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粱万美 《云南教育》2005,(25):14-15
在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由于片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算法多样化”而走入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标准》将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了三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种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标准》中还明确提出了其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1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行,我国的数学教育步入了"新课改时代"。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践和探索。作为亲历者的您,在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疑难和困惑?您是怎么处理的?您认为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当前,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阶段。"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所确定的新课程的十个基本理念之一。与此相对应,《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要求教师"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并指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1]。国  相似文献   

5.
陈钢 《考试周刊》2008,(50):47-47
面对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面临教育史上这样一记改革的重拳,面对教育模式的根本变化,作为新课程的施行者的教师,应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和评价方式的权利。这一切都要求数学教师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倡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低年级起就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具体目标中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必须改变学生原  相似文献   

8.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数学文化”的突出强调无疑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这一主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以下简称《解读》)已做了不少专门论述,但从理论的角度看,仍有不少问题需做进一步的思考勺分析.以下就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引起广泛关注.从而能对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解决问题”是指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程改革以后,《数学课程标准》取消了“应用题”的提法和独立成为知识单元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新教材将数学问题融于对话式的语言、生活化的情境之中,倡导以“学习活动”为教学主线。经过几年实践,教师们对于《数学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实施进行中,课程改革要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不仅继续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且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奠定基础。”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课程,教师不但要积极的去适应,更要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频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根据这一“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进入实验区,这就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由于新“标准”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具体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向施教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教材将陆续投入使用。为了加强数学教学的前瞻性,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笔者愿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梁坚 《新课程研究》2009,(9):18-19,3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综合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课程的综合化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综舍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化。本文主要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实验教材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单元,而是以“解决问题”这一目标贯穿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大学习领域中,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具有挑战性。可喜的是,红河州参与课改实验的教研员和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解决问题”这一目标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了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本刊编辑部与红河州部分教研员、教师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要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文化”教学的认识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数学文化”的强调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实践新课改,体验新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数学文化”的认识和在教学中的实施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近年来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索的结果。随着《标准》的公布 ,以及按《标准》编写的数学教材进入实验阶段 ,表明数学教育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次数学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启动最早、研究时间比较长的学科之一。《标准》中体现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提出的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确地理解…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行,我国的数学教育步入了“新课改时代”。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在量上的区别,是研究函数的工具,在历次教材改革中都作为中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一直被保留下来.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与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对“不等式”这块内容进行了调整,课程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就《标准》必修模块数学5第三部分“不等式”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关注点、内容处理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设想和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材的编写建议“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和“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一条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选修课程中开设“数学史选讲”.这说明数学史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对数学史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很多研究者著文作了论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认为:  相似文献   

20.
自学《中学数学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第二单元“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的关键是需要体会《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在陈述方式方面的变化与创新。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了解和学习教材第25~第41页的“附件”,同时要对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与课程标准的创新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本单元的学习,读者可参阅《走进新课程》第四章。一、自学重点第二单元“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