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妓鞋行酒"是明代中后期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士人酒宴的独特癖好。这种风气的形成一是因为明代后期政治混乱,正直之士受到排挤;二是因为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个性思想进一步解放;三是商业经济和市场的繁荣也影响了士人的政治观和人生观。士人纵情享乐,追新慕异是士人追求自我,寻求社会优越感的反映,使士妓关系从走向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士阶层的产生与兴盛对先秦时期法律文化形成与发展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了先秦以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传延。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说,从先秦士阶层的兴起和流变,到先秦社会的整体变迁,每一个阶段都表达出士与先秦法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紧密关联。因而,可以认为,先秦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力量是士阶层的理论和实践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秦朝以后继续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士不遇”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春秋战国, 王室衰微, 权力下移, 给士人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时代造就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则在士的这种文化精神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忧患意识也如影随形, 最终“士不遇”成为作家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古人的尚左与尚右,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但在究竟是左尊还是右尊的研究上,自古以来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使得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总结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至少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秦汉以前尚右。如张守节《史记正义》曰:“秦汉以前用右为上”;第二、秦汉以后尚右。如陈直《汉书新证》就说:“秦代尚左,但汉初改为尚或”;第三、先秦的尚左尚右因国别、时代不同而不一致。见韩兆倚所著《史记选注集说》;第四、先秦尚左,秦汉以后尚右,“尚左”是正宗,“尚右”是尚左的翻版。其实质则是“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相似文献   

5.
魏晋以前,占据士人格中核心地位的是儒者大力提倡的“士志于道”。玄学的兴起,打破了儒家这种单一的入世文化结构,道家的认知二元分裂给传统士人格注入了新鲜血液,从此成为中国士阶层之人格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东方士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特殊的转型时期, “魏晋风度”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士人风貌,是在玄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文人习尚与风气.魏晋士人有着深刻的思想矛盾和礼教冲突,一方面,魏晋士人有深厚的儒家文化背景;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礼教伦理的虚假性和强制性本质进行猛烈抨击.这种抨击不是简单的反抗,而是士人在焦虑、恐惧、悲哀和痛苦的精神世界中对人生道路的拷问.在礼教衰微和玄学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这种内心的剧烈冲突在魏晋士人的娱乐活动中得到了更明显、更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燕齐方术“仙人”形象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至魏晋,社会上流行的“仙人”形象都是有羽毛有翅膀的人的形象。这种观念来自先秦阴阳家的学说,是燕齐地区的区域宗教文化特征,其起源与东夷人的鸟图崇拜有关。由于秦始皇、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大力提倡,使这一区域宗教文化特征推广成为秦汉时期的主流宗教文化特征。随着修仙理论为早期道教所吸收、改造,至东晋以后 ,这种“仙人”观就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摘句论诗”风气自古有之,先秦两汉偶有摘句之例,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定型。这种形式在唐代达到鼎盛,《诗人主客图》作为一种特殊的“摘句论诗”著作应运而生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它以后的“摘句论诗”体现了重理性,重字法、句法的特点。有必要对《诗人主客图》“摘句论诗”的形式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  相似文献   

9.
先秦法家思想学说与政治实践的矛盾,将法家人物自身置于士、吏不同身份之间的困境中:“得君行道”的政治理想迫使其不得不选择“枉道从势”“以吏为师”的官僚体系,在“士”与“吏”之间进行艰难的角色转换;激进而笨拙的“去士”思想与行为导致其自身作为士人群体一员的生存空间消失。其政治实践的惨烈代价,从反面推动了汉以来士吏交融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道家学说与儒学都是先秦士人心态的话语显现。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语境,先秦士人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由恐惧、忧虑、危机感等情绪构成的“基本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学与老庄之学都是这种基本焦虑的派生物,因而它们也是这种心理症候截然相反的两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