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况艳  任郑 《科教文汇》2012,(10):27-28
大学学术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得以发展的源泉。正确把握大学学术精神的实质内涵,理解学术自由、学术责任、学术创新、学术协作,重新定位大学的学术功能,有助于解决大学学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二维坐标,在横向上是规模的扩张,追求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纵向,是培养创新人才,争创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在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都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就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否则我们雄心勃勃的目标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往往定位于"大学直接服务社会论" 不再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格",而是为了经济建设的需求,并设置相关专业。教育本身被"产业化",导致大学精神缺失,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带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学生发展,来重塑大学应培养出具有大学精神文化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一个特殊文化系统,大学精神从大学文化中发源生长,不同的大学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大学精神,而良好的大学环境和积极的精神风貌是培育大学精神必不可少的条件,华中农业大学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又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依托与表现形式;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与精神动力.二者的养辩证关系给大学人以重要的启示: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中心进行,彰显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要提升层次,突出思想性与教育性;大学精神培育要立足学校实际,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现今中国的大学精神在现实社会的冲击下渐渐迷失了自我.如何重建当代的大学精神成为摆在中国众多大学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文化的旨归是以为国育才为己任,以培养硕学宏才为目的。文化育人是大学应当承担的第一文化使命,也是大学承担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重大使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大量人才被需要的现状中,精英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平民化教育崭露头角,并开始被广泛认可.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学和研究如何协调,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重在从理念上探讨在新的大学精神下,教研改革应该遵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大量人才被需要的现状中,精英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平民化教育崭露头角,并开始被广泛认可。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学和研究如何协调,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重在从理念上探讨在新的大学精神下,教研改革应该遵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医药院校要着重培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精业济群的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求真向善的追求完美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大学精神.医药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彰显学校特色、培育学术大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黄婧  杜晶双  关富英 《现代情报》2009,29(4):120-122
文章阐述了大学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不同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并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数字图书馆的实践证明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对于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研被誉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科研活动中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产业化倾向、学术浮躁等现象屡见不鲜,追溯其社会根源,是高校科研中大学精神的缺失.对许多高校科研中大学精神的缺失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根源加以阐释,同时还探讨大学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这是钱老去世前最后一次系统的谈话。他虽然谈的是大学的创新精神,但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经过适当的摘编,刊登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从精神形态构建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再一次摆到了重要地位,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正面的教育和灌输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思想政治教育将有极大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学文化精神,要建立综合化、立体化的文化精神培育体系.具体包括:以促进全面发展为核心,确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精神相互渗透的办学育人理念;以提升文化品味为灵魂,形成设施器材、法规制度和环境氛围相互支撑的文化建设格局;以形成整体合力为关键,建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互配合的精神塑造网络;以培育个性特色为重点,构建反映传统、适应时代和着眼未来相互衔接的精神传承机制;以提高整体效益为目标,建立传统方法、特色方法和科技方法相互促进的方法手段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精神理念,更关系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当把大学精神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素养、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勇于超越等品质作为塑造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弘扬大学精神,自觉提高素质,实现自我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结合大学精神形成发展的前提下,试分析中国现代大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重建大学精神,并提供了建立大学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培育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振东 《内江科技》2010,31(10):64-64,91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