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提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效果的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角色,由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探索、主动地发现、主动地评价,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教学效果。一、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2.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如何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只有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将所学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其主体意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华 《西藏教育》2009,(8):35-35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目前《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社会生活智慧,而是枯燥的道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各方面的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实践有效的课堂评价激励机制能提升《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一、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激励性评价是“教师在道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增强成功愿望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最好的引导启迪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真情融入,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激情,产生兴趣。而激情的传递则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意境,"触景生情"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整合学科。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机整合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我们要重视对它的应用和它在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索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深化理解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道德素质以及安全意识等,是孩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近年来儿童安全事故频发、青少年犯罪率提升,中小学生道德、自我保护能力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使得如何通过加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这一关键环节来科学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了教育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针对福建省该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区域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有益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益于群体认知和合作的鲜活的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笔者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思想为指导,从以下六方面阐述如何减负提质的策略研究:(1)关注学生生活,课堂更富生活气息;(2)利用网络环境,使学生能寓教于乐;(3)内容主体多元,让品德评价活起来。借此,推进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也会使品德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根本目标的,它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启迪学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转变。思维可视化技术能使品德与社会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提升他们的辨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德育和心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菁 《湖北教育》2010,(3):27-28
《品德与社会》是直接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一门课程。因此,借助《品德与社会》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会学生生存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信、自律、自强的品格。笔者结合华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单元《吃得更放心》一课展开教学,有效地渗入生命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一、认识社会现象,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1.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培养主动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品德与社会》明确要求,课程需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主体人格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通过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下面就《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一、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参与能力会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层次性。只有建立在他们自己能观察到的、感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学会求知,学会发现,学会做人,从而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多种能力,既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以往,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忽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童话城堡》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创作之  相似文献   

18.
韩忠幸 《广西教育》2011,(7):20+34-20,3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学生缺少思考和自我内化。这样的课不利于学生性格的养成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有效教学"大背景下,基于对小学品德教学"以生为本"这一主体理念的再度审视与思考,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品德教学应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对照、自我分析,自我规划、自我鞭策、自我体验,自我督促,自我评价等。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有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情感教育法、因材施教法、社会实践法、品德评价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