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4.
6.
冯骥才 《青苹果(高中版)》2009,(8):93-94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7.
冯骥才 《创新作文(初中版)》2014,(10):38-39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阅读下面的文事,完成1-4题。黄山铯壁松冯骥才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相似文献
12.
13.
14.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开头巧设悬念,别开生面。开首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先是别具匠心地绕圈子,环环相扣,层层衬托,而后始拨云见日,柳暗花明:黄山松-山上的松-山上名松-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这种烘云托月手法彰显了黄山绝壁松的个性和光彩,自然令读者眼前一亮,急于读下去。 相似文献
17.
孟宪法 《青苹果(高中版)》2009,(8):95-95
文章的开头巧设悬念,别开生面。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先是别具匠心地绕圈子,环环相扣,层层衬托,而后始拨云见日,柳暗花明:黄山松——山上的松——山上名松——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通过这种烘云托月手法,彰显了黄山绝壁松的个性和光彩,自然令读者眼前一亮,急于读下去。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如何另辟蹊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本人做了一些尝试,效果良好。现将以散文《黄山绝壁松》为主线进行的《生态因素》一节的教学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