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国的科学研究也要改革开放,也要面向世界,让中国的学者了解世界各国科研的新信息,新进展;也要让国外的学者了解中国科研的新信息、新进展,了解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适时地出版本校一批优秀的数学家的学术专著,对于促进我国数学学科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是香港出版历史最长的一份经济周刊,它创刊于一九四七年元旦,至今已三十五个年头,共出版1750多期,在五大洲将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经济导报》创办人之一许涤新在回忆刊物创办的背景及宗旨时说:“这是三十四年前的事了。那其间,解放战争正处在紧张激烈的时候,为了团结香港工商界和宣传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3.
“克隆”,正在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词。那么,克隆到底是什么?克隆技术能100%的“复制”人吗?复制人,是福还是祸?在这场国际性的讨论中,我国科学家又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主编的《世界经济导报》今年6月在上海创刊,半月一期。这个报纸专门报道世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股经济外交旋风,以致因伤坐在轮椅上的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禁不住山呼“中国万岁”。书香门第出身的温家宝总理,其言行举止则处处流露出书卷气,前任总理朱镕基从德国总理施罗德手中接过了一个特殊奖项——2003年度欧洲中型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最高奖”时,全场起立,掌声阵阵。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O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重加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笔者读了一些经济新闻作品,却发现它们缺少明确的时间概念。这类经济新闻往往是非事件性经济新闻。它们的作者把一般经济活动的过程性、连贯性照搬到经济新闻中,这样,这些经济新闻变成了工作报告的“缩写”,显得枯燥无味。如何才能写活这些非事件性的经济新闻呢?笔者  相似文献   

8.
9.
1988年春节前夕,在本世纪最后一个农历龙年来临之际,当中华大地上噼噼啪啪地放掉价值上亿的爆竹、焰火,用千万个大小不等的铅字拼成的文章,按照世俗习惯为龙年祝福的时候,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以下简称《导报》)一反世俗,在春节前三天出版的第379期报纸上,敲起了震撼人心的警钟: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拉大,按现在这样的比率发展下去,再过五六十年,中国有可能重演鸦片战争时的状况——外国人洋枪洋炮,中国人只有大刀长矛。中国人有可能被开除“球籍”。这是危言耸听吗?不!《导报》同仁送给龙年的这  相似文献   

10.
延安腰鼓和秧歌,是这块黄土地民间艺术的两朵奇葩,以至出现了“不看腰鼓,等于没到过延安”的说法。说起延安的腰鼓,最有名的要数安塞腰鼓,但洛川蹩鼓、宜川胸鼓,知道的人也不少。其实还有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号称延安“五鼓”。它们各具特色,不仅风靡了陕北黄土高原,而且走向全中国、在国际上也赢得了盛誉。  相似文献   

11.
方明  夏亮 《东南传播》2012,(5):91-93
英国著名小报《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事件暴露了某些西方新闻媒体为了获取商业利润而滥用新闻自由;呈现了西方垄断媒介集团无视社会责任,追逐利润的本性;也揭示了西方媒体与政府的复杂关系。这些值得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新闻界警醒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本书基于《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有关"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3.
合肥工业大学大四学生艾力亚尔·艾则孜没想到,自己只是把为家乡边远贫困地区献爱心的事情说了出来,一不小心就上了《新安晚报》。他上网搜索自己的名字,结果发现自己的故事被多家网站转载……连日来,作为献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礼,在由新疆都市报社参与承办的"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中,像艾力亚尔·艾则孜这样在内地的新疆人,正通过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地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综述在国内舆论界声望日增的世界经济导报,正在着力呼吁理论和意识形态的突破。近期来,该报多次载文指出,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只讲发展,不讲突破,理论上找们也讲扬弃,可实际上稍有突破就遭非难、打击,希望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政治气氛,允许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意识形态有所突破和扬弃。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相约了足足有半年时间的访问。胡老师(我一直这样称呼他)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一会儿到武汉,一会儿上北京。再不就是家里的工作太多,抽不出整段时间。他是个老报人,解放前就从事新闻工作,曾在我党领导下的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工作过,解放后在解放日报当记者编辑。1957年时,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导报社一隅,我访问了《导报》记者朱杏清。他那心田坦荡,富有时代气息的言辞,使我感到他是很有思想、很有见解的人。这位在新闻天地驰骋才五年、上海报界的新兵,以清新敏锐的笔触,给读者传递新时期的新思想、新信息,把人们感到“沉闷”的经济新闻写活了。朱杏清个儿不高,沉着而有精神。透过他深邃的目力,显示出他勤于思索。他的学历表里找不到“高等学府”字眼,六八届高中后,告别了他的求学时代。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他一度待业在家。青年人的进取心、求知欲,驱使他奔向图书馆,汲取精神食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一篇关于“三株口服液”夺人性命的报道致使三株集团在一夜之间轰然坍台:如今的“蕉癌”事件,又导致海南蕉农蒙受重创。在媒体的争夺受众“眼球”大战中,是否应该讲究最基本的道德——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博客世界的“两种经济”与三大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约翰·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理论入手,将其应用于博客现象分析。诉诸博客读者的阅读快感和表达欲望的文化经济,与通过有选择的运作以追求点击率和关注的金融经济相互作用,推动了博客世界的繁荣。通过对“炒作”、“符号暴力”、“实名、匿名、昵称”三个逐层深入的具有代表性的博客文化现象的分析,揭示这些现象之下“两种经济”的运作与影响并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9.
“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平  王子毅  董朝 《今传媒》2009,(12):16-18
一、贾君鹏事件:新媒体“媒介事件”的典型文本1.“媒介事件”的概念演变:从卫星电视到新媒体1992年,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陈涵  罗梦  李华 《新闻知识》2012,(2):49-50,45
《世界新闻报》的“窃听门”事件轰动全球,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舆论监督,即“揭丑”是“窃听”的目的之一.不止《世界新闻报》如此,许多传媒在信息资源争夺愈加激烈的今天,为获得阅读率和收视率,践踏新闻职业道德.本文着重研究“窃听门”事件给传媒舆论监督的启示,并对传媒舆论监督的未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