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君书》虽然认识到历史演变的阶段和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它并没有对这种演变发展做出后胜于前、今胜于古的价值判断;它也没有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只不过是要建立一个很现实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它不承认一般人有认识和掌握历史趋势的能力;它的最高认识也只是“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这是战国时代很普通的变易观,不是进步观,也不是进化论。因而它的历史观并不比其他各家进步,而它奉行的严刑峻法、与民为敌的政策毋宁说是一种倒退。  相似文献   

2.
3.
《商君书》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商鞅变法是《商君书》的核心,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治主张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进行分别研究,探索两个变法之间的异同点,由此发现了两个变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两个变法背后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进行分别研究,探索两个变法之间的异同点,由此发现了两个变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两个变法背后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史记·商君列传》生动地记载商鞅变法的经过,也表达了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商君之法治国,所以司马迁对奠定秦并六国基础的商君变法的评价,一定会受到变法后秦国统治的成败影响,司马迁不但是以史学家的角度,而且是以经学家的角度,把追求王道政治的实现作为评判标准。就叙述者的角度、立场而言,《商君列传》是反秦反法家时代的产物,但又不能不承认其贡献,因此在《商君列传》中,可以读出儒法对抗的纠葛。  相似文献   

7.
都市报从异军突起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战国时代".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本文通过对<海峡都市报>和<新民晚报>的信息量之对比研究,认为注重信息的优化已成为未来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刘兆铭  陈颖 《课外阅读》2010,(10):140-141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革。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尤其到了战国时代,为了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各国都进行了以增强国力,强大军力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商鞅变法正是众多改革中措施最全面、效果最明显、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下面是我对本课教学片断的设计,即由变法内容得出客观评价的一个小设计。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评了张裕钊的文学成就,说明了张裕钊对班回在《元后传》中所表现出的错误观念的批评,阐述了张裕钊的治国必先修身、齐家的主张,指出了《书〈元后传〉后》所隐含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商君书》研究在文本校释、成书及真伪考证、思想分析、总体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使人们对《商君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自觉地加以借鉴。比较而言,真伪考证的成绩大于思想研究;而思想研究中评价又大于分析。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政治取向又严重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尤其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今后的研究宜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有所矫正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谏逐客书>和<陈情表>在表达处境、对方身份和表达结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点提出有先后之分、用事角度有公私之别、说服策略有忠孝之差和表达节奏有盛婉之异的原因在于表达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李斯和李密在其所置身的"人文网络"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也证明了"看准对象、有的放矢"是言语表达的铁的定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商君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商君书》研究在文本校释、成书及真伪考证、思想分析、总体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使人们对《商君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自觉地加以借鉴。比较而言,真伪考证的成绩大于思想研究;而思想研究中评价又大于分析。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政治取向又严重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尤其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今后的研究宜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有所矫正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改革是人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的成败也自有其规律,本文以人民版选修一《商鞅变法》一课为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现实回溯历史,历史照进现实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外改革成败规律。  相似文献   

14.
范曾先生身为南通范氏第十三代传人,自幼秉承家学,颇露圭角,中岁以诗书画三绝飙名四海,可谓间世乃见,不坠家声。其诗法度雅正,树义高古,嘘吸风云,涤扫凡庸,不肯作一犹人语。震荡翕辟,雄奇排再,下笔固非前贤所能拘限也。今观是编,集无弱篇,篇无弱句,句无弱字;求诸当世,实罕觏耳。集内绝句,笔力隽浮,拗峭之笔,饶有风致;浏亮之词,妙能顿挫,田深得伯子先生家法也。歌行高识远韵,绵密典丽,宕而能逸,用笔极灵动雄奇控纵转换之妙。倚声清雄磊落,宫商和畅,贵在能于密致中寓刚劲之气,殊非貌主苏、辛而相率入于叫嚣伦俗者可与言也。溯乎南通范氏一门,实握文运之枢轴,而为中华文化所托命者也。承学之士,或能识之。存绝学之坠绪,传薪火于烬微。《范曾韵语》不独为南通耆献之光,亦镇自与天壤同垂不朽也。  相似文献   

15.
《商君书》是法家理论的奠基著作,其法治理论有一严整的体系,它对秦的崛起和发展曾起过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商君书》的法治理论也有偏颇之处,主要表现在将法治绝对化,片面地夸大严刑峻法的暴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讲述商鞅推行新法、严厉打击贵族保守势力时说:“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了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的旧贵族,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狠狠打击了守旧贵族的气焰。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敢公开反抗...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9,(5):18-26
王安石与商鞅变法有不同的结果,这可从他们的观念基础和变法理念中找到原因。商鞅通过历史哲学中的"势"的观念建立自己改革的逻辑基础;而王安石则将自己的变法依托于儒家的道德哲学,建立在人性善、中道以及均平的理念之上。前者以"合势"为本,后者以均平为主。这两种变法理念,典型反映了人性与理势、价值与理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商鞅变法与日本的大化改新,都通过变革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破坏了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对商鞅变法与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效果进行对比,力图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两次改革,分析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伤逝》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关于<伤逝>的研究不仅角度多样,而且呈现出不断深入的态势,因此对这些新的研究做出相应的概述就显得非常必要.根据韦勒克、沃伦的理论,可以将这些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类,前者又可分为社会学角度、文化学角度、创作心理学角度及本体论哲学角度等,后者则集中表现在声音、叙事、隐喻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马其昶从<诗大序>导出国史作<序>的结论.文章首先通过对<大序>文意的分析,推翻了马氏立论依据,进而从汉人注疏体例、四家诗<诗序>不同和<毛传>不为<诗序>作传三方面反驳国史作<序>的观点,最后得出<诗序>与<毛传>同出一人一时之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