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有其特质,文有其特点。就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每一个文本都有着与其他文本不同的"这一个"。正是"这一个",决定着文本的生命,决定着文本的价值。如果我们忽视文本的独特性,就会让文本失去应有的价值而淹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为此,我们只有基于每个文本的"这一个",才能给学生创造出许多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在解读文本时必须关注作者原意和文本意义,然而在实际阅读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冒出一点"过度诠释"。如何准确、深入、透彻地品味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意蕴,深切把握到作者的体验,关键在于抓实文本"零信息"。任何文本都有其意义,即作者想要借文字的力量反映的某种"精神",大到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社会现实,小到反映个人内心情感。只是"精神"虚无缥缈,这就需要我们凭借文本语言来抓住它。但在平时的阅  相似文献   

3.
田浩东 《现代语文》2004,(11):17-17
散文是最见性情的文本样式,在与读者坦诚交流与对话中,作者将他的性情展观给读者品味,读者可以从中品味散文的"真",即作者感情的真,性情的真.情感内涵及其表现手段是散文解读的重要层面,它向读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创立解释学文论的加达默尔说:"某个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解释的对象,这已经意味着该文本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认为,在读者与文本的平等对话中,文本不是一个纯然客体而是一个准主体,它向读者提问并回答读者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与这个准主体的对话与交流中,深入到文本情感层面发观问题,透视情感内涵.及其表观手段.与文本、作者交流回答这些问题,是文本解读的关键点.有"人",指在情感层面发观问题;有"出",指就有关情感问题解读其内涵与表观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作者意图在文本解读中到底如何处理已成为一个难题。一方面,国外的"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都已证明作者意图不能作为文本解读的依据,且这两种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和语文界都已经得到认可,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分析文本要联系文本创作意图在中国传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孟子首创"以意逆志"的解释方法论,这是中国古典解释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觉理论意识的心理解释方法论,它与"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建立起文化经典解释方法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即便今天,它对于语文文本解读仍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评判价值。那么,到底如何来对待作者意图呢?我们有必要先弄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1叶老告诉我们,在对待文本时,不能"不求甚解",浮浅疏狂;一字一词都"未宜忽",要潜入文本,"悟"出字词背后的"神",摸清作者思路,沟通作者心灵。所谓文本细读,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字词的细读,这个"童子功"对于学生学语文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形象被人们作为官僚主义典型进行解读,这实际上是由于小说主人公之一的林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的"内部视角"和评论者庸俗社会学文艺理念的"外部视角"交织下的"双重盲区"造成的历史性误读所致。突破这"双重盲区",以审美态度对小说文本重新解读,就会发现一个迥然不同的刘世吾,体味出表层文本下所蕴涵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巨大的审美价值。这又恰恰得益于林震的"内部视角"对生活的忠实记录。  相似文献   

7.
<正>"文本解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基于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以及感悟能力,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文本解读"是学生基于当下的社会体验的个体化的体悟过程,不是一个还原文本创作的过程,也并不存在唯一的终极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合时的、个体的,其中,人性立场应该是坚守的价值维度之一,文本解读要引导学生达成对人,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8.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作品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留白"艺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文本,寻找文本的"空白点",利用"补白"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追寻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补白"不当,就会画蛇添足,徒劳无益.  相似文献   

9.
当前,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太关心语文,不够关心儿童;我们太关心教法,不够关心学法.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在课堂中相遇、联系、碰撞、融合,而课堂教学的价值却是由学生的"儿童特征"决定的,即"儿童本色",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尤其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是否契合儿童特征,是否具备儿童本色,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每一篇文本背后都站着一个作者,要想和文本更深入地对话,通过了解作者不失为一条佳径。课堂教学中,融入"作者简介",让学生走近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体悟作者的情感,点燃思维的火花,让"作者简介"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生出别样的美。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句话说明了诗文里面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思,包含着作者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阅读者要根据文本内容体悟出作者所反映出来的意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或建立交会点,方能"读懂"诗文,参悟出作者的本意。新诗的阅读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善于"披文入情",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诗歌意蕴。教学时,我们不妨采取如下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尊重作者的主观思想,重合作者的精神世界,对散文进行合理的文本解读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反复研究学习,进而准确掌握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纠正当前散文教学误区的关键所在。我们如果能够接受内容决定方法、"教什么"决定"怎么教"这样的基本原则,那么就应该承认,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散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感觉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总是很肤浅,总是不能透过文字触摸到作者的"心",为什么呢?其实,每一篇文章在创作之初都包含着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包含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当作者把文章写完,自己也随之消隐了.而我们要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创作意图,就要凭借与作品中语言文字的沟通.但语言文字又有着多义性等特点,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中,语言文字的含义又有所不同,这无疑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现代语用学告诉我们,影响"语用"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语境,那我们能不能从语境这个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思辨性阅读,基于文本细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项脊轩志》教学中,还原文本将作者和作品放回历史节点,解读会更合理、更深入。以细读为基点,思辨性阅读教学就有了设计的灵感。两个教学环节——"文本还原,探究作品主旨"和"指点方法,建立理性态度",都是基于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刘云生认为,阅读有三种境界,一是从文本上"飘过",即只是就文本所提供的话题作一些无谓的讨论,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去阅读;二是从文本上"滑过",即只了解了文本表皮的内容,比如知道文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一处什么样的风景;三是在文本深处"穿行",这一层次的阅读,读者进入了文本的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要想达到第三种境界,教师成功"主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入选沪教版、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多种教材,这篇文章展示了底层人的善良人性,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我听过很多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观摩课,每节课基本上都是先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老王的"苦"与"善",接着从描写的角度品味老王善良的心灵,并探究作者"愧怍"的原因,最后拓展延伸出要关心社会底层人物的主旨,这样的课初看水到渠成,但往往在探究"我"为什么"愧怍"时力不从心,只能浅尝辄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就文论文,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的"心",更没有走进作者的"心".  相似文献   

17.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充满动感,富有童趣,既新颖又开放,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解读文本呢?一、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从作者的视角,把握文本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的解读偏离文本或曲解文本时,在学生的解读偏离社会价值趋向时,教师必要的、科学的、智慧的价值引导却消遁缺失。于是,教师要试着透过这"开满鲜花的月亮",审视着课堂教学的"泡沫现象",感悟着"多元解读"的实质,追寻着简约而丰满的阅读教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生活中,诸如图表、图画、清单、说明书等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尽管直观、简明、概括,但都离不开它"不连续"的基本特点.阅读这类文本的任务就是使之成为"连续"的文本,其根本的价值取向仍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很好的阐述,并指出:从"非连续性"到"连续性",涉及方方面面,就教育心理角度而言,想象这一超越时空的学习心理起着桥梁与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堂阅读课的成败.文本解读内涵丰富,方法多样,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无论如何解读,其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阅读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这就是所谓的阅读教学中的"儿童味"的问题.而如何解读文本来体现"儿童味",又是一个大的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即"选择性解读"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