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树璞 《武当》2004,(9):13-16
追地风波。接上势,重心前移,右脚向前下落,紧跟左脚前进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时,随着上势的化解,左拳向前崩击,手心向内,目视前方。  相似文献   

2.
预备式: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图1)。左脚向前上步,右脚跟抬起,同时两臂微屈由身体两侧向前下方穿出,掌高与腹齐,掌心斜向上;上动不停,两臂向后摆动,再由两侧绕环至体前,掌心向内;右脚上步合于左脚旁,同时两掌变拳,两臂屈肘稍外展,向左甩头(图2)。  相似文献   

3.
马雷石 《武当》2004,(4):29-31
1、盘法 承上式熊出洞。右脚在前虚点地,脚尖内扣15度,膝内裹,重心放在左腿上,左膝曲,前脚虚,利于变化。前手从腹到胸向前上斜括,同时前脚起向前一小步,移重心在前脚,利于后脚上提跨,后脚向前过前脚踩出,手同时向前下方,在胸先向前括,上后脚前手向后括,后手向后括、向前括,平  相似文献   

4.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7):19-21
偷展斜分盘肘 承上动,左脚向右脚后偷步后撤,同时,左手由左腋下向外、向前伸展,掌指向右,掌心向前,右掌位于左上臂处(图25)。右腿向右后划弧后扫,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登山式,同时,右肘横起,由右向前、向左盘肘,右拳拳心向下,左掌随于右前臂处(图26)。  相似文献   

5.
1、身体变为左转,双腿缠法变为左顺右逆,左腿弓膝塌劲;右脚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前方擦出一大步,脚尖向内侧勾起,脚尖落地踏实向前弓膝,形成马步。同时右手变顺缠,向下向内收转至右腹前,随弓膝向前穿出至右侧前方,手与肩同高,屈臂沉肘,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右前方;左手继续顺缠,沿身体向上至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式 掩手肱捶1、身体左转,双腿缠法仍保持左顺右逆。同时右手继续逆缠,向右向上画弧转至右膝上方,掌心斜向下。掌指斜向前上方;左手逆缠向前向上转至左膝前上方,掌心斜向前,掌指向上,眼法不变(图58)。2、身体稍右转,双腿缠法变为右顺左逆,步型不变,暗换档劲。同时右手继续沿弧线向上转至肩高,收肘向内转至右胸前,手变顺缠,屈指向内握拳,拳心向内;同时左手变顺缠,向左前方伸展,掌心向上,掌指向左前方,眼法不变(图59)。  相似文献   

7.
乾隆养生术     
第七式 揉肩畅肺一、动作说明第一个八拍:1、随吸气,提肛调裆,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同时左肩向前向上提,右肩向后向下落,右掌按摩右风市(图30)。2、随呼气,松腹松肛。右肩向前向上提,左肩向后向下落,左掌按摩左风市(图31)。再重复3遍,共八拍。第二个八拍:1、随吸气,提肛调裆 ,重心右移,两臂内旋外分,继而外旋与肩平,眼看右掌(图32)。2、随呼气,松腹松肛,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于面前,眼视前方(图33);继而两腿伸直,两掌下按还原成正身站立式(图34)。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唯方向相  相似文献   

8.
李新宏 《精武》2004,(6):33-35
毒蛇出洞 练习方法:由乌龙翻腾势(图1),抬右手并屈肘,两节棍棍端平行向前,左手自然防护(图2),向前滑步,同时臂前伸,拧腰抖腕,将一棍向前射出(图3)。当棍去尽时,利用反弹力回棍成白蛇吐信势。 注意事项:射棍时,步法与拧腰抖腕配合恰当,突发突收,一气呵成。 作用:此式可以攻击对手的头部和胸部等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9.
1、身体向左转,右腿变逆缠,弓膝塌劲;左脚向左后方落步,屈膝成马步,变顺缠。同时左手顺缠向下转至面前,变逆缠转至腹前,掌心向内贴于腹部,右手向上转至左前臂上侧,逆缠向前转出,臂成弧形,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眼看右前方(图276、277)。  相似文献   

10.
十六、拗步横擂 我右前式对敌,敌右前式站立出左拳直击我头部,我用右拳向上迎架,同时左脚前上步,左拳变掌向前推击对方胸部。对方右脚后退步躲我推掌,并用左掌向下磕挂我左掌,我  相似文献   

11.
五、推掌 1.甲、乙双方均左前式站立,甲双掌屈肘、屈腕直立胸前,掌心朝前,乙双掌屈腕向前推住甲双掌,左掌推右掌,右掌推左掌(图20)。甲双掌用力向前推乙手掌,缓慢推直,左腿屈膝,右腿蹬直。乙双掌抗衡着缓慢后移至胸前,上身随之后移(图21)。乙双掌用力向前推甲双掌,臂缓慢推直,上身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甲双掌抗衡着后移至胸前,身体随之后移(图22)。  相似文献   

12.
身体稍右转,左腿变顺缠,弓膝塌劲;右腿变逆缠,提起右脚向回收转至左脚内侧,成右前虚步。接着右拳变掌,顺缠向下向内收转至腹前,左手随之变逆缠,向前向上至胸高变顺缠向内至胸前,动作不停,左腿屈膝前弓,松塌档劲;身体左转,提起右脚,用脚跟内侧贴地向右前方擦出,成右侧仆步,脚尖自然勾起。随之两手向内交叉合于胸前,左手在内掌型不变;右手在外,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前上方,眼看右前方  相似文献   

13.
张凯 《中华武术》2004,(8):22-25
甲右乙左,乙方向前上左步,用右拳自下向上,冲打甲方头部,左掌附于体前,掌心朝右,目视右手拳。甲方迅速用右拳自下向上拦截格挡,将乙方击头拳挂开。左拳附于右腋下,拳心朝下,目视格挡手,同时向前上右步,于乙方在脚前(图1)。  相似文献   

14.
五、烈马碾蹄 动作①乙左掌击甲面部,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发左掌向前上格拦乙左前臂外侧,右掌于腹前待发。(图19)  相似文献   

15.
一、动作形态 单鞭是传统拳术中动作招式象形化的通用式名。单鞭的动作形态是一手钩手,另一手拂面后向前挥出,犹如跨马扬鞭之势,故名单鞭。有人解释为“单鞭”是依据向后一上钩的手形如“催马加鞭”而拟其名,此说法是否准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6.
秦进 《精武》2004,(12):18-19
手脚被缚如何反击?缚住对方双手后又如何给予其重创?这时头部便成了攻击利器。 一、破直拳 双方对峙,对方(右者,下同)出右直拳攻我面门,我左脚向左前方上步,右脚跟步,同时,左手以掌根劈击对方右手腕部,右手迅速抓扣对方右手腕,并向右后方用力扯拉,致使对方重心前倾。上动不停,我左脚向前滑  相似文献   

17.
前移式垫步(简称为“前垫步”):按截拳道警戒式站好, 目视前方,前足突然用力蹬地,带动身体向前方移动,同时后 足快速向前足足跟处直线移动,后足落地的瞬间,前足利用蹬 地之力及后足向前移动时产生的赓陛,快速向前方移动,落地 后形成标准的截拳道警戒式。 初次进行练习时,一定要放慢速度,细心体会脚步移动时 整个身体的感觉,随着熟练程度加深,再逐渐加快速度。 粤 ③ 后垫步按截拳道警戒式站好,假想 前方敌人突然向我方发动攻击,我方后 足蹬地,带动身体快速向后移动,同时前 足随着身体的移动快速后撤,撤至后足 尖处,前足落…  相似文献   

18.
胡振国 《武当》2005,(3):37-40
第二十五式:葵花向日 接上式,右足向前落步,继之左脚向前上步,向东急走三至五步(小跑步)至右脚在前时,左腿向前向上摆出,左膝猛向前上提,右脚蹬地纵起向前向上猛力弹踢,两脚悬空起二起脚,同时左手钩向下、向左后一带,两钩身后倒悬,眼向前看(如图47)。紧接上势,左脚向下落步独立,右腿提膝护裆,同时右钩屈肘向左腋下护肋,虎口向后,手心向下,左  相似文献   

19.
攻球"三角形"是个形象的说法。正确的攻球动作起始于引拍,引拍应是以腰控臂:大臂不直接后拉而是引拍手向身体右侧(以右手为例)横摆,然后在重心的转移中转腰向前,顺势收前臂击球,就可以在身前形成一个三角形——即从击球者上方俯视,以身体中轴线为一点,执拍手从引拍击球之起始点为一点,到挥拍结束处为一点,在这三点之间作连线,应该是一个较规范的三角形。错误的击球方式往往不是以腰控臂,而是"后拉手式击球",又俗称"跑步式击球",当然就不会有所谓的身前"三角形"了。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技术高,动作难,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以掌握。笔者在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倒序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倒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完成某项技术动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按反向的顺序,即由后向前的顺序进行教学,最终达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教学目的的练习。一、倒序法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教学顺序(l)让学生初步了解完整技术动作。(2)学习掌握正确的肩背落地技术,狠抓杆上技术。(3)学习掌握过杆和起跳相结合技术,狠抓过杆和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