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情境"生活味"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弄巧成拙,过多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在数学课中失去了其数学的本质,丢失了"数学味",使"生活味"主宰了整个数学课堂。以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先讲述了教师应如何调制数学教学情境的"生活味"以及如何保留数学教学情境的"数学味",最后有效地融合"数学味"与"生活味",创设出高效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味。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好数学味与生活味,使数学教学既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缺失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使数学味和生活味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超越.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但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数学生活化不是用"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实现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可以说,数学课堂是"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广大数学教师都积极投身数学教学改革之中,认真学习新理念摈弃传统课堂的种种弊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渐渐地数学课堂似乎变得:"生活味"越来越浓了,"数学味"越来越淡了.本文基于数学教学中"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的关系谈一下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对新课改有所裨益. 一、创设"生活味"不能喧宾夺主,让"数学味"醇香浓郁.  相似文献   

5.
“三味”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是数学课堂的原味;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和灵性,“生活味”是课堂教学的调味;数学知识背后蕴涵鲜活的文化背景,需要适时而又有效地渗透“文化昧”。只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融合,才能构建“三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句话明确阐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同时又说明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回归到"数学味",并重视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活味",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但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绝对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时强调实践,处处联系生活,甚至用"生活味"取代了数学教学应具有的"数学味".作为一节数学课,究竟该如何把"生活味"和"数学味"融为一体,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里试图借助两位教师对<认识人民币>一课的不同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部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花样多多。在诸多的因素融入课堂之时,不难看出生活味、语文味、信息技术味越来越冲淡了应该有的"数学味"。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话就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怎样让数学课的"数学味"更浓些呢?结合听课调研的一些情况以及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朱怡虹 《生活教育》2014,(13):61-62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体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文从挖掘生活素材,设计数学提问;理解生活情境,凸显数学思考;链接生活经验,发展数学素养三个方面探讨了有效结合"数学味"元素,寻找适合的"生活味"元素。  相似文献   

10.
黄云  邓玉辉 《中国教师》2008,(23):23-24
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不可避免地,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走入了"生活味"过浓,"数学味"缺失的误区中。"生活味"过浓直接导致了学生陷身生活中无力自拔,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弱化;过于"生活味"成了当前数学课堂中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段有些数学课堂的生活味越来越浓,数学味反倒显得有点淡。如何调和好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的比例,使数学教学既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味道,也不缺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潘智 《生活教育》2014,(1):67-68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重要还是数学化重要,一直是课改以来的争论焦点之一,还有的研究学者提出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观点。不论哪一种理论,笔者认为都要从课堂、学生的角度加以认识:数学味与生活味都是课堂中需要添加的味道,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及适当的操作,在"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架起一台适宜的天平,让教师、学生和课堂都达到一种平衡,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策划人语:"学科味"与"生活味"一直以来就是课程实施的一对主要矛盾。"学科味"是由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积蓄而成的,它是学科教学的本质,是学科教学个性的体现。语文学科有着自己的"语文味",数学学科有着自己的"数学味"……不同学科的"学科味",展示着不同学科的价值和特征。由于学科知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或自身的矛盾运动,因此,新课标提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理念,积极倡导学生在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并形成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味"。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的数学课上得越来越精彩纷呈,很多教学方式都被搬到了数学课堂上.但是小学段有些数学课堂的生活味越来越浓,数学味反倒显得有点淡.其实,数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比例应该恰当,生活味浓了,会减少数学的严谨性;生活的味道淡了,会显得数学课非常严肃,所以,二者的关系应该处理得恰到好处.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我发现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生活教学理念的重要价值,提出了数学课程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的指导意见。但在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教学误区,极大地制约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效开展。因此,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生活味"与"数学味"并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刚 《甘肃教育》2010,(11):31-3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连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生活化,而忽略数学化,使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调和好“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的比例,使数学教学既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味道,也不缺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断地推行,高效课堂的模式日益更新。数学课堂渐渐成了学生的舞台,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以活动为中心等理念深入教师的心。可是反思、审视我们的课堂,一味地夸大生活和活动的作用,反而会让数学课堂的"数学味"缺失。我们不能让"生活味"取代了数学味,也不要让"活动味"掩盖了"数学味"。如何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还原数学味呢?一、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特级教师蔡宏圣提出:一个没有数学知识储备的教师,上出的数学课肯定没有数学味。在课堂上,教师无疑是主导者,在建构课堂时以本身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理性的学科,若教师没有把握数学的本质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课堂教学时过度夸大"生活味"和"活动味",数学课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学"活"的知识,教"活"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活学知识,活用知识,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充满浓浓的"生活味"。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情节具有现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超越。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但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数学生活化不是用“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实现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可以说,数学课堂是“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