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术权力体现了大学本质特性的外化,它依靠学者学术构建的权威,对客体产生松散性、非强制性、自下而上的总体影响.尤其是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保证了学术标准的现实贯彻,教师通过学术权力才得以从事学科的发展,通过学术权力才能够保障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成为高校普遍关注和急需改革的问题.大学学术权力提升的关键在于确立学术权力主体———教师在大学学术中的主体性地位.有学术权力行为的实施者,才能有大学学术权力的切实提升,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睿 《时代教育》2013,(5):169+171
自中世纪的大学时期,学术自由便成为了大学的核心精神,并在大学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得以延续。时至今天,大学的学者们仍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的有关学术自由的观点出发,探讨了学术自由主体与内容、合理性、性质,及其所遭遇的阻碍与困惑,浅谈大学精神之学术自由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选取中世纪原型大学、衍生型大学诞生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流动的考察载体,在对流动频率、方向、影响因素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流动是学术职业生而具有的天然基因,大学教师流动在学术职业形成、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自由获得、学术职业吸引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大学发展具有惊人的历史一致性,中世纪大学教师流动的基本特征延续至今,有关大学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举措不应回避对于教师流动的历史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流的学术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学术自由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的主体性与大学组织属性决定了学术自由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术自由为大学学术秩序的维护提供了最有效的规约,并成为大学发展评价的重要标准。为发展学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国大学必须坚持自主办学的办学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树立执著追求真理的大学信念,培育开放自由的学术文化氛围,提升大学人的学识、良知与自律性。  相似文献   

5.
人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指向。主体性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增强主体学术自由的本位意识、强化成文制度与非成文制度的结合和转化、健全学术自由的调查警示机制,是当下语境中实现大学制度核心价值追求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核心价值,也是大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使命。而自治是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自治与学术自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充分自治的大学,其学术才能自治,其学者才能追求真正自由的学术。高校学术权力才能真正得到解放,高校学术自由的精神才能得以复兴。  相似文献   

7.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大学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也是现代大学的根本办学理念。分析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的特征,可以使我们洞悉学术自由的基本内涵和实现条件,从而为现代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端到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我们都不难发现:当大学在中西方以独立的社会学术组织形态浮出历史水面时,它本源于学术活动的规律和逻辑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大学精神的彰显.故此,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端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精神传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则是潜心向学、追求学术的书院精神、中体西用的思想宗旨以及学术至上的大学理念.纵深的历史证实基于崇尚学术的精神传统是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思想根基与共同指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太学与中世纪大学之间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征.中世纪大学被称为当代大学的母体,中国太学虽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中国太学并不被看作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当代大学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中国太学有着天然的继承性和同质性;但同时,中国当代大学缺失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中国太学的遗传基因在中国当代大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中国太学应视为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朱为鸿 《高教论坛》2007,(3):183-184,F0003,106
社会本位的大学管理导致大学主体迷失,学术权利被置换,大学自治的空间狭小,大学越来越不像大学.大学管理改革必须转向学校本位,增强管理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的组织特性,强化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实现学术自治和教授治校.  相似文献   

11.
学术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固有的特质,直接通过科学研究得以体现,同时发挥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及引领文化的功能,彰显着大学文化的独特地位。学术文化具有自由的氛围、独立的人格、探索的精神、创新的品格、严谨的作风等特点。唯有遵循学术文化的内在机制,自觉培育学术文化的土壤,才能深化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增强大学办学实力,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2.
学术自由的概念经历过历史的衍变.中世纪大学中的“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和大学师生作为个体以及由其组成的社团整体所享有的特许权的总和,包括结社自治、罢课、迁徙、教会司法、通行执教资格等.博洛尼亚和巴黎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策源地,它们获得的特许状(令)是中世纪大学之“学术自由”的例证;中世纪大学教师加兰的约翰留下的信札对理解与阐释中世纪的“学术自由”也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本文通过对官方与私人两类史料进行考查与释读,厘清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与近现代学术自由的分野,剥离教研自由与大学在中世纪起源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术自由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通过对学术自由同题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全面展示了学术自由的发展历史,揭示了学术自由的含义以及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使命与大学追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探讨大学职能发展的历史轨迹为逻辑起点,对大学使命与追求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大学的传统职能是实现新大学使命的基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使命得以履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大学除了传统已经形成的学术自由、注重研究、服务社会精神外 ,还应具有关爱教学主体的精神。大学应以此为基础 ,通过尊重学术自由 ,培育大学文化 ;依托科学研究 ,创新大学文化 ;增强服务意识 ,拓展大学文化 ;关注教学主体 ,提升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时代精神与大学精神是紧密相联系的:时代精神制约着大学精神的铸就;同时大学精神对时代精神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铸就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时代精神的发展,理应重塑现代大学精神,提升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能力;守护学术自由,激发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动力;维护大学自治,强化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权力;尊重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主导力.  相似文献   

17.
施燕 《教师》2014,(30):126-127
无论是"五四爱国运动"所掀起的学生思潮,还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的学生运动,学生都成为了这一时期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到学术自由的同时,滋养了精神丰满的沃土,这也是需要以大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为前提的。各个高校通过开展教学评估的形式来规范大学的教育体制,使大学自由精神得以传播,并结合具体的现实让大学的教育制度与自身修养得以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学术自由的内涵学术自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活动中。不过学术自由真正的开端是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是在模仿当时的行会组织而兴起的,但是当时的大学组织成员与商业行会中的手工工人和商人是不同的,他们是作为知识分子存在的,他们的职业是完全出于对知识的好奇,是渴望摆脱控制和束缚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的主体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选择的视角,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论述大学的主体性。通过分析大学的主体性与大学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美国大学主体性发展的路径选择、对我国大学主体性发展选择行为的启示三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述,认为大学的选择应以大学理想为前提,学术自由为核心,社会需求为依据。大学的选择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通过选择保持整个系统或者某几个极点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大学重要的传统,是大学这种社会组织得以保持千年之久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自由传统的知识基础和制度基础提出猛烈的批评,大学自由精神的价值被否定,大学自由制度被消解,这就是所谓的现代大学自由的合法性危机.大学自由的合法性危机有三个核心命题,即知识消亡论、大学消亡论、学术资本主义.现代大学自由的合法性建立在大学自由的"正当性"的"来源"或其"基础"之上,而且科学知识的规训功能仍然是现代社会的有效的行为和知识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