录”对待。这反映出,此时,小说与史传的界限并不清晰。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进入了成熟时期。如鲁迅先生早已指出  相似文献   

10.
“笔记”一词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宋代以降,被广泛借用作书名,命名以议论杂说、考据辨证为主而兼记述见闻、叙述杂事的随笔札记,并逐步发展成为指称此类杂著的文类概念。清代,进一步引申为述怪记异、载录历史琐闻等“小说”类作品的书名及文类概念。“笔记小说”最早作为文体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是近代学者从文体角度对古代小说分类时提出的,后被明确界定为与“传奇小说”相对的文言小说文体类型概念。同时,还被界定为庞杂的文类概念:以子部“小说”为主体而兼含部分“杂史”、“杂传”、“杂家”著作。“笔记小说”概念使用存在着新旧内涵和指称相互纠葛、古代文类体系本然状态与现代研究理论视域之间的认知、价值判断错位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唐灿同学:上一封信与你谈了现代小说的阅读,这封信里再说说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读一点中国古典小说,对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情况,并从而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社会概貌,以及提高分析、欣赏能力,都有帮助。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不少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当时虽然还没有“小说”这文学样式,但这些神话等的内容与形势已为后来小说的发展作了准备。到了魏晋六朝,出现了一些笔记小说,有志怪、志人两种: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了唐代出现了“传奇”。唐人传奇用华美而简练的语言,以完整的结构,叙述了曲折离奇的  相似文献   

12.
胡大雷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1):44-47,13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传统作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议论则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本文即根据中国小说的历史和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结构特点,阐述了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议论作法的生成、始兴、发展、作用,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议论作法的特点,以探讨唐宋小说与蒲松龄创制的议论作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明清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白话小说的天下。从“四大奇书”到《红楼梦》,长篇短制,蔚为大观,流派繁多,异采纷呈,充分显示了这种新兴文体的巨大生命力。相形之下,文言小说的发展却经过了一个较大的迂回。以唐代传奇为标志的繁荣局面过后,中国文言小说就转入低潮。宋元明三代江河日下,气息奄奄,间有佳篇不绝如缕。虽然明末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复兴趋势,也没能摆脱衰微状态。文言小说重振和新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是入清以后的事。清代的文言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拟古派”或“拟晋唐小说”,这是就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 1.学习文言小说、人物传记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古典小说、书序、传记等文体知识。 3.学习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单元“岁”、“惊”,“习”等28个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然”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突破方案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的要求,学习本单元可运用比较阅读法,了解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辨析小说和人物传记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序》则可与一般书序相比较,区别其异同;比较四篇课文在评价人物上写法的异同。 (一)自读为主,提出问题讨论答疑,实行导学法学习《促织》、《柳敬亭传》两文。  相似文献   

15.
“小说”在中西文化系统绵延发展千余年,各自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作为历史范畴的概念是一种假定性认知方式,中国现代“小说”概念孕育甚早却诞生于清末民初中西“小说”系统的全面撞击对接中。巨大的时空错位使“误读”在所难免,重新检讨“小说”概念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古代小说研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要加强并扩大小说文本的研究。中国古典小说,自先秦时代寓言式的“微型小说”开始,直至晚清,据不完全统计,白话体与文言体共有数千种。而今天被研究者涉及较多的不过十分之一左右。这就急需我们扩大研究范围,以便从如此丰富的小说遗产中广泛吸取精华,以利于广大群众从更大范围去鉴赏古典小说艺术,这也有利于提高当前的小说创作。此其一。其二,就当前已被众多研究者作为研究热门对象的,甚至是一些国际级的古典  相似文献   

17.
入话手法是古今中外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普遍使用的叙事策略。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入话”,在外国古典小说中是“故事套故事”。中国现代文学中,从精英文学到通俗文学都使用了入话的手法,催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元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传统小说的入话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服饰描写是小说美学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的思想化背景。中国古代小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结合传统儒家思想的“和”“同”之论,从服饰与人关系的角度,可以论证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具有形神兼备和谐美特征。研究这种特征不仅能够深化 服饰美学的研究基础,丰富古典小说的研究方法,还有利于促进当代小说的创作实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说”在中西文化系统绵延发展千余年,各自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作为历史范畴的概念是一种假定性认识方式,中国现代“小说”概念孕育甚早却诞生于清末民初中西“小说”系统的全面撞击对接中。巨大的时空错位使“误读”在所难免,重新检计“小说”概念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文言小说和小说评点的分别界定,对文言小说评点定义如下:文言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批评的主要样式,它的评点对象是我国古代以文言创作的、与白话小说相对而吉的小说,其形式主要序跋类、评注类和符号类三大类,功能是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