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学过程1、导入——调动气氛这节课的导入,是以学生的最近认识发展区——上节课学习的仰角、俯角知识来设计过渡.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仰角、俯角的知识,请回答:问题1如图1,甲看乙的仰角是60°,则乙看甲的俯角是多少度?(展示课件)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它有没有围绕目标进行最优化的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完成语言的学习,在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话题1.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两篇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和《雪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花瓣飘香》。2.师生同写课题。由于“瓣”字比较难写,教师重点指导书写。3.感受课题中的优美意象。我们常说花儿飘香,课文却用“花瓣飘香”做题目。我想,花瓣飘香的景象一定是非常美的,非常富有诗意的。…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教过六年级“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前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已经有了不少了解,这种“已有的知识诅咒”往往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学习激情与探索欲望。如何基于学生的前概念先破后立,让学生深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呢?我们设计了“造圆术”这节单元开启课。一、设计思考这节单元开启课的设计理念,是以“造圆”这一主题任务为主线贯穿,  相似文献   

4.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了平面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上课伊始,教师由一次动物赛车引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为学生创设了“…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     
中考已迫在眉睫.全国各地的初三学生都已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在这期间我们恰巧收到了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李佩劼老师的教学设计?每问笔窃亩晾斫獾慕萄?李老师突破了传统阅读的教法——教师讲解学生单纯阅读的教学手段.采用了设问、图片、讨论、写作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解的部分占整个教学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围绕学生生活实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为第16单元以复习为主.所以李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希望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给各位英语老师在复习课和阅读课的教学上有所启发,同时我们也热切期待广大英语老师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在讨论和借鉴中完善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1.依附语境,识记生字。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游戏、猜字谜、随机组句等形式学习生字,将识字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始终,让学生边朗读边学会生字的读音和字形。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感情。3.目标整合,训练语言。语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发展语言。在感悟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利用文本中的空白,训练语言,积累语言。课前准备1.课件(句子、图片、水的变化过程)。2.云、雨、雹子、雪的图片及头饰。3.课外阅读材料——《水的脾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7.
8.
在学习数学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数学教学设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节高中数学函数概念课.人教版中的三个实例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这节课选用苏教版教材中的三个实例,让学生容易理解.整节课以"问题"为驱动,带动学生思考,使函数概念的形成显得自然,进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学研究目标预设1.创设意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精彩片断。2.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品味重点词语。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表演课文片断。2.凭借语言材料,领悟深刻道理。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争论的故事》。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谁和谁为什么而争论,结果怎样呢?[设计意图:语言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进一步明白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3.说得真完整,你们瞧,他们来了。(播放课文录象)[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遵循《新课标》有关由浅人深的原则,以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让学生在背中积累语言,让学生在学科的融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其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学棋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3课. 一、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学棋》(生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请同学拿出练习纸听写,默写的词语就藏在下面一段话中,是老师读两遍的词语.认真听,把字写端正. 师读:"秋是一位下围棋的(能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有两个学生拜秋为师,跟他学下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成为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生学习时经常走神,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默写的词语,读两遍.) 3.对照大屏幕,错的学生下课订正. (点评:让学生听句子,默写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生字,又帮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上课了,如何使学生迅速地把兴奋点由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设计一个精彩的开课。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开始,教师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揭示课题,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知的探索上。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师首先说明今天将学习一个新知识——角(板书),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探、问、思、议、悟,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学习,发展能力.本文以"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一)"这节课的教学实录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一、教学实录(一)导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将对平行四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本节教学力求回归本质,紧扣文本,通过反复朗诵涵咏和多重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曹操对话,师生共同对话,来理解诗意,把握情感和主旨,学习写作手法,获得审美体验,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志向。本节课要突现两个教学思想:一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技巧,使学生学习本诗后能举一反三。二是让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学会体验、积淀和建构。曹操是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需要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思路 本课结合第一课时学过的短语,教学“Are you helpful?”“What can you do?”“I can…”“You’re helpful!”并能在情景中运用。这几个句子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如果把该课上成一个简单的会话课则会显得非常单调。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结合本学期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短剧化?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将这节课设计成一节短剧课:以“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为模板,把对话融入其中,拓展本课教学内容为The Granny& The Fairy。通过学习和表演短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让对话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想象、更富有意义,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下面是本人编写的短剧材料: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在重视家常课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对研究课的案例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教材为根,把准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过程;以反思为果,提升教学价值。一节真正研究的研究课,就是让思想经历蜕变、让课堂走向完美的过程。我们应把握好每一次研究课的研究机会,让案例研究成为我们教师的职业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节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基于以下几个关于进行“教学设计”的假设:第一,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第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第三,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始于目的,终于评价。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设计一节  相似文献   

18.
在圆的面积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在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理解“推导过程”对掌握和应用圆面积公式有很大帮助作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操作、观察、表达”这三步为学生的学习程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一难点。下面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片断。 让学生把自制的学具(一个圆形纸板等分成16份,用红蓝颜色各涂8份,也可分得份数多一些)摆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共听了46节课。我感觉,美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玩中做、在做中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他们关注得很少;经历过程、掌握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等,他们却关注得很多。——语言课,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节一年级的语言课的知识目标大概是识记一些单词。其他目标是教会学生交流。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唱歌《找朋友》,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学会我是  相似文献   

20.
刘世辉 《江西教育》2006,(18):40-4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课。设计意图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字为切入点,让学生在音像展示的真实情境中,在课文生动凝练、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受到心灵的熏陶,使自身情感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与作者情感的脉搏形成强烈共振,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一、视听冲击,在历史情境中激情1.教师激情渲染: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知道了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这节课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