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燕 《师道》2009,(2):21-21
让学生直观感受1毫升有多少,强化认识1毫升的容量观念,是《认识毫升》一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材在此环节的安排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观察量筒里的1毫升水,初步形成1毫升的印象;然后通过滴管滴水的操作实验,让学生观察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从而让学生明白毫升是计量较少液体的单位。由于学校里没有滴管和合适的量筒,“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的操作实验肯定是无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生活实践、体验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生成、体验互动感悟这四步体验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理解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断】在学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前,我让学生找5种液体的包装袋(瓶或罐),记下它们的容量,并至少带一种到学校里来。第二天,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一番热闹景象。于是我让他们先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生1:一瓶鲜橙汁净含量500毫升,一瓶红葡萄酒净含量990毫升。一瓶伊利牛奶净含量250毫升,一瓶消食妥净含量170毫升。师:你说得真好!我听你说的每种液体容量都带有“净含量”,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生1:“净含量”就是指里面的液体容量,不包括外面包装的重量。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我问我爸爸的。师: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一、对立:思考缘起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替换策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倒推等策略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重要解题策略。教材编排了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是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量之间的替换,可以直接按照"1个大杯=3个小杯"的等量关系,将两个未知量统一到一个未知量(即"二元"变为"一元")。对此,学生  相似文献   

5.
“认识毫升”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升与毫升”中的教学内容。但教材配套的教具以光盘为主,学具中缺乏与容量、容量单位有关的材料,自备教具、学具也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往往无法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产生对“升与毫升”的丰富体验。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物观察中感知升和毫升的存在,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感悟升和毫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对容量、容量单位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构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陈露 《湖南教育》2002,(2):41-41
教学目标:掌握容积的概念,会计算容器的容积,理解容积与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改写名数;培养操作和测量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设计思路:由观察实心和空心的两个正方体实物,认识物体的容积,对计量液体的常用单位有升和毫升展开探索,再深入探究“1升是多少毫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课后再调查各种容器的容积。这些都始终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获取对“升”与“毫升”的认识,并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具准备:最大刻度为500ml的量筒一个,1L的量筒一个,1…  相似文献   

8.
本次暑期培训,收获颇多.感受最深的就是《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正确定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这理解起来很容易,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我不禁想起前年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赴灌南支教优质课展示活动时,我选择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这节课.这是一节概念课,主要是分四个层次来教学,一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周长,二是让学生探索一些测量周长的方法,三是让学生能够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四是让学生体会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而我在第一次试教时认为周长这一定义不难,学生肯定能很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时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上册教材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三年级下册继续教学分数,让学生认识到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五年级下册将再次认识分数,形成单位"1"的认识。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我们感觉到分数这一块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数概念,认识分数本质呢?借江苏省"杏坛杯"教学评比活动的平台我们再次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着力体现以下三点。一、丰富学习素材,关注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学生如何形成概念?是记忆还是感悟?在我们一贯的演绎概念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常常停留在字面理解上,很难理解其抽象语义。所以,对于概念教学能否改变演绎的方式,用归纳生成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  相似文献   

10.
一回答"能直接求"的背后是什么——顺坡而下,学生需要吗? (一)案例回放. 1.复习导入,思维驱动. 出示准备题:小明把700毫升果汁倒入7个相同的杯子,正好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师:会解决吗?怎么想的? 2.自主探索,学习策略. 师出示问题: 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容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2.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容积概念的建立,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容积概念的建立。教具装满沙子的长、正方体小盒子、容量单位、1毫升注射器、烧杯。教学过程一、建立联系,探索发现,明确内涵师:同学们,上一节活动课中,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动手制作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盒子,现在,这些小盒子里面都装满了…  相似文献   

12.
<正>"倍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相等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倍"的基础,所以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是核心任务。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经历了对本课教学  相似文献   

13.
"倍"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倍的认识"这节课便是学生认识"倍"的概念的起始课。通过课堂的观察和实践,我们需要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然后施以正确的教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概念,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认识面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并掌握了周长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几何概念,也是一次概念认识难点的突破。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面、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比  相似文献   

15.
李平 《中国教师》2011,(18):15-15
<正>原则上我是不赞成教师收礼的,因为"收礼"这个概念在当代社会更趋同于受贿、捞好处之类的概念,这在一个教师看来是无法接受的。我的概念里师生之间有一些纪念品互赠是可以的,甚至是师生感情好的一种体现。比如教师节会有学生给老师一张贺卡,这是挺  相似文献   

16.
"倍"概念的认识,是一个操作中的理解和理解中的操作、表述中的理解和理解中的表述的过程,是一个变化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共变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渐抽象、领悟实质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对比与抽象中把握了"倍"的概念,理解了"倍"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以往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教师通常会强调学生"说"的训练,通过单独说、相互说、小组说、指名说、集体说等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倍"的含义。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关键是要实现从形到数的抽象。于是,我把精力花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着力让学生体会、掌握"倍"的内涵,即"几倍"是指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一份数。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复习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另一是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综合,使之系统化,从而提高运用能力。我认为,后一个目的比前一个更为重要。基于这种认识,兹以一节课为例,谈谈“时刻”与“时间”的复习。这是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我在复习中是这样进行的: (一)通过直观,引出概念  相似文献   

19.
<正>1概念理解的过程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理解,为理解而教"成为现代教与学研究的核心.由于数学基本上都是概念组成的,因此在数学学习中"理解"主要是指"概念理解"."概念理解"的具体说法不一,比如斯根普认为,"对某个事物的理解,指的是将它同化进入一个适当的图式之中."(Skemp,1976)具体说,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把新学的内容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学习的内容概括进去逐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1].我认为"概念理解"是学生对所学概念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页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中例1是这样的: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如下图)。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面对教材,教研组教师一致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备课后,就进行了第一次执教。第一次执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