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精选数学作业题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要精选数学作业题?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 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数学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虽然一学就会,但是不够深入透彻,容易遗忘混淆。那么,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取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在猜想和验证中获取学习经验数学学习往往是由一些大胆的猜想开始的。比如在认识圆周率的这节课上,我们就可以还原数学学习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及经验,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不对枯燥乏味的数学产生厌烦和为难情绪,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家庭或幼儿园走入学校,对游戏和生活中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抽象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乏味的,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8,(9)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因此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就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金立华 《小学生》2012,(9):24-24
新课标强调,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若能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必将促进数学与生活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  相似文献   

6.
数学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它体现了人们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在许多小学生心中,数学是枯燥无趣的,而对小学生而言,什么样的数学观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数学什么样的态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数学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重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创设新型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三新"。一、教学理念要新理念决定实践,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受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学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相似文献   

8.
数学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它体现了人们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在许多小学生心中,数学是枯燥无趣的,而对小学生而言,什么样的数学观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数学什么样的态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数学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重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就会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也不理想,所以从学生新人学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更是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而这些"动态的数学观",如果教者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就会无法真正将其作为数学教学关注的目标,更无从考查学生是否积累了有价  相似文献   

11.
数学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希腊以来,数学哲学就试图诠释"数学是什么".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数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任何从数学的某些特征对数学进行的描述都是不完善的.它们要么过于狭窄,要么过于宽泛.数学是关于模式而不只是关于数或形的科学.数学观与数学教育活动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数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长时间的行为会形成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见,对习惯的认识,可小可大。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起步阶段.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义重大。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会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呢?在此.我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或内心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样的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后天的引导和激发。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并利用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或过程主动去了解、探求的心理倾向.若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数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影响数学学习的动机和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向.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他们就会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呢?下面就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数学来源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直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巧妙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来源于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又决定于教师正确地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虽"教不定法",但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都应遵循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要建立在他们的数学前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数学前经验作为基础,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无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何完美,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有趣,学生如果没有前经验作为基础,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莫过于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乐学之下无负担",倘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兴趣和习惯,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寻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傅世球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7):18-20,23
数学教师与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与数学观,不用心理解,既容易遗忘,又不便于记忆.更会出现"四部曲":"(教师)一讲就‘懂’,一丢就忘,一作(题)就懵,一点(拨)就破."追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教师讲解不得法,其二是学生学习不真正理解,其三是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脱节.1数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从学习的主体——学生而言;教育家威谦说:"平庸的数师是叙述,好教师是讲解,优异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