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和政策上的扶持,人们对体育锻炼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以高校为主导的体育产业越来越成为主体,市场经济对体育赞助,逐渐深入到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产业的范畴之中,而体育活动的开展又是高校体育产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企业的赞助与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存在共同发展。本论文分析了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开展的现状,企业赞助体育活动的状况以及对高校体育活动产生的影响,并对两者的相互发展进行了调研,为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活动与地方企业之间的赞助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我省普通院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宁波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赞助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宁波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赞助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了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赞助面临的发展契机,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运行机制,为促进宁波大学及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的体育赞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体育产业机构调整、体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扩大体育赞助机构的对外交流等措施来发展湖南的体育赞助事业,使体育赞助更好地为湖南体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的体育赞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体育产业机构调整、体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扩大体育赞助机构的对外交流等措施来发展湖南的体育赞助事业,使体育赞助更好为湖南体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体育赞助营销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使赞助的品牌走向世界,深入千家万户的有效平台和桥梁。体育赞助营销是建立品牌资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育赞助动机、体育赞助传播度、体育赞助活力影响力、被赞助活动的偏好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商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彩票业、体育银行业、体育健身业、体育用品业等11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奥运会为中国未来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的商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赞助的发展现状、高校体育赞助的短期和长久效益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活动和体育赞助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针对高校体育的未来的发展状况和我国高校体育赞助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为高校体育赞助的快速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赞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体育赞助树立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各大体育赛事和体育俱乐部如何利用体育赞助把体育产业搞得更为成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体育赞助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分析我国体育赞助的现状及赞助市场、定位、国家的税收及体育法规等存在的七大问题,提出相应的目标定位、赞助策略、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外资、完善中介机构和培养体育经纪人等对策,为我国体育赞助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体育市场的完善,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现状,分析了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化的趋势。接着提出了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推广对策:品牌的定位和形象的树立;吸引企业赞助;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加太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了体育赞助的概念及其对体育产业发展、赞助商的作用和所存在问题等,提出了开拓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决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作为一个高校的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学校之中。优秀的高校体育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反之则削弱学校的组织功能。高校体育将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高校体育的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在人才培养、体育设施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积极与社区体育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融合高校体育资源 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社区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提出应实现人力、物力的相互有效利用,从而推动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体教结合”应是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全过程的结合。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最佳模式。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有其内在动力,体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两个部门存在的分歧与困惑,提出建议,认为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的意义,以及如何选取民俗体育项目。认为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具有丰富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维护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等诸多作用。高校体育选取民俗体育运动项目时应本着能够体现鲜明民族特色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以及符合不同高校实际情况的原则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分析美国高校体育产业的运作模式,指出市场化的运动机制与专业化人员队伍的完美结合是美国高校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我国高校体育的竞技水平,使高校体育充满活力,就必须更新观念,引入商业化的经营理念,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下的体育叙事,不仅要阐发疫情期间体育事件及其社会意义,更应揭示不同体育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将对体育现实问题的思考转化为未来体育转型的应对策略。基于叙事的角度,以访谈的方式,探讨体育产业发展、东京奥运会延期、体育组织治理、奥运备战、居家体育、体育在线教学、体育中考等热点事件和话题。认为:①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在"转危为机"的话语下,应借助政府的积极行为,实现体育行业与体育产业的多层次融合,增强对消费端的刺激,提高体育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动力;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引发对中国体育赛事治理效能的思考,给奥运备战带来挑战,促使运动训练由传统化模式向集群化工业模式转变;③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脱域"空间,成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催化剂,引发体育教学、社区体育、群众体育活动方式的改变,形成自觉行为更高的群众体育"在地化"驱动模式;④在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促进文化与体育的互动与整合,深刻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阐述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产业化观念不够开放、产业化形式单一及产业化市场定位狭窄等问题,并探讨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提出了云南省体育产业目前应以体育旅游产业为发展重点,并对云南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发展重点、存在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昆明地区为发展龙头,大力发展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用体育旅游来带动云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我国体育产业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群众体育普及到一定程度,竞技体育形成一定的规模时,体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便变得更加密切,体育产业如何持续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点是文章研究的目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了如下结论:大力推进体育的产业化经营;在产业重组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加强体育人才培养,规范体育市场;树立和提高体育产业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