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本土音乐家对于传统"地方性"音乐元素的日益关注,西洋作曲技法与传统作曲方式的不断碰撞,中国艺术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产年代,出现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其中,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就是极为经典的一部作品。其第一乐章"谐——牧歌与对歌"以藏族民间歌舞元素为主导,结合"中西相容"的现代作曲手法,向人们生动诉说了川西藏区的民俗故事。通过解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及演奏要点,我们既可以深入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对藏族音乐元素应用于钢琴音乐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我国许多作曲家采用新疆音乐素材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疆地域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作曲家在保持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大胆地探索了如何使钢琴这件西洋乐器反映出民族音乐特色。文章分别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对新疆风格钢琴曲的创作特点进行举例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以及该作品的音乐特色,而且也可以为弹奏新疆风格钢琴曲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首中国风韵与异国音调结合,运用创新技法创作的成功作品,作品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饱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这首组曲在中国作品中加入了日本音调,创作技法的不同,创作思维的独特,表现出一种含有哲理性的意境。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特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性特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4.
《京剧瞬间》是陈其钢以京剧为音乐素材创作的两首钢琴作品中的一首,作为一首中国当代钢琴独奏作品,作曲家赋予其主题材料多元的音响形态表达,使作品主题在呈示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变奏的手法构筑两个京剧过门核心音乐素材。本文将探寻京剧"行弦"和"二黄"音调素材下具"有限移位调式"思维的独特音响建构方式,剖析作品多元的音响形态。  相似文献   

5.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音乐题裁多种多样,尤以民族音乐见长。他所创作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先生一生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小品,本文着重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更加清晰、全面地解读这首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6.
《春舞》是著名钢琴演奏家孙以强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钢琴独奏曲。作品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生动地表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文章通过分析作品的情感内涵、音乐要素及其体现出的民族意识等方面阐述作品《春舞》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希望对人们进一步理解、诠释该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就作品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钢琴作品创作的启示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变奏曲式是西方曲式学中一种结构形式,它以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通过"变"所演绎出来的多姿多色的外部形态、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趣而受到作曲家与演奏家的青睐.近些年来,我国钢琴作曲家运用变奏曲式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了不少具有民族神韵,中国气派的好作品.文章从分析研究几首钢琴变奏曲入手,探讨我国钢琴变奏曲创作的一些特点、思维方式,以期对钢琴变奏曲的创作有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三交响曲》是香港作曲家陈永华在加拿大修读博士学位课程的作品,作曲家当年身在海外求学,在积极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术的同时,依旧探索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并在创作观念与美学倾向上都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寄托。对此类作品进行细节性"内部"分析,对我们认识现代世界多元文化对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影响,梳理西方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了解作曲家成长轨迹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首交响乐作品的体裁、结构、旋律、音响、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我们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莉 《文教资料》2012,(29):73-75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66)是19世纪浪漫派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舒曼共创作了三首钢琴奏呜曲,《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首。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弹奏好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舒曼钢琴作品《交响练习曲》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分析,以及对音乐本体的旋律、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方面的研究,归纳出作品的音乐特征及曲作家的创作风格;同时从情感论的视角对作品的音乐美学内涵进行解读审视,透视出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11.
浅析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首即兴曲是舒伯特钢琴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舒伯特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从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主题、和声、织体等多方面初步探析了即兴曲的艺术特色,揭示出舒伯特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储望华是一位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他将自己的音乐实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借鉴西方创作技法并使之民族化,并且将个人独特的创作手法融入其中,突出表现了他作品浓郁的中国民族化风格.<春江舟影>钢琴曲,从它的曲式结构、创作技法、标题性音乐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文化等方面来看,这首作品具有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储望华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钢琴教学中的本质是探寻作品演绎的客观性、准确性、原创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层解读音乐历史是基础,定位作品曲式、风格是手段,探索作曲家创作思想是根本,而在钢琴教学中,研究作品音乐思想、培养学生驾驭、把握、表达作曲家音乐思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如海的中国钢琴作品中,优秀的地域性作品比比皆是,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给钢琴作曲家的创作带来无限灵感,并为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然而,长期以来,作曲家创作的带有独特地域浓郁风格的钢琴作品是极为有限的,针对各地区钢琴作品进行剖析和研究的专题性文章更为少见。本文对中国民间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在各个音乐体裁方面都有创作。在钢琴曲方面他的19首钢琴奏鸣曲对后世演奏与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帮助,而此作品就是选自当中的第七首,创作于1777年,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通过认真读谱、把握节奏、乐句处理、听觉培养及演奏的歌唱性等全面技术进行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一度创作"的意念与乐想再现给听众.  相似文献   

17.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之一。《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是他35年生命历程中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以温和、从容的曲风向广大听众倾诉了莫扎特人生暮年的心声。本文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和谱例弹奏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品位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的音乐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8.
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他一生的创作几乎都是钢琴作品,对各种钢琴音乐体裁——练习曲、夜曲、叙事曲、圆舞曲、奏鸣曲、谐谑曲、幻想曲等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使其富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受到当时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它的音乐富有抒情的歌唱性和忧郁的诗人气质。他创作的两种波兰民族音乐体裁——玛祖卡和波洛涅兹舞曲,充分体现出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波兰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是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一生的创作数量浩瀚,种类繁多,在音乐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被尊称为"乐圣"。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后人将其作品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与《圣经》类比,誉之"音乐中新、旧约全书"。他的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部分采用奏鸣曲式写成,但也有非奏鸣曲式的,这体现了他对传统奏鸣套曲结构布局的突破,这对后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贝多芬四首钢琴奏鸣曲非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这一结构现象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为丰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研究尽一些微薄之力,为钢琴曲的创作及演奏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何姣  邹宜宁 《时代教育》2010,(8):26-26,30
自20世纪初,第一首中国钢琴曲于1915年正式发表以来,我国一代代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们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创作着."华人音乐大师"谭盾,在他的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对现代技法的运用,是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