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精品?一种解释是:精品就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这当然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明晰。还有一种比较法,可能更明白些,就是将作品分为经典之作、精品之作、上乘之作和优秀之作。从中可以看出精品是仅次于经典之作的作品,因而它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艺术家们天才的创作和诚实的劳动。作为一种大众传媒中的艺术,电视剧精品的文化定位可能有别于其它门类的作品。它要既高雅又通俗;既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又有很强的贴近性,真正做  相似文献   

2.
在3月24日于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颁奖会上,全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先后讲话高度评价这项评选的意义。 吴冷西指出,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人品和精品俱佳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提高我国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要多出精品     
一、强化精品意识就是强化喉舌功能。我们各级有线的或无线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广播电视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始终把强化喉舌功能,正确引导舆论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喉舌功能,就是要在编采播出的节目中,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  相似文献   

4.
"出精品、出人才",是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贯彻这一理念,新闻宣传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一  相似文献   

5.
6.
实施精品战略培养跨世纪人才──关于新闻工作要“多出精品、快出人才”的综述刘保全去年以来,部分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新闻工作要“多出精品、快出人才”的文章,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还提出开展新闻精品年活动,并把1996年定为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颁奖是出版界的盛事。这些获奖作品代表了各学科、各门类的水平,具有较高的文化积累价值和文化普及意义,展示了近两年图书出版的成就。评奖活动的开展,对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繁荣健康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1年,出版战线  相似文献   

8.
提高出版队伍素质是多出精品的本源阎国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来说...  相似文献   

9.
在不久前召开的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繁荣出版事业、深化出版改革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识到,出版要繁荣,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向钱看”等各种错误思潮。前两年我国出了十几万种书、印了几十亿册。这个数字不算小。其中好书不少,有一些是我国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将成为传世之作,是值得理直气壮地称道的。不过,也有一部分图书质量不高。有的低级庸俗、有的是黄色的,个别的甚至还有政治方向问题。这些正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向钱看”等错误思潮在出版工作中的反映。这些东西出得多了,冲击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如要在激烈的图书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只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成规模地出版本出版社的特色图书,创品牌效应。(1)立足专业分工,发挥学术优势。(2)充分开发作者资源:保护作者应有权益;将编辑思想融于作者作品中;培养一支稳固的作者队伍。(3)确保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精品图书的特点应是内容新颖,包装精美,质量上成。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5日至9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这次年会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目标,探讨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的创新。全国出版界、高校出版教育界的百余名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提高宣传质量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重要讲话也谈了这个要求。我们处在广电宣传岗位的同志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多出精品、多创名牌,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增强其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才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我国目前有广播电台1000多座,电视台近千座。从我们丽水山区来说,电视台(含有线台、教育台)有18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站9座。从数量上看,台也办得不少了。按照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深化转变,我们应该努力从指导思想上实现工作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出版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湘版图书以其选题的新颖、内容的精美,在出版界久享盛誉。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新闻业务期刊中,《新闻与写作》倍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发行量多年来一直领先。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这个刊物有一个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编辑部,这个编辑部又团结了一个热心传播新闻业务知识的高层次的作者队伍。 雅俗共赏,以普及新闻采写技巧为主,在普及的  相似文献   

15.
胡小平 《新闻界》2000,(3):58-58
《新闻界》编辑部的老师来信说 ,我在1997年和1998两年有三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要我写一篇文章说一说怎样才能多出精品。实在有些汗颜 ,但又盛情难却。想来想去 ,打算将自己是怎样采写这几篇新闻稿的写出来 ,再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对多出精品的看法。获省好新闻一等奖的三篇作品分别是刊在《四川农村日报》上的《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提起红色罚款单 ,乡长 :我也怕》和《罗永光能官能民本色不变》。采写《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是1997年的夏天。最初并非去采访张子君 ,是高坪区畜牧局的同…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5,(9):1-1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军队系统共有10件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成绩。这10件作品中,有6件是军报的.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2件.使军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获奖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与报社上下近年来精品意识的增强有关。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乘势而上,更坚定地推进精品战略,努力多出精品,以精品赢得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新闻精晶的生产流程,我认为包括精心思考,精心采访,精心写作,精心推出四个环节。而贯彻始终的是精心思考,换一句话,需要有理论作指导。那么,二篇作品是不是精品,主要取决于新闻价值的挖掘深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面很广,有口译和笔译,有理论作品和新闻报道的翻译,等等。这里只想谈谈文学作品的翻译。所谓“精品”,即指这方面的作品而言。我们现在文学方面的翻译不少。国外有什么畅销书,我们不惜付出相当可观的外汇代价买来翻译权——尽管国内的翻译稿酬也低得可观。所谓“作品畅销”。大概都以消遗性强的书为多,一般属于爱情和惊险之类的读物。真正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艺术性强和内容严肃的作品,很难“畅销”。诺贝尔奖评审小组所挑选的作品,虽然不一定都是名篇,但获奖前“畅销”的很少,甚至不为人所知,获奖后  相似文献   

19.
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宗边 《出版科学》2004,(1):28-29
2003年9月5日至9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探讨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的创新问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的发言。大会发言及论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和意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多出好书,繁荣出版是出版工作长期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出版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多出好书,繁荣出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给我们指出了这个问题。李鹏、李瑞环、李铁映等同志在讲话中一再要求我们,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多出好书,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中央反复、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可见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扫黄”,整顿出版,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整掉那些坏的丑恶的东西,发展好的优秀的东西,就是为了把出版阵地和出版力量腾出来,多出健康的优秀的书刊,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如果只整掉坏的,不发展好的,那“扫黄”和整顿的目的也就没有最终实现。同时,不抓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