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业几十年的老新闻工作者,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毕业不久的新闻研究生,听后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出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呛那年轻人一句:请问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足有一大包。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但那长者确也不该论所不知。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刚毕业的新闻研究生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着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问那位年轻人一句: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有那后生高。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那长者似也不该论所不知。事后,我反复回味着那一幕,觉得有些话要说。前些年对两代人有“代沟”之说,也有人不以为然。且不谈是否有“沟”,但同代人之间,差别也是有的,何况一代与一代之间。用此道理看我们新闻专业队伍的现状,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业几十年的老新闻工作者在谈新闻理论方面的问题时,说了些外行话。在座的一位刚毕业的新闻研究生连连发笑,流露出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呛那位年轻人一句:请问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 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但那长者似也有欠缺的一面。从目前的新闻专业队伍的现状看,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采写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多数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新闻理论;年青一代则多数较为系统地学过新闻理论,但采写实践少。笔者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长者,李峰为我们这些7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讲述了一段我们所不熟知的历史;作为一位新闻前辈,李峰告诉了我们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于这位老新闻工作者来说,《李峰文集》是他一生探寻新闻真谛、注解“新闻”含义的厚厚答卷;对于新闻后辈来讲,这300多篇文字作品和几十幅战地摄影作品则是一笔丰厚的馈赠,一份春天的礼物。  相似文献   

5.
读刊随感     
每月收到《新闻记者》,首先打 开的是摄影与美术插页。看──新闻集团决战悉尼、房子车子进行曲、西行西行……那一帧帧令人回味的照片,犹如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引领着我们了解历史,正视未来。 《新闻记者》吸引我的除了这些摄影作品外,更让感到“采编谈艺”传授老记心得,“新闻与法律”坦陈法律思考,“探索与争鸣”探索新闻新理念,“有争议的新闻”引发众说纷坛,“中南海采访漫忆”披露采访重大新闻的内幕,“地方报告论坛”给地方报刊、广播、电视以及广大新闻爱好者留下了一块交流的阵地。不把读者单纯地当成阅读者,而贵在参与…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易碎品。”人们常常这样说。“新闻评论大多也是易碎品。”一位对新闻评论颇有研究的同志这样说。读了一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新闻评论,我颇有同感,其中绝大多数的确与年俱老了,但是也有少量作品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破碎”;相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仍葆  相似文献   

7.
因为自己还没有一本作品结集,所以总觉得没有资格为别人的文集写序。至于为一位尚未谋面的作者写序,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今天我竞然破了例,而且决定写完以后,一定要赶在今晚作者出国之前把它送上门去,并希望能有机会促膝倾谈一番,是因为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他在新闻写作中所追求的,竟和我那么一致。庄子说过:“空谷闻跫音则喜。”对我来说,则不仅是喜,更重要的是思。 我一直在思索: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十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给我写信说:“生活感染了你,你又通过自己的笔感染了读者。”我一直惊讶这样一位并没有研究过任何新闻学的小学教师,何以能把新闻作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个思想家的聚会,我其实没有发言的资格。但我还是来了,因为觉得机会难得。在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参加111岁长者的寿诞呢?何况,这不是一般的长者,而是一位至今还在观察世界的变化、还在思考人类的命运的智者、圣者!  相似文献   

9.
正当举国上下喜气洋洋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突然传来噩耗:苗风同志与世长辞。新闻战线失去一位精通业务的老记者,一名几十年战斗不懈的老战士。痛定思痛,令人更加惋惜。知道苗风的名字很早了,一直无由觌面。1978年我重返报社以后,他分工上夜班,也很少接触。编辑部的同志都很尊重他,说他是一位忠厚长者。一天,他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随一位记者出去采访,拜访了一位乡的书记,书记讲,记者记,回到报社,记者根据书记所讲,写成了一条新闻,发表了。我当时曾经想过,难道书记所说,是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吗?可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就有点离经叛道,书记者,党的代表、党的化身也,你不相信他,又相信谁呢? 后来反浮夸风了,才发现那条新闻,其实也是浮夸的作品。怪谁呢?当然怪记者自己。  相似文献   

11.
我很感谢那次失败,因为那次失败帮助我克服了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使我得出了以失败为鉴写新闻精品的结论,同时还促使我自那以后有47篇作品获省以上新闻奖。  相似文献   

12.
在翻阅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时,一篇题为《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原载《中国田回报》1997沃4目11日)的杂文作品深深吸引了我,这篇短文章确有一种值得称道的强烈的感染力。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在为《山河壮丽人多情》一书作的序中写道:“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十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给我写信说:‘生活感染了你,你又通过自己的笔感染了读者。’我一直惊讶这样一位并没有研究过任何新闻学的小学教师,何以能把新闻作品中生活——记…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以形象报道新闻的。由于新闻摄影受拍摄者主观意识的影响,拍出的新闻摄影作品自有高下之别。有相当一部分摄影作品由于缺乏形象的表现力,需要用文字作进一步说明,读者才能明了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如何提高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从那几个方面入手?笔者结合这几年新疆新闻摄影作品评选和全国新闻摄影的新趋势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易碎品。”人们常常这样说。“新闻评论大多也是易碎品。”一位对新闻评论颇有研究的同志这样说。读了一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新闻评论,我颇有同感,其中绝大多数的确与年俱老了,但是也有少量作品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破碎”;相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仍葆有生命力。《不要害怕反对的意见》就是这样一篇佳作。《不要害怕反对的意见》是195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距今整整三十年了。  相似文献   

15.
一我从小就读过穆青的新闻作品,特别是那脍炙人口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仅熏陶了我,还熏陶了几代人。我1984年到新华社工作后才对穆青同志有了较多的了解。听他讲话,看他的文章,也作为对外记者的代表向他汇报过工作,对他那平易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很佩服。自己也按他倡导的“亲历式新闻”“散文式新闻”的理论学写新闻,按照他关于“摄影和文字要两翼起飞”的要求兼搞摄影报道。1990年,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邀请我撰写《回族文学史》中《穆青的生平和创作》章节时,才和作为“回族作家”的穆青同志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记…  相似文献   

16.
我急于向大陆的同行介绍一位香港摄影记者。他叫张景宁,30岁。几年前我从香港《文汇报》和《摄影艺术》上看到他的作品。四月,他作为《文汇报》摄影记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影展,一个休息日,我采访了他。△香港新闻有什么特点? 竞争激烈。香港传播媒介发达,电台半小时播一次新闻,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报道,”很多都是现场报道,普通报纸20多份,其它专业报纸五,六十份。新闻摄影要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所遇的众多导师中,有一位长者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那是七十年代第一春,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沾了点边的“小老九”,经过一番“再教育”的冶炼,真是幸乎不幸乎,终于被分配到阿克苏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了。在这里,我就象一颗被农夫淘汰的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抗日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产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作品,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人们。我们特请两位老记者回忆那令人难忘的新闻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温故而知新,从中再受启迪。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我写过一本《新闻采访方法论》。那本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研究新闻采访学的尝试,一个很重要的写作冲动是,一定要把采访学从经验性学问提高到学术性体系,以打破“新闻无学”的说法。我的这种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成功的标志,不仅是那本书连续印刷了几次都很快销售一空,并且到今畅销不衰;更主要的是在它出版以后的第七年,即1988年秋天,获得了我国社会科学作品的最高奖——吴玉章奖金的优秀奖。有人甚至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新闻哲学”来读。  相似文献   

20.
现在,各新闻单位都在提倡采写现场短新闻。前不久,光明日报在头版用了差不多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一组包括现场短新闻在内的短新闻集纳,如此积极地倡导,令人兴奋。我偏爱现场短新闻,仅这几年就采写过几十篇。在全国记协举办的三次全国性评比中,我有3篇作品获奖。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