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渔的小说有明显的动惩意味,但其尚情的一面却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其所尚之情的主要内容是:(一)男女之情,(二)真率之情。其表达部情观的主要方式微妙而又曲折:(一)让作品的意义指向与道德劝诫相偏离,(二)偷梁换柱,以情释理。李渔的尚情观与晚明的进步思潮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整体沿袭与局部调整--简论李渔短篇小说之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渔短篇小说的体制较前代拟话本小说有所不同,在入话、诗词韵语和叙事口吻等方面均进行了调整,但这种调整并未触及话本小说体制的根本,因此其突破意义有限。李渔个人的求新思维与保守的总体环境之间的矛盾可以被视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运用排比归纳法,训释李渔小说词语七条。或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及大型辞书的修订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李渔小说具有鲜明的个性维度和独特的叙述风范,这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试图维系风流与道学两端的自适风范,二是其小说“入话”部分与“正话”故事中有着强烈的自我生存体验,在其故事中跃动着作家的个性与生活姿态。  相似文献   

5.
李渔小说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李渔塑造了一批脱离自己精神天性本性基础的喜剧人物,设置了曲折多变、趣味横生的喜剧情节,安排了许多幽默诙谐、饶有机趣的喜剧语言,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别的魅力。然而,由于对娱乐作用的刻意追求,阻碍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挖掘,令人捧腹的笑料往往掩饰不了内容的苍白。  相似文献   

6.
李渔是清初文坛在小说创作和理论方面都应给予较多关注的作家,特别是他的虚构理论及其小说的虚构艺术是我国小说史上小说观念的一次重要演进.李渔小说突破了以往"记录见闻"和"写真尚实"观念的拘箝,在小说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大胆虚构,使其笔下的小说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于事实,故事内容新颖奇特,情节变幻多姿,构思独特,想象丰富,作品具有鲜活灵动的气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李渔风格.  相似文献   

7.
小说心理学是李渔首创的,小说心理学在创作中的广泛运用是李渔小说的一大特点。李渔小说从作到读进行全面的艺术心理关照,这就便得他的小说不仅能满足作自身的创作目的和愿望,而且也满足了读的心理愿望,特别是李渔对读心理的三个“发现”,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带有极强的民族性特征。李渔对小说心理不宾发现是他小说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李渔对小说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渔是清初文坛在小说创作和理论方面都应给予较多关注的作家,特别是他的虚构理论及其小说的虚构艺术是我国小说史上小说观念的一次重要演进。李渔小说突破了以往“记录见闻”和“写真尚实”观念的拘箝,在小说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大胆虚构,使其笔下的小说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于事实,故事内容新颖奇特,情节变幻多姿,构思独特,想象丰富,作品具有鲜活灵动的气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李渔风格。  相似文献   

9.
李渔短篇小说的叙事,表现出既符合于当时的常规,又将这些常规进行创新的叙事特征。从"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叙事空间"等方面分析这些特征,认为李渔的短篇小说预示着古代小说的某些叙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抛弃以劝世救人为目的的幌子,卸下文学载道言志的担子,直面世俗和现实,标榜娱乐,这就是李渔小说的风格和追求,也是其精神意义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李渔小说文人意识的增强,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与叙事干预,主要表现为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入话中富于个性色彩的议论;二是对故事叙事节奏和人物描写的操纵;三是虚拟叙事情境,虚化现实内容。  相似文献   

12.
“无声戏”与“结构第一”:试论李渔的叙事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学家李渔兼擅小说、戏曲创作,明确认识到二作为叙事学的共通性,由此提出了“无声戏”与“结构第一”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名命题。“无声戏”强调小说情节在戏剧性冲突中发展,注重核心事件,注重事件之间联系的技巧,而相对地轻视描写:“结构第一”则突出强调了戏曲的叙事性,特别是突出其中核心关目的重要性。李渔对叙事学的这一基本态度与创作主张,在其创作实践尤其是戏曲创作中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以独特敏锐的认知方式,一任感情自由倾泻的情感表现,将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现身说法”,通过他多层次的内心需要、阶段化的创作动机、至真至纯的性格、多愁善感的气质、超凡脱俗的创作能力,比较真实地表达了他生命个体趟过人生长河的心灵感受。从个体心理研究的角度进行阐释,对更切实地体认李煜词的深层指归,更深入地认识李煜词的艺术价值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4.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理论家,这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近年来,随着对李渔小说戏曲的进一步关注,人们越来越发现李渔的小说戏曲呈现出新奇的独特个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了其作品新奇特征,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很少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他作品呈现出这种独特性的原因。李渔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创新型作家。正是由于他在创作过程中持有创新求变心态,因此,他的作品才会以新奇著称。  相似文献   

15.
先天的资禀气质是作家成才的重要的自然基础,但要成为真正的作家,还要依靠后天的文化修养。试就李煜的生活阅历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这位天才的词人的后天文化修养对其词创作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渔是个喜剧型作家,其喜剧手段主要有戏剧化情节和喜剧型人物,以及"俗中求雅"的语言风格。其小说虽云"无声戏",实可看作"无声的喜剧"。  相似文献   

17.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其诗文词赋中。李渔的戏曲理论一直为人所关注、所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开始用新的学术眼光来重新审视李渔,并力图借助一些更新、更科学的方法,对李渔的戏曲理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就其所涉及的方面而言,包括文献整理和理论发掘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不少专著和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