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内在兴趣的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演变为被动式。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能停留于变换学习形式等外在层面,还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将兴趣之源输送、注入学生的内在血液中,从而真正从内在意识深处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一、在链接生活中优化语文学习策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提出"语文教学三堂课"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所讲的"三堂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三节课,而是将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三个部分,能够使学生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归纳到课堂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尝试中学习。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见,有兴趣做基础,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才会更加乐于学习。在我们的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如果想要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便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通过语文学习收获知识、体验乐趣,成功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热情,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常常感到要想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阅读"活动。"综合阅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课程,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领域,它与过去的语文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即语文。"即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综合阅读"在方式上关照并尊重学生个性、兴趣  相似文献   

6.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著名的教育观点,语文实践活动要成功,必须要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到制度化的保证,再加上教师必要的指导,从而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努力点燃学生"心中之火",让"要我读"变成"我想读"、"我要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一、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同时,兴趣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较好的情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有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只有认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创设情境、恰当地利用直观教具等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陈素珍 《考试周刊》2013,(52):33-34
<正>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生活的地方。语文学习是最复杂最富弹性的,它与生活的外延几乎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丰富。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大讲堂,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元素、布置生活化作业,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刘小芸 《考试周刊》2013,(73):40-40
生活情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学好语文,同时也启迪学生真正获取语文知识与能力的途径,不是教材而是生活,生活是学习语文最经常、最有用、最重要的课堂。换言之,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语文与生活"被列在"练习"之下的原因。因此,唯有架起语文与生活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寻找文字中的生活元素,采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会知识运用。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研究有效地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将语文教学根植于现实生活,即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中注人现实的生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语文学习的内容,加深、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并真正地受到教育与启迪.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的驱动,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相对缺少乐在其中的感受,无法真正理解学习的真正内在价值。好的课堂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自身的求知欲出发,乐于参与课堂探究,能够主动跟随教师的脚步,对于学习结果有所期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本文围绕"激发兴趣:语文教学活力的起点——浅析小学语文激趣教学方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内容源自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就不存在语文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大量普及与应用,其中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着重强调语文的现实性、多样性、功能性、人文性、传承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元素与语文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生活发现语文知识,以此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使学生养成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崇拜语文以及珍惜生活等思想情感,让学生怀揣对语文的崇敬之情去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6.
白霞 《甘肃教育》2014,(20):54-54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让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把对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转换成对掌握语文知识内在规律性的探索,把对语文学习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理性认识,并把这种活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即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提供多边交流的教学平台;拓展思维空间的教学实践;体悟人文精神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能积极主动,学得轻松快乐,且有成效。愉快教学法的模式,就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愉快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尝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使之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一、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