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雨婷 《今传媒》2016,(1):130-131
清末民初的民营报刊在中国的报刊新闻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阶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作用下,民营报刊随着上海的开埠而得以迅猛发展.各类民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其中外文报刊在传输西方先进的新闻理念、社会观念上起到了先驱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者鼓励女性进行学习教育,导致大量女性知识分子的出现.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外文报刊——《大陆报》在1912年所刊载的女性主题的文章,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究当时的报刊对于社会舆论公共空间中女性思潮的解放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伪民营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中国报刊传播历史中,民营报纸 占有重要地位。史实表明,从办报形式和狭义概 念划分,民营报纸可以分为“民有民营”的真民 营报纸和以民营名义创办经营而实为官方或党派 控制的报纸,本文对后者称之为“伪民营报纸”。 “伪民营报纸”这种办报形式本身并不带有政治 性,但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它被不同的政治集团 所使用,就表现出了或先进或落后的强烈政治色 彩。本文从伪民营报纸的源流考察、形式分类和 评论分析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郑美清 《新闻大学》2006,(1):120-121
作为中国报刊园地的一大品种,文摘类报刊曾经在平面媒体改革中很领了一阵风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着中国大地, 信息交流的新潮开始在还不太清楚什么是“信息”的受众中涌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外地、外国、外行业……一张党报(而且只有四个版)打天下的信息传递方式已不能满足当时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于是一批以摘取经济信息、政策信息与社会新闻为主的文摘类报刊应运而生,成为各个层次受众的阅读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租界对中国民营报业影响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租界的存在,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具体到中国民营报业的发展有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重要民营报刊的发祥地和栖息地;第二,它客观上为进步民营报刊提供了庇护;第三,它给民营报业带来了近代报业文明。  相似文献   

5.
杨文环 《今传媒》2013,(4):144-145
王韬是19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学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被誉为中国新闻记者之父,亦被称为“具在专门办报思想第一人”.笔者认为,王韬先生之所以能得如此高度评价,与他的新闻思想密不可分:重视报纸信息传播、“立言”的新闻功能观;强调报纸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新闻政论观;提倡品行诚正,博古通今的新闻人才观等.正是得益于这在当时极具震撼力的大胆思想,使后世得到启蒙,而其报刊实践及系统的报刊理论又奠定了我国近代报刊的基础,从而展示了王韬对中国新闻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蜜蜂华报》和其后在澳门出版的葡文报刊的作用与影响,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论著中有这样的评价:“葡文报刊因基本上在匍萄牙统治下的澳门出版,与鸦片战争前后形势的变化关系不大,……”①“总的说来,葡人报刊数量虽多,但影响不大,和当时中国形势的发展更小联系。”②应当肯定,上述评价基于对《蜜蜂华报》一般特征的考察与分析,因而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谈中国近代新闻史,不能不谈《大公报》;说起《大公报》,不能不谈它的“四不方针”。《大公报》是英敛之在1902年创办的,报名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之意,以“开风气,牖民智”为宗旨,创刊之初即以直言敢谏而著称,由此开创了中国民营报刊自由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朱叶 《青年记者》2017,(14):118-119
1923年广播技术进入中国之后,官办广播电台纷纷在各省建立,上海地区的民营广播事业更是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当时的管控制度,分为对电台本身的“硬件管控”和对播出内容的“软件管控”.对民营电台的严格限制,反映出国民政府试图建立覆盖大众媒体的党国话语体系,争夺更多的舆论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频繁的军事斗争为香港报刊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信息来源和坚实的读者基础,同时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众多报刊也为国内外各派别势力提供了舆论交锋的政治舞台。尽管招牌旗帜各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便是他们的舆论鼓吹无不服务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因而表现在导向定位上也必然存在差异。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的梳理与分析。“公正而不中立”──外报军事报道导向的两难选择鸦片战争前后,在港外报于每一重大侵略活动开始前都以舆论作为先导,替外国的侵华活动进行舆论上的试探与鼓吹。正如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衍曾指的,外国“或将…  相似文献   

10.
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而建的“中国报刊碑林园”目前正在湖北孝感的观音湖畔抓紧施工。9月8日,投建该项目的湖北中业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在上海分公司成立仪式上介绍了项目情况。中国报刊碑林园将把全国的报刊(社)、影像图片社、书画社发展的历史,采用碑林形式再现,建有“中国报刊碑林长廊”、“藏报馆”、“华中新闻摄影学院”、“报刊文化宾馆”、“记者度假村”等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建筑群。碑林园总占地1280亩,投资3亿多元。碑林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的“报刊博物馆”和新闻出版工作者业务交流、休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1.
第四季度是报刊征订的季节,翻阅1994年报刊简明目录,多数报刊能够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地进行自我介绍,但有的报刊简介标题上说得有些绝,叫人看了不自在。如一家报纸的标题是:“订阅全国第一张经济类晚报——是您的最佳选择……”还有些报刊自我介绍说:“中国报界首创”、“全国第一家”等等。用“绝对”、“报界首创”、“全国第一”来吸引、扩大征订,其主观用意是可以理解的,但切不能一味夸大其辞,丢掉了实事求是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郭丽华 《今传媒》2012,(9):128-130
梁启超和张季鸾在中国报刊史上都以报刊政论著称,他们的新闻思想有如异同?差异从何而来?意义何在?本文试从两者的报刊实践及办刊言论中分析他们办报理念,认为两人在关于报刊的目的和功能、报人的资质与作为以及报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认识,都有着明显不同,甚至各自的言论风格也各树一帜。而梁启超、张季鸾两人不同的新闻思想,正代表着中国现代报刊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政党报刊和民营报刊。两人差别迥异的新闻思想,又是由两人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报刊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黄荣 《新闻世界》2013,(6):286-287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媒体舆论兴盛,作为三方舆论势力的晚清政府、外丈报刊以及民间报刊,形成了晚清舆论平台上的“三足鼎立”之势。读完《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之后,笔者从晚清报律发展之“鉴”、新闻专业主义之“界”、南北媒介网络之“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当时传媒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当代中国传媒业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人口流动背景下,“远程家庭”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社会图景,许多流动的打工父母不得不与孩子异地而居。此种情况下,父母怎样与他们留守的小孩沟通?远程抚育又如何进行?对此,该研究以录像民族志为方法,深入探索父母使用视频通话技术进行“媒介化抚育”的实践和路径。基于两年的录像田野和细致的录像分析,研究展现了远程媒介化抚育是“远程代际合作”过程,祖辈以“脚手架”角色参与其中;结合语音音律以及对远程传播中“物”的分析,论文指出媒介化抚育参与者需要调动“具身”特征、调动“物”的“示能”来构建远程亲密关系。该文为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远程抚育与新媒介之间的相互构建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传播学中有关媒介、身体和物质性的探讨提供了创新方法论范式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的报刊市场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与当今时代颇为相似,因此,“五四”作家们主办报刊取得成功的经验及他们在编辑实践中所坚持的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示范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是中国最早与近代报刊打交道的人之一,但林却误以为近代报刊就是中国固有之“塘报”,他有关报刊的一些认识,就是由“塘报”引申而来。林则徐的译报出于现实“制夷”之需要,其意义在于“睁眼看世界”,而不在于报刊思想。相反,他的报刊观念与同时代的人并无实质区别。林之所以超出时人想到“译报”,这与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贯的务实作风及出身于沿海等特殊背景有关,也不排除受到洋人阅读“邸报”了解中国动向的直接启发。在当前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以为林是把新闻作为“情报”,因而具有“情报”纸的报刊观念;有的甚至认为林是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一个环节。本文以为,这些说法缺乏说服力。林则徐译报的意义在于“译”,并不在于“报”。我们应该对前者加以充分肯定,但没有必要因此拔高他的报刊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报刊展览史上,展出的报刊种类最为丰富,反映中国报刊发展脉胳最为完整的“中国报刊展览”,1985年12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内展出。这个展览,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北京日报社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建系30周年而举办的。尽管是料峭寒冬,展览还是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报刊展览,是1926年上海新闻学会举办的南洋报纸展览。当时展出的报纸只有100种。此后,在旧中国较大规模的报刊展览有过三次。一次是1935年举办的世界报纸展览会,一次是1944年举办的全国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18.
《东方杂志》史料性和学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图书馆馆藏《东方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创刊时间、内容取向、编辑风格,从史料性和学术性等方面说明其像一本“杂志的杂志”。具有工具书的性质,在历史文化领域留下了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与评论.在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晚清对于中国女性解放来说,具有重要的开端意义,变革首先发生在公共话语领域,中国传统女性从“隐匿”到“现身”,而近代报刊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推动了这一转变。《万国公报》所代表的西方现代报刊,让女性得以从封闭的文化和道德的逻辑链条中跳出,在“中西之别”的尺度上获得了“可见性”,并以“他者”的视野完成了中国女性的“问题化”过程。《时务报》所代表的国人自办报刊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改造女性的“合法化”过程,在国族建构而非在身体经验的层面来论述改造的必要性。这并非是一种历史局限,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策略性选择。维新士人们秉持着“报为国口”的理念,认为报刊的言说主要是向国,所以只有在“国族建构”的层面获得意义,女性问题才得以在面向当政者言说的报刊版面中占据重要位置。于是,解放女性的理由,从传教士报刊中的女性个体权益,被置换成了维新报刊中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报刊以其相异的实践方式,参与有关女性的公共言说,并共同影响了女性在公共话语领域的现身方式。报刊成为开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程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0月10日,《新民报》南京版正式复刊。当时,南京市在国民党社会局申请登记的报刊已有200家,其中有日报十余家。报刊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新民报》南京版复刊后,以其在编辑业务上的特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量逐步上升,很快成为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民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