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氏家族无疑是汉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而其家族中的代表人物又首推班彪、班固两父子,文章试通过对班彪、班固赋作比较,对当时的文化思潮、经学与文学、士人精神等作一些粗略的窥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两汉骚体赋为文本,论述汉代班氏家族文化的楚祖渊源及其主要内容,即以忧患为美的悲情意识和以道家智慧达到儒家立名目的的价值取向,探析其家族思想和创作的文学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的汝南郡,因商周诸侯王国林立和汉代经济、文化繁荣,历史名人辈出,成为我国历史望族和姓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袁、周、许等20余姓均起源与汝南或和汝南有着密切关系。近两千年以来,这些家族迁居到世界各地仍不忘家族故园,自称郡望汝南、祠堂使用汝南堂的堂号表示纪念家族起源,使家族文化得以永恒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汝南姓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的河内郡是汉代较著名的郡国之一,而郡守又是地方行政的骨干,故考察汉代河内郡守对该郡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研究汉代官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今天该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汉代的文化中心。然而,河南汉代诸郡国的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化格局也在不断的变迁。西汉文化发达的河南、河内、梁国等,到东汉就转移到了南阳、汝南、颍川、陈留等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区域。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各郡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的司隶校尉,作为汉代京师七郡的最高长官,司隶校尉在反腐败,抗邪恶的斗争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整个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葛俊 《现代企业教育》2006,10(20):166-168
两汉时期的司隶校尉,作为汉代京师七郡的最高长官,司隶校尉在反腐败,抗邪恶的斗争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整个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乐府旧题诗。雁门,唐代郡名,在今山西省北部。太守,官名,秦设郡守,掌管一郡政事.汉景帝时始改为此名。隋唐时,以州刺史为郡行政长官.但有的诗仍沿用旧说.称一郡的行政长官为太守。行,为乐府  相似文献   

9.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已经证明,大连地区建置始于燕秦,完成于两汉。大连地区汉代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器物,为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两汉时期,大连地区长期是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辖境。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设立,为大连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大连地区的繁荣。通过大连地区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铁器、建筑与砖瓦、陶器、青铜器、漆器青铜附件、龙纹金带扣、铜镜、钱币、印章、玉器等实物资料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代州位于今山西北部地区,其行政单位经历了几度演替,即代州总管府—雁门郡—代州总管府—代州都督府—雁门节度司—代北节度司。代州城是隋唐时期北部边疆地区的重要边防城镇,为维护这一地区的稳定及其边疆地区的商贸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山西北部边疆地带的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相似文献   

11.
汉代每郡每年派出戍卒屯戍边区,这是徭役制度的一部分。文献记载戍卒屯戍的资料并不详尽,出土的汉代居延及肩水地区的简牍,特别是戍卒名籍的简牍,给予研究汉代戍卒新的空间,当中戍卒的籍贯和征发情况,引起颇多学者留意。陈直先生统计居延戍卒人数,籍贯汝南和南阳的百姓最多,另外,宣帝神爵年间戍卒出守敦煌郡、酒泉郡的戍卒,除来自南阳、河东、颍川等大郡外,还有赵地的赵国和魏郡。汉代赵地,例如赵国、魏郡及邻近的巨鹿等郡国,他们的编户民一样履行戍守边区的义务,现在考察所得,这些郡国有相当数量的戍边戍卒在河西地区。近年出版的三卷《肩水金关汉简》共收录6741枚出土于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府下辖肩水金关的汉简,约占1973年金关出土简牍的58%,其中包括不少戍卒名籍、出入记录,提供讨论西汉边区戍卒来源、屯戍制度等的新材料。尝试透过分析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赵国戍卒简牍,考察该地戍卒派遣边区的情况,并兼论同乡同区遣派一地,是否有乡里情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诫文是汉代比较兴盛的一种文体,可分为家诫、遗命和女诫三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防范性和修正性,体现了浓烈的戒惧意识和危机精神。汉代诫文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汉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时代思潮的嬗变有密切的关系。汉代诫文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技巧,强烈的主体色彩,以及参差不齐的句式,都是对先秦诫体的新突破。尤其是在体式上的定型,不仅丰富了汉代的文体创作,而且对汉代家族文学传统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汝南应氏自西汉以儒学起家,至汉末七世通显。这个家族是汉代有名的经学世家,不仅有良好的家学传承,而且家族中代有以文章显名于世者,尤以应劭、应、应璩最具文名。这个家族发展、绵延的历史,可以说贯穿整个东汉王朝。因此,研究这个家族的学术文化以及文学的传承,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东汉王朝文化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郡起源于春秋时代,到战国中期以后已普遍得到了推广,并初步建立起行政管理机构。郡的长官曰“守”,郡守有治民攻守赏罚之权,对君国负完全责任。秦并天下之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秦郡一律置“守、尉、监”三长官。郡守为一郡之长,主管一郡行政。郡尉掌佐郡守,典武职甲卒。郡守、尉均有丞,以协助处理日常事务。郡府设诸曹掾属,以理一郡民政事务。汉承秦制,但随着疆域的扩大,郡的建置乃有较大的发展。郡为汉代地方行政的骨干,故郡守的职权颇重,考察一个郡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首先要了解其行政长官太守的情况。《汉官》说:“…  相似文献   

15.
江西地区的豫章郡,一直不被秦汉史家注意,古籍中的记载也很轻微,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盲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成果说明,在先秦时代这里有发达的青铜文化,领先的铜矿采冶成就,早已为汉初建立豫章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汉代诸郡国中,豫章郡户口增、田野辟、发展最快,人口数由殿后一跃而超越四邻和中原诸郡,处于领先的突出地位.人们饭稻羹鱼,显示出经济潜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兵车常来,“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战略地位已经受到重视.一批杰出人物有“文章节义”的品格特色,吸引了会稽等地的学子.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侧面的事实证明,豫章郡在秦汉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轻视,亟待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汉代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时期,也是上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健全与推广时期。汉代的上计制就是依据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由县而郡、再由郡至中央逐级进行的。笔者试图通过对郡国和属县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上计的分析来阐明汉代上计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7.
汉代文史三大家:司马谈和司马迁、刘向和刘歆、班彪和班固,以其通达古今的学识和卓越的学术成就,侧身于西汉前期、后期和东汉前期学术领军集团的前列。司马氏父子发凡起例,首创纪传体通史、传记文学之先河。刘氏父子考镜源流,开启了大规模校理著录图书文献的范例。班氏父子继踪前贤,包举一代汉史,成为后世正史的“不祧之宗”。三家学术思想,不仅父子相继,承变有序,又因时变迁,各显异趣,以其丰富的内涵,再现了两百年期间汉代政治演变、文史并进、经学转合的历史轨迹。汉代三大家的不朽成就,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推进与发展,影响至深弥远。  相似文献   

18.
唐代书法家李邕的郡望是江夏。两晋后期,江夏李氏逐渐成为当时江夏地区非常有影响的士族家族。通过与河东卫氏家族和琊王氏家族之间的交往,他们在书法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得到后世书论家的赞誉。江夏李氏在书法文化领域的文化积淀毫无疑问会影响这个家族的后裔,因此,李邕在书法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与其家族的书法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昕 《现代语文》2016,(3):10-15
《释名》亲属称谓词语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方式,反映了《释名》时代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一,体现汉代严格的宗法制度与尊祖敬宗的家族观念;第二,体现汉代的繁杂的婚姻礼俗与独特的婚姻制度;第三,体现汉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会随着角色的变化而转变,呈现出双重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谢氏家族六世九任吴兴郡太守。谢安居任,治郡莅政,推行“镇以和靖”,由此步人中枢,不仅使东晋王朝走向强盛,也使谢氏家族地位达到鼎盛。谢瞻、谢瀹、谢览等承继家风.以各自的政绩丰润着莅政“镇以和靖”的文化蕴含,使吴兴郡境内逐渐出现轻松宽缓、清简宁静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尚文崇美、喜山乐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