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们看到很多原生态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的衰落了。这些问题经有识之士多方呼吁,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的多样性。近日,浙江省在经过多方调查整理后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包括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民间表演艺术类以及民间造型艺术类、民俗风情类共64个项目在政策、资金等因素上给予了很大的倾斜,以期保护这些频临失传的民间技艺。那么作为我们电视人,如何充分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必要性,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齐易 《文化遗产》2016,(5):16-22
提倡非遗的原样保护,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弱势文化抵挡外来文化冲击的一面强有力的盾牌。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走向,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心。只有做好了非遗的原样保护工作,我们才有资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绝不在于它本身能够挣来多少钱,而在于它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非遗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优秀承载者,不需要有人用外来文化对他们"提升、改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承载者非遗传承人,全社会都需要有一个尊重和保护的态度,礼敬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命脉,礼敬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递者。睿智的人类绝对不会任由文化的一元化格局的出现,因为文化的多元景观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的一元格局将是人类末日到来的预兆。  相似文献   

4.
周超 《文化遗产》2015,(3):5-12
尽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名称未使用"保护"一词,但要讨论与该法相关的问题却无法回避"保护"这一关键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一系列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国际公约的名称来看,唯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使用的"保护"(safeguarding)与其他国际法文件所使用的"保护"(protection)有所不同。因此,深入探讨safeguarding的法律意义,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诸多"保护"(safeguarding)措施,在深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有关理念之影响的同时,也不乏基于中国实践而来的独到特点,只是其中有些保护措施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还需在未来的法律改订时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出生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记忆为她的人生启幕,"我一直在想怎么去寻找吃的东西","我记得我奶奶都是趁着半夜爬过河去,摘南瓜来给我们煮着吃",40年舞蹈生涯,她自称守望之人,"小时候就知道跳舞是生命需要","我在这里守候,我是守望的人"。她说,我看到事情的真相,太多利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哪些丰富的形态?如何进行全面保护?遇到的挑战与困难是什么?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4月25日上午,应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以《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了精彩演讲,全面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张赛 《新闻世界》2012,(7):261-262
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体会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解读安徽非遗的分布与门类,剖析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途径。本文认为,具有商品属性的非遗门类,可走生产性保护与发展之路。没有商品属性,不被社会需求的非遗则要走抢救之路。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动态性决定了人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角度出发,通过对"所有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分析,引起大家对"所有人"的重视以及尽可能地唤醒"所有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书档案”是我国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长期沿用的一种档案名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各种专门档案逐渐产生,现行使用的“文书档案”和初始的“文书档案”一词的内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续使用“文书档案”这一名称,易使人……  相似文献   

10.
张继 《兰台世界》2011,(1):42-43
本文试图对"非遗"档案式保护中的社会参与问题进行理论探析,以期为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6,(8):75-75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包括“综合版块”和“地方版块”,突出了非物质文化“原生态”特点。社火、祭灶、庙会、剪纸、泥塑、杂耍,甚至春节、端午、中秋等在这里相聚,唤起人们对传统日渐消失的记忆。《二泉映月》原声采录设备、“枯木龙吟”古琴、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或文化的多元性是近年来被学术界、思想界广泛使用和接受用以描述当今文化状况、文化趋向或文化努力方向的一个术语或概念。提倡多元文化的初衷无疑是反对一极化、一体化和中心霸权主义,企图为边缘/弱势群体寻找生存的  相似文献   

13.
古老而神秘的湘西,历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孕育着灿烂的多元文化。自从“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靖州苗族歌鼙便揭开了头上的面纱,以原生态的艺术魅力从湘西大山走向了中国民族音乐殿堂。2006年,靖州苗族歌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和2007年,两次应邀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和华夏清音中国民间音乐展演: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曾做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展播。贺绿汀、白诚仁等音乐大师都誉它为“民族瑰宝”、“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保护和抢救上。档案部门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亦投身其中,承担责任。然而,诚如许多文章所述,档案部门此种责任的担当,多被视为一种“介入”式的职能扩展,始终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边缘地带。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分析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及其保护形式做更深层次探讨,以期能更好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获奖理由世间大美,总是与真爱相伴。她是中国最著名的舞者,既征服了普罗大众,也赢得了业界的口碑。她与她的孔雀舞已经相伴四十年。如今她甚至被认为是孔雀的化身,一举一动都幻化出孔雀的灵动与光芒。2012年,她携舞剧《孔雀》登上全国巡演舞台,被外界认为是她的收官之作。但我们、读者和杨丽萍相信,这只是新的开始。舞蹈已然是她生活和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化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其中涉及大量献资料的记录、整理、储存、利用工作。如果献工作作不好,就可能使整个工程功倍事半.甚至会使挖掘、整理的献资料重新丢失。因此.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全过程中.必须把档案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至少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吕鸿 《图书与情报》2012,(4):133-13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公共财富,发挥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特点,使得对其在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存在很大的阻力。在我国应急管理模式从综合减灾模式向全面危机管理模式发展的趋势下,结合5.12地震中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保护,可以启发我们找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其职能中,具体可以从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建立传承(人)档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大普查工作、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上栗县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历史属于傩文化之乡,有傩文化宝库之称。在政府、专家和传承者的共同努力下,合理保护傩的存在方式,包括傩戏、傩仪、傩歌:傩舞等,定会使这一文化凸显出自己更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肖红 《出版参考》2005,(3S):1-1
“信息悖论”的提出一般认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理所当然”地会为企业带来“一流的财政绩效”。然而,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并没有带来企业财政绩效的改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明显提高。与之相伴,却是生产率增长的停滞不前或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