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最后一句话:"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有位教师这样展开教学。生1:老师,什么是"竞相开放"?师:(欣喜)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解答?生2:竞相开放就是开放的意思。生1:那么为什么不用"开放"而要用"竞相开放"呢?生2:(不等老师说话,补充)因为"竞相开放"是成语。  相似文献   

2.
[片断]师:如果你是蒲公英的种子,你会到哪儿去生长?生1:如果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我会选择沙漠。师:(一愣)为什么呢?生1:因为在那里可以得到许多宝贝,即使死,也是快乐的,我也心甘情愿!师:你甘愿为你的追求而献身!生2:要是我能成为蒲公英的种子,我会去波光粼粼的湖泊。因为湖泊不仅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第五册《蒲公英》一课,写两颗蒲公英种子,没有听从太阳公公的话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而是自作主张飞往沙漠、湖泊,结果,被晒死、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在“精读品味”环节,学生对那两颗蒲公英种子的死特别感兴趣。片断一:【责备】都是风的错。生:老师,既然蒲公英洁白的绒球“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那其中两颗种子怎么可能自己飞往沙漠、湖泊里去呢?师:看来,你理解了“随风飘荡”这个词。的确,蒲公英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反思】学生熟读课文后认为决定蒲公英…  相似文献   

4.
<正>【课例描述】片段一:政治权利初体验师:请看,这是老师刚收到的选民证(图一)。猜猜看,这说明老师享有什么权利?你们拥有这一权利吗?生1:选举权。我们没。师:这一权利属于公民的哪一项权利?为什么老师有而你们却没有呢?生2:政治权利。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具体是什么就不清楚了。师:不错,大家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公民还享有其他哪些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5.
<正>一、围绕数学本质,顺势而为,推进思维不断深刻下面是《分数的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师:(神气地往学生面前一站)认识吗?老师能用自然数来表示吗?生:用"1"表示。(板书1)师:除了我,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来表示呢?生:一群人。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80~81页。教学片断犤片断一犦开放的导入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认识了哪些数?生1:小数,分数,整数。生2:奇数,偶数。生3:质数和合数。生4:(大声说)还有循环小数呢。师:谁能举一些具体的  相似文献   

7.
一、设置游戏对比,让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教学片段: 电脑分别出示: 师:猜猜看,下一个是谁? 生1:灰太狼. 生2:红太郎. 电脑出示: 学生(不约而同):黄老师! 师:挺难猜的吧!还想猜吗? 生:想! 电脑出示: 师:猜猜看,下一个是什么? 生(齐):红灯笼! 师:再下一个? 生(齐):紫灯笼! 师:再下一个呢? 生(齐):绿灯笼! 电脑依次出示: 师(故作疑惑):咦,这次怎么猜得这么准啊?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节讨论交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生:什么样的桥?生:哪里的桥?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PPT1: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  相似文献   

9.
《掌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课)片断一师: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以前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吗?后来呢?分别用一个词来说说。生:自卑、文静、忧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选择其中一个来写。(板书:忧郁)师:后来的英子变得怎样呢?生:活泼、开朗……(板书:开朗)师: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生: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移动生字卡片"鼓励"至板书中)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谈话导入)师:谁听见了刚才报幕的老师说我姓什么?生1:你姓齐。生2:你姓于,叫于老师。师(板书):于永正。师:你们能不能笑眯眯地称呼我?生1~5(笑眯眯地):于老师。师:你们还可以叫我什么?生1~10:于老师、于永正老师于爷爷……于伯伯于永正先生(shēng)师:是啊,我比你大,我是先生(shēng),你是后生(shēng)。(学生被逗乐了)我是老师,应该叫我先生,应读轻声先生(sheng)。师: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生沉默了片刻)生1:于永正。师(拉着这名学生的手):到!终于有勇敢的站出来了。(生1激动得满脸通红,乐得合不拢嘴)师:叫我于老师、于永正老师…  相似文献   

11.
师:上节课,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篇以"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生:寓言故事都含有道理。生: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  相似文献   

12.
[片断]师:第一次和咱们六(1)班的同学在这么大的会场里上课,刚开始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可现在老师有点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想想看,老师现在可能担心什么呢?生1:我认为你是怕我们表现不好。生2:老师可能是担心上课时候会出错。生3:我觉得老师可能会觉得我们上课时候会有些紧张。师:这样吧,老师就直说了,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简单,就一个字——张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不会“玩”,(原来是这样。早知如此,何必“担心”。)会玩吗?(“会.”这是每个同学心底发出的声音。)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白纸,如果…  相似文献   

13.
过程一“:读”近文本师: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这篇名作,也禁不住想放声高吟一回,愿意听吗?生(众):愿意。师: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不要笑话老师的太投入哟!(师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呼喊,时而奔放。生听得如痴如醉。)师:谢谢!怎么没有人笑呢?老师读得真的那么感人吗?生1:我笑不出来,心里沉甸甸的。师:你认为苏轼面对伤心和痛苦,仅是伤感流泪吗?生2:不,他后来变得豁达了。师:你们的感悟能力非常强。现在让我们先来齐诵这首感人肺腑的词。过程二“:读”进作者师:苏轼写这首词是什么时候?生(众):丙辰中秋。师:既然是中…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课前谈话生:同学们,黎老师想给大家说三件事,可以吗?生:(乐意地)可以。师:几件呢?生:(伸出三个手指头,齐声回答)三件。师:黎老师怕忘了,就写在黑板上。(板书:三件)师:第一件事,起立,小板凳——生:进桌底。师:向后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生: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师:  相似文献   

15.
师:小朋友们,吴老师带来一个大盒子,你们猜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呢?生:里面有东西。师:你猜对了,里面有许多许多的球。老师想请小朋友到前面来摸一摸,可以吗?生:(齐)可以。(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来闭着眼睛摸球,摸了两次都是橘黄色的)师:如果再摸下去,想一想,会是什么颜色呢?生:是橘黄色的。(后面的小朋友又摸一次,果真是橘黄色的)师:如果再摸下去呢?生:还是橘黄色。师:你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生:橘黄色的球。师:球都是橘黄色的,这是你们的猜想,咱们看一看是不是这样。(让前面的小朋友把球一一掏出来,结果全是橘黄色的)师:这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再现:(苏教版第九册《艾滋病小斗士》) 师:谁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生1:"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词语呢? 生2: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师:那请大家查字典,谁找到了告诉大家.(片刻后) 生3:老师,我找到了,就是"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师: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吧,请大家将这个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相似文献   

17.
[片断] 师:第一次和咱们六(1)班的同学在这么大的会场里上课,刚开始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可现在老师有点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想想看,老师现在可能担心什么呢? 生1:我认为你是怕我们表现不好. 生2:老师可能是担心上课时候会出错. 生3:我觉得老师可能会觉得我们上课时候会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18.
第一课时:想象画意促表达 一师生交流 师:请问你们老师姓什么? 生:我们老师姓"杨". 师:我在来的路上琢磨,五(4)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模样呢?我写了一个片段,大家看像不像你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担任一个同课异构活动的评委,连续观摩了四节《识字5》课堂教学,某些镜头让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师:第一组谁来读? 生:寒流、大雪、北风.(生在读到"大雪"时眼睛一亮,声音明显提高) 师:你们冷吗? 生:(面面相觑)不冷. 师:对,这样读,怎么会冷呢?谁再来读?(生不敢举手) 师:听老师读.寒流、大雪、北风……(老师压低声音,拖腔带着颤音)冷吗?  相似文献   

20.
高放 《学子》2013,(1):52
一、尴尬——浮于表面,我们焦虑1.在组织教学"秋游回味"这一课时师:同学们,秋天美丽吗?生齐:美丽!生1:(举手)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秋游?生2:是呀,老师,不组织秋游我们怎么回味呢?下面学生纷纷议论起来。师:这个我也不知道。……(后记:由于以往一些学校在组织学生秋游时,曾发生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教育部多次严令各地学校确保秋游安全,学校为了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大大减少了学生集体秋游的机会。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那绝对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